首页 » 定本育儿百科 » 定本育儿百科全文在线阅读

《定本育儿百科》第六章5~6个月的宝宝 (150~179天)

关灯直达底部

本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灵活地抬起自己的四肢和脑袋,并且能够翻身了。对于感兴趣的东西知道去要,如果不高兴就会用哭闹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就像个“小大人”。此时宝宝的乳牙已经长出来了,对于那些松软的点心都会来者不拒。

身心发育

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的身体不断发育,马上就要度过婴儿中期的他,身体上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1.体重 本月男宝宝的体重平均会达到8.46千克,而女宝宝也能有7.82千克的重量。

2.身高 这时男宝宝平均可以长到68.88厘米,女宝宝的身高也会有所增加,平均大约能够长到67.18厘米。

3.头围 此时宝宝的小脑袋还是会有所增大,男宝宝的头围平均会达到44.32厘米,女宝宝的头围平均也会有43.20厘米。

4.胸围 男宝宝的胸围平均可以达到44.06厘米,女宝宝的胸围平均会达到42.86厘米。

5.坐高 6个月大的男宝宝坐起来会有44.16厘米,而女宝宝会达到43.17厘米。

6.牙齿 此时绝大部分的宝宝都开始长乳牙了。两颗下门牙是最先长出来的,紧随其后的是上门牙,随后就是上侧切牙。

宝宝会翻身、会坐了

此时宝宝全身的肌肉功能开始逐渐加强,有了能动性,小宝宝就开始变得不老实了,总想到处“转转”。6个月的宝宝大部分都可以翻身了,他们可以从仰卧位翻成侧卧位,再从侧卧位翻成俯卧位,之后就可以由俯卧位翻至仰卧位。这简单的360度翻滚,在家长看来是再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对于小宝宝来说意义却非同一般。会翻身的孩子,活动的范围就会增大,他能接触到、看到的东西就多了。这可以拓宽孩子的认知,加快他探索外界的速度。5个多月的宝宝在俯卧时,可以用臂肘支撑着身体将胸微微抬起,虽然腹部还是贴着床面,但这不仅可以提高他的视野角度,还能锻炼肘部的肌肉。在仰卧时,小家伙会喜欢把两腿伸直举高,“审视”自己的腿到底有多美。当宝宝长到6个月时,就可以相当灵活地控制翻身动作了。

对声音很敏感

宝宝4个月大时开始可以感觉声音的来源,到6个月的时候就能够找到声源的方位,并做出表现。在宝宝长到第5个月的时候,他就可以感知熟悉的声音、习惯的言语,通过声音辨别出谁是周围人,谁是陌生人。如果在他背后敲击物体弄出声响,宝宝会很快把头转向声源,查看原因。

当家人亲切地呼唤宝宝的小名时,他会回头看或是抬起头注视对方的眼睛,仿佛在问:“你叫我有什么事吗?”此时宝宝虽然听不懂话语的意思,但是对语调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比如他听到愤怒的声音,就会立即停止活动,害怕地向声源处望去。如果听到了玩具发出的声响,他就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此时宝宝对声音相当敏感,只要有一点响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家长不妨好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宝宝的听力。平时可以拿带有响声的玩具给宝宝玩,引起他对声音的兴趣,大多数宝宝都会在自己把玩具弄出响声后显得很有成就感。

全身肌肉能力逐渐增强

宝宝刚出生时,全身上下都是“软”的,所有的肌肉包括骨头都尚未结实起来,不能支撑他做动作。在宝宝长到6个月的时候,他的肌肉就步入了比较旺盛的发育阶段,外在表现就是宝宝做出的不同动作。

宝宝在出生后的第4或第5个月时,就能把身体从平躺改变为侧躺。慢慢的,他就可以翻身了,让自己从仰卧变为俯卧的姿势。大部分宝宝都会在5个半月之前学会翻身。宝宝学会了翻身,说明他的背部肌肉已经开始正常“工作”,能够支撑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这时宝宝还学会了踢腿。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在脚部受到重压的时候用力蹬踹,或者宝宝自己仰卧在床上时常常把脚抬起来,就说明他的腿部肌肉开始发育了。时常踢腿是宝宝变得强壮的表现之一。

此时的宝宝除了翻身、踢腿,还会用手去够想要的东西。这就要用到他手臂上的肌肉。因此,当家长用他喜欢的玩具和他玩耍时,他就会伸着胳膊去要,或是在自己玩耍时不停晃动着自己的胳膊。这些都是肌肉能力逐渐增强的表现,家长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锻炼宝宝的肌肉力量。

宝宝的心理特征

此时的宝宝已经可以借由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他的尿布湿了,凉凉的感觉让他很难受,他就会用哭声通知爸爸妈妈。如果宝宝在喝奶,中途被停止,他也会用哭闹来表示不满。此时的宝宝已经能够根据自己是否满足而表现出不同情绪,家长也可以从宝宝的表现中明白他的感觉。

此时的宝宝在见到可以移动的玩具时,双眼会随之移动,显示出很强的好奇心。见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时还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看到食物时面部表情会很兴奋,作出一定的反应。

这时的宝宝好奇心非常强,很喜欢玩藏猫猫,突然变出来的爸爸会把他逗乐。如果爸爸没了,他还会进行寻找。

饮食营养

喂养注意事项

宝宝长到第6个月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些辅食作为过渡食品。如果家中的宝宝已经长到第5个月,家长就可以在孩子的餐单中加入蛋黄、菜粥、水果泥等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一来可以均衡宝宝身体所需的营养,二来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当然,这时宝宝的主食还要以乳类食品为主。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逐渐增 多因为宝宝才开始接触辅食,所以量一定不能过大。要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如果宝宝愿意吃,并且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时,家长就可以放心地给他增加食用量。如若宝宝不喜欢吃,就不要勉强他吃下去,可以隔一段时间再喂。

●循序渐进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讲究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的原则。因为宝宝年龄尚小,对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要渐进地改变食物的性状、浓淡、口感等。给孩子一段逐渐适应的过程,他会接受得更快。

●因时制宜 添加辅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宝宝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添加辅食。如果宝宝吃了某种食物后大便较稀,就要暂时停止添加。另外,在炎热的夏季和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家长不要添加辅食,以免加重宝宝的不适症状。

●注意卫生 宝宝的餐具要固定专有,在清洁时也要严格消毒。家长在喂饭时,不要先将食物在自己嘴里嚼烂后再给宝宝,这样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宝宝。

●家长要有耐心 家长在给宝宝喂辅食时,要有一定的耐心,想办法让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切不可强迫孩子。

植物脂肪有好处

人脑中的50%~80%都是由脂肪组成的,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植物脂肪构成的不饱和脂肪。家长要知道,脂肪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良好的滋润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代谢的过程中转化为热量,给人体提供足够的“马力”。

对于宝宝而言,常吃植物脂肪还能扩大脑容量。所以家长最好在日常的烹饪中给宝宝提供足量的植物脂肪。

植物脂肪就是我们所说的植物油,它多是从植物中压榨得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使用花生油、核桃油、菜子油等。花生油中不含芥酸,但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成长十分有好处;核桃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提高宝宝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辛辣、油炸食物是宝宝饮食禁忌

宝宝降生已经有6个月的时间了,他的成长受到周围所有亲人的关注。饮食自然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众多的食物种类中,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需要适当远离。食物经过油炸后,会产生丙烯酰胺,它是一种致癌物质,摄入过多对宝宝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另外,油炸食物的营养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如果小宝宝吃了过多的油炸食物,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缺失。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油炸食物还会造成消化不良。因为油炸食物的表面普遍都被油脂包裹,食用过后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加重肠胃的负担,同时也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油炸食物的热量通常都很高,过多的热量进入宝宝体内会加重其代谢负担,并且很容易转化成脂肪,使宝宝变得肥胖。

宝宝年龄尚小,口腔、肠胃、消化等功能都没有完全发育好,如果在这时给宝宝食用辛辣食物,很有可能引发宝宝出现便秘、上火、感冒或其他疾病。辣椒、胡椒、花椒、葱、姜、蒜等食物都属于辛辣食物,它们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家长在做饭的时候,最好不要给宝宝提供辛辣的食物,葱、姜、蒜等调味料最好也不要添加。如果吃了辛辣的食物,要在餐后补充适当的水和蔬果,以淡化辛辣食物对身体的伤害。

鱼肝油是宝宝健康好帮手,服用须谨慎

众所周知,鱼肝油具有预防、治疗佝偻病和补钙的功效。鱼肝油已经成为宝宝在成长时期强壮骨骼所必需的营养品。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对宝宝夜间的视觉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防止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质充分吸收,促进宝宝骨骼钙化。由于鱼肝油具有如此多的好处,所以颇受家长欢迎。

但是有些家长认为,越是好的东西就越要多吃,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的身体得到更多的营养。这其实是一种极为错误的理解,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给宝宝过量地服用鱼肝油,就会造成宝宝发生慢性中毒,给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让宝宝做个食物品评家

此时宝宝的乳牙已经长出来了,可以适当地接触一些辅食,家长不妨着手扩大食物的种类,让宝宝品尝其他食物的味道。这样不仅能让宝宝熟悉日后食物,也能刺激他的肠胃,提高消化功能。在让宝宝熟悉食物的时候,没有必要真正地让他吃进去。家长可以在筷子或勺子中放一点,在他的小嘴中轻轻点一下,让他了解一下味道,在大脑中对这种食物有所记忆,这样在他日后接触时就会更容易接受。要想让宝宝熟悉不同食物的味道,在添加辅助食品之初,就要有耐心。在孩子接受一种新的食品时,往往是会受到“挫折”的。宝宝很有可能不喜欢新品尝的食物,但这不是绝对的,只要家长有耐心,反复地让宝宝尝试,他会慢慢习惯食品的味道。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此时小宝宝的牙齿还没有完全长出来,或者有的宝宝还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所以有时家长就喜欢用自己的嘴巴把食物嚼碎,再喂给宝宝吃。这样虽然能让宝宝吃到更多的食物,但是这种方式也很容易传播疾病。而且食物经过咀嚼,营养也被咀嚼的人吸收了,宝宝吃到的只是一些食物残渣而已,没有任何营养。

除此之外,宝宝的咀嚼能力是一种孩子需要锻炼的技能,通过自己的嘴咀嚼食物还能刺激牙龈,促使宝宝的乳牙快点长出来。因为宝宝的牙已经长出来一些,可以自己吃比较稀软的食物。所以家长从这个时候就要练习用勺子给宝宝喂辅食,让他自己用乳牙或牙龈咀嚼。家长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试着用勺子喂宝宝,如果宝宝开始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抗拒,家长可以多尝试几次,时间久了宝宝自然能够学会如何吃勺子里面的食物。

日常护理

宝宝安全保健指南

小宝宝马上就要半岁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家长注意的方面,比如家居环境安全、接种疫苗等,这些都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所有方面都安排妥当,可以帮助小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中的摆设要分门别类,最忌讳玩具、衣物随意地丢落在地上,宝宝如果摸到就会往嘴里塞,这样很容易将外在病菌传染给宝宝。

另外,家长不要把药品、清洁用品、化妆品等有害物质放在宝宝的周围,让宝宝能够有机会触摸到它们,以避免宝宝因误食而导致中毒。在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要防烫伤,家长在喂食物前最好试一下温度。如果宝宝被灼热的东西烫伤,家长要将宝宝被烫的部分用凉水冲洗或冰敷,涂上烫伤膏,送去医院查看病情。

这时候,宝宝身体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家长要带他去接种疫苗,防止外来病菌的侵害。此阶段宝宝应接受的疫苗包括百白破混合制剂,时间要与上次间隔6~8周。还要再次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时间与上次同样间隔6~8周。

给宝宝衣物做全面“体检”

5~6个月的宝宝总是很喜欢动来动去,漂亮、干净的衣服不一会儿就会沾满了污渍,因此常需要换干净衣服,洗脏衣就成了妈妈经常要做的事情。家长要知道,宝宝衣物从挑选到洗涤、晾晒,都是有学问的,稍有差错就有可能使宝宝遭受不必要的苦楚。所以,爸爸妈妈在为宝宝添置新衣服时,一定要对宝宝的衣物做个全面的“体检”。

●挑选 衣服的质地一定要柔软,纯棉面料的衣服具有吸水、透气、保暖性良好、穿着舒适的优点。妈妈在选材料时要记得查看成分说明,以免不良的材料给宝宝带来不利影响。衣服的颜色最好是浅色,因为宝宝都有把东西放进嘴里的习惯,如果衣服的颜色较深,颜料就有可能被吃进肚子里。衣服的款式不要过于复杂,拉链、纽扣、绳带都有可能损伤宝宝的皮肤,越简单的款式对宝宝越有利。如果宝宝在穿上新衣服后有起疹、咳嗽、皮肤红痒等症状的时候,就要立刻停止穿着。

●洗涤 增白剂确实能让宝宝的衣物变得洁白,但是过多的增白剂会刺激宝宝的皮肤。当它们进入宝宝的身体后,会和蛋白质结合,增加宝宝肝脏的负担。

●晾晒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有效且最安全的“消毒剂”。家长只需要把宝宝穿的衣服或盖的被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就能够消除残留在宝宝衣物上的细菌,让宝宝安全、健康地成长。

●除污 可把胡萝卜研碎后拌上盐,涂在污渍处,用手反复揉搓,再用水漂洗干净。在血渍、奶渍处用生姜擦洗,效果也很好。陈旧的尿渍,可用温热的洗衣粉(肥皂)溶液或淡氨水或硼砂溶液搓洗,再用清水漂净。

选择湿纸巾要注意

带着宝宝出门,难免会遇上小手摸脏了、小脸哭花了的情况。此时如果家长有一包湿纸巾,就可以让宝宝恢复清洁了。但是给宝宝用的湿纸巾一定要安全,不然就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

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每次大小便后,用婴儿湿纸巾擦净不仅能让小屁股干净,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功效。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湿纸巾的功效,有些湿纸巾是专门用来清洁脸部的,有些是专门用来清洁私处的,有些又是用来清洁进餐用具的。妈妈们应该挑选的是宝宝专用的湿纸巾,它们添加了CPC抗菌成分,可以抵御产生尿布疹的细菌,给宝宝的健康筑起一道防御墙。

千万不要让宝宝的肚脐受凉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防止宝宝的肚脐受凉,以免他着凉难受。防止肚脐受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妈妈可以给小宝宝做一个肚兜,盖住他鼓鼓的小肚皮。这样即使裤子往下褪,仍然能保证肚脐在肚兜的覆盖下。为了防止肚兜向上掀起,可以在肚兜后面用松紧带连上,系在腰部。如果家里没有人会做,也可以购买专用的护脐带。

此外,夏季开空调也要得当。空调温度设置得过低、夜里开空调睡觉都会对宝宝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冷的温度会让宝宝患上感冒,到时就不只是腹泻那么简单了。家长可以将空调的温度设定得稍高一些,26℃~28℃的气温就很适合宝宝睡眠,只需给宝宝盖层毯子就能让他安然入睡。除此之外,空调或电风扇都不能对着宝宝直吹,即使他再热,也不能采用这种方法降温,家长可以用扇子轻轻地给宝宝扇风,逐渐降温。

防止宝宝肚脐着凉还要减少穿开裆裤的次数,连身衣能够很好地保护宝宝的肚脐。小肚皮和肚脐在衣服的包裹下会格外温暖。或者将宝宝的上衣塞到裤子里,也能起到防风的作用,双层保护更不会让宝宝着凉。

防止宝宝摔伤的窍门

此时小宝宝已经灵活地掌握翻身的本领了,在床上总不老实地翻来翻去,而且还有想到处爬的倾向。此时的宝宝很容易出现摔伤等情况。为了保证宝宝不被摔伤,除了要加紧看管好宝宝的安全外,还要对家中各种有可能导致宝宝摔伤、碰伤的地方进行“改良”。

在吃饭的时候,要保证小宝宝的座椅平稳且着地面足够宽阔,这样才不会发生翻倒的情况。椅子上最好有安全带,将宝宝固定住,以免因为乱动,重心不稳,发生摔伤。

婴儿床要有缓冲垫子,最好是围在床栏杆间,其间的间隔不大于6厘米为宜。

家长不要单独把宝宝留在床上,最好能一直有人照看,以免发生意外。

家长不要骑车带宝宝,即使车后座上有儿童专用座椅也十分危险。

有些家长喜欢背着宝宝,为安全起见,最好使用安全带。

为宝宝选择适宜的婴儿车

现在市面上为宝宝设计的婴儿车可以说名目繁多,但是哪一种才是最安全、最适合的呢?货比三家之前,首先要了解婴儿车的种类。

一般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见A型和B型两类婴儿车。A型婴儿车适合满2个月的宝宝,头部能支撑起来用,而且由于车轮较大,地面凹凸不平带来的颠簸较少,宝宝坐着会很安全。但是这种车比较重,很占地方。B型婴儿车在宝宝满7个月左右,可坐稳之后用。这种车车身小巧轻便,手柄操控简单,转弯方便,可以在通道狭窄的商店或是拥挤的场所来回穿梭。

两者相比,A型车较适合外出散步,B型车则适合陪妈妈外出购物时用。无论哪种款式,都可以用到2岁左右。此外,给宝宝挑选婴儿车时还需注意下面几个要点:

1.选择婴儿车时一定要检查车子的开启是否方便,安全带、锁紧及保险装置是否符合标准。而且座兜要深,如果过浅,宝宝翻身或扭动时容易翻车。

2.婴儿车的骨架通常设计成可以锁定的活动关节,以便于收藏或运送,因此挑选时一定要检查车子收敛的功能是否安全,否则,当宝宝坐在车子里,车身可能会夹伤宝宝。

3.婴儿车的车轮最好大些且不易打滑。

4.查看婴儿车的轮子是否有防震功能,试试刹车是否良好,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停住车子。

5.购买时还要仔细看看车架表面是否有油漆脱落、划伤或其他瑕疵;车身结构的结合处和螺丝是否牢靠;车身是否有孔洞,以免宝宝把手指伸进去夹伤。

宝宝口水多的处理办法

随着宝宝的发育成长,牙齿萌出后,口底渐渐加深,吞咽能力逐渐加强,多数宝宝到了这个月将开始他的口水历程,滴答不断的口水会持续到一两岁。家人照顾宝宝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宝宝流口水时,应及时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擦拭,而且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不要用硬毛巾给孩子擦嘴、擦脸。

●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的地方,然后给宝宝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皮肤。

●准备一个干净柔软的小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并要勤洗勤换小围嘴,以保持皮肤和衣着的卫生。

●可以经常给宝宝喂点水,保持口腔清洁。

并非所有宝宝的流口水现象都属正常情况,某些时候宝宝流口水是病理性的。如果同时伴有口角破溃发炎,或是口腔黏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情况,这是口腔炎引起的流涎症,应及时去看医生;如果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引起的流涎症有关,此时也要及时找医生诊治;如果出现智力发育不全、痴呆,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引起的,此时更不能轻视,应积极治疗。总之,宝宝出现“长流水”的问题,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找到问题,对症治疗。

宝宝不要过早用学步车

很多家长在宝宝6个月大时,认为既然宝宝已经能坐、能站了,就可以学走路了,于是开始给他们买学步车,而且许多家长为了防止宝宝摔倒或怕孩子乱抓东西不安全也主张让孩子用学步车。其实,医学研究证实,学步车不仅不能促进宝宝运动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发育。调查资料也说明,在学步车里长大的孩子,肢体能力和语言发展明显不如自然学会行走的孩子。

要知道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过早行走会影响宝宝下肢发育。而且这个月龄的宝宝骨骼中含钙较少,骨骼很软,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如果长时间坐在学步车中,还可能限制孩子许多自主的手、眼、脚的配合动作。如果宝宝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由行走,或是拿到身边物品的话,对他心智方面的成长也会非常有利。为此,家长不能为了安全、为了省事而忽略宝宝的心智成长,应尽量不用学步车或是尽量减少使用学步车。月龄在11个月以上的宝宝才可以坐学步车,但每次时间也不宜过长。

宝宝拒绝奶瓶怎么办

多数一直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一看到奶瓶就会哭叫,有的孩子甚至还会患上“奶瓶恐惧综合征”,原因可能是奶瓶与乳房乳汁流出方式的不同让孩子觉得不习惯,或者是宝宝在奶瓶喂养时有被呛过的经历,以至于对奶瓶产生反感。

当然,也有的宝宝可能是依恋妈妈温暖、柔软的乳房,并发觉橡皮乳头口感不好。为了避免这种与奶瓶抗拒现象的发生,建议妈妈按照以下计划执行,从而让宝宝顺顺利利地从母乳喂养过渡到奶瓶喂养。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开始尝试前最好确保宝宝已经大于4个月。

选一个有家人看护的时段。因为妈妈可能需要挤出乳汁以免乳房饱胀和疼痛,然后将乳汁用奶瓶喂给宝宝。而且给宝宝奶瓶前至少2~3小时不能给他吃或是喝任何东西,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的时候才可以。

给宝宝尝试用不同的奶瓶和奶嘴。奶嘴最好选用柔软的乳头状的,同时再使用一个可以匹配任何型号奶嘴的普通又瘦长的奶瓶。

奶的温度要适宜。家长可以把奶滴在手背上,以感觉不烫为准。奶速以一滴一滴连续往下滴,且不连续成“流”为准。

奶瓶喂养宝宝的时候,不要像母乳喂养那样让宝宝躺在家长的臂弯里,而是要让宝宝上半身笔直地坐在妈妈的膝盖上,这种姿势才会让宝宝在整个吃奶的过程中觉得舒服,而且还能避免流速过大让宝宝产生窒息或恐慌。

为了让宝宝吸吮得更顺利,可以用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了。

如何培养6个月宝宝的良好习惯

对于宝宝来说,良好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在6个月左右就应该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一般来说,下面几个方面千万不可忽视。

●训练宝宝坐盆大小便的习惯 如果发现宝宝有大小便的意愿表示时,如突然坐立不安或是用力“吭吭”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坐盆,逐渐形成这种习惯。最好是定时、定点的坐盆,并教他用力,而不是随便在床上或玩耍的时候大小便。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辅食的添加方面,一定要由少量开始,而且一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并要留心宝宝的皮肤是否出现红疹、是否有解稀水便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则一定要先暂停喂食这种食物。在调味品添加方面,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尤其不能以家长的味觉来添加盐,否则对宝宝的肾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增大日后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在宝宝要吃之前,用干净的毛巾把他的小手擦干净,再让他自己去抓食。待宝宝慢慢长大后,教导他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当然,能够以身作则的家长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榜样。

让宝宝学会一个人睡

不少家长为了方便解决睡眠问题而让宝宝和家长同床。研究表明,家长和宝宝一起睡很有可能会打扰宝宝睡眠,甚至还可能养成不良习惯。让宝宝学会独睡对他来说是一种锻炼,可以让他在家长离开他的时候不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这对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和自立能力很有必要。

对于6个月大的宝宝而言,面对和爸爸妈妈的分离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恐惧,并且会由此引发一些新的睡眠问题。为了避免宝宝在独睡时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妈妈最好在睡前花上10~15分钟的时间和宝宝待在一起,轻轻拍打着他,直到他安静下来,再悄悄地离开。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熟悉温馨的睡眠氛围,帮他尽快入睡。

早期教育

模仿发音

口语表达最关键的是辅音发音的训练,如果家长忽视了对宝宝发音的关注,宝宝可能就会很少发音,甚至影响宝宝发音的积极性。

平时家长可以在宝宝高兴时与他面对面、慢慢清晰地发出一些简单的辅音,发音时还得让宝宝看着家长的口形模仿,经常反复做这样的练习,宝宝就会慢慢地发出“爸”“妈”的音来。细心的家长可以记录下宝宝能发的辅音的数目,6个月的宝宝一般能发出4~5个辅音。经常重复,反复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宝宝听声模仿的能力,提高宝宝对各种声音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宝宝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敏感性,提高宝宝听觉与动作的协调能力。

教宝宝辨认人物

从宝宝诞生那天起,家长就要开始教宝宝辨认人物了。不要认为小家伙听不懂家长的话,看不懂家长的手势,就是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却在无形中培养着宝宝的认知能力。

与前几个月不同的是,本月宝宝的躯体活动能够逐渐从自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视野变得更开阔了,进入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阶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玩具,身边经常出现的面孔都是训练宝宝认识能力的最佳“道具”。以日常用品为例,训练前家长先把它们放在自己可以够得到的固定位置上,每次给宝宝使用时,都要反复强调这些物品是他经常要用的,并要说明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每天训练多次,日久天长,宝宝就会指认妈妈常用的物品了。

当爸爸回家时,妈妈可以指着爸爸对宝宝说:“宝宝,爸爸回来了!”这时妈妈会发现宝宝的小脑袋立刻转向朝门的方向,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爸爸。而宝宝在爸爸怀抱中听到有人说“妈妈”时,也会马上朝向妈妈看,并且要妈妈抱。无论是在哪里训练,家人一定不能忘了及时对宝宝给予肯定与赞扬。

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

6个月的宝宝对语言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开始理解家长的态度,也会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对家长的要求。此时可以有目的地教宝宝认识一些事情。

●学习点头摇头 在宝宝吃东西时,家长给他食物,要边点头边说“要、要、要”;宝宝吃完了还要食物时,家长边点头边说“好、好、好”。如果宝宝哭时,家长可以边摇头边说“不好、不好、不好”。反复对宝宝进行这种训练,可以锻炼他用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思,经过多次训练后,宝宝就会认识到点头和摇头代表着什么,并会主动用此动作表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学习“不许做” 如果宝宝无故哭闹时,比如不好好吃奶、随意把玩具放到口里,家长要一边说“不”,一边摇头做出“不许做”的表情。如果宝宝听懂了,就会停止自己的行为,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小家伙点头表扬和鼓励。如果宝宝依然我行我素,家长则要严厉制止宝宝的活动,并严肃地对宝宝说“不行”、“不对”这样的话。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宝宝,他就会意识到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反之,如果开始时不注意纠正,等宝宝稍大再纠正,孩子就会感到有莫大的痛苦。

训练宝宝独坐

宝宝6个月时,是学习坐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的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勉强能坐了,但还是东倒西歪的像个“不倒翁”。为了让小宝宝坐得更稳当,家长可以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宝宝练习独坐。可以先给予一定的支撑,逐渐练习后再慢慢撤掉支撑;也可以先让小宝宝靠坐着,等他坐稳当了,再逐渐让他离开靠背。下面就介绍两个游戏来训练宝宝坐的能力,同时对锻炼宝宝手臂和胸部肌肉力量也很有帮助。

1.拉大锯、扯大锯 先让宝宝仰卧在床上,爸爸妈妈一边唱“拉大锯、扯大锯”的儿歌,一边轻轻拉宝宝的小胳膊,帮助他坐起来。

2.躺下、起来 爸妈让宝宝坐在膝盖上,然后抓住宝宝的胳膊,让他向后仰倒,再轻轻把他拉回原位。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能生拉硬拽,以免造成宝宝挫伤和脱臼。

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

5~6个月的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非常棒了,家长要努力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比如:

1.够取小物体 宝宝现在会主动够放在面前的玩具,为了更好地锻炼一下宝宝的手指灵活性,家长要尽量在宝宝面前放些小物品,反复练习后可以逐渐换稍大点的物品,而且离的距离也要由近及远,同时,也要尽量培养小宝宝从满手抓再到拇、食指抓取的能力。

2.扔掉再拿 这个训练需要在宝宝坐着的时候进行,家长事先准备好宝宝能够抓得住的小玩具,如小积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让宝宝两只小手都抓住玩具,然后再递给他其他玩具,这时家长会发现小宝宝会扔下其中一只手的玩具,再拿起家长递给他的这个,这种“狗熊掰棒子”的画面对锻炼他的小手指的灵活性很有帮助哟。

3.“纸”上谈兵 家长取薄厚不同、材质不同的纸若干张,先在宝宝面前撕纸,几次之后,利用宝宝的好奇心理,开始正确指导宝宝自己撕纸。对宝宝来说,撕纸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在撕纸的过程中,会体会到撕不同厚薄的纸,用力程度也会不同,而且只有两手动作密切配合,才能把纸撕破,单手是不能完成的。这样可以锻炼宝宝手部肌肉的运动能力,培养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不过千万不要选太薄、太硬的纸张,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小手。

适合本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适合5~6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很多,在这里我们选择几个供家长们参考:

1.洗澡玩水 给宝宝洗澡时,可以在浴盆里放几个小塑料球,宝宝洗了澡又玩得好,还能增加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

2.捉迷藏 妈妈躲在窗帘后面,呼唤宝宝的名字,当宝宝露出要找寻家长的表情时,要突然拉开窗帘,探出头来,对宝宝笑一笑说“哇!宝宝,妈妈在这里”。

3.骑“马马” 宝宝背对着家长,坐骑在家长的双膝或单膝上,家长用双手扶住宝宝的双腋,同时腿也有节奏地上下颤动。

4.荡秋千 爸爸双手抓住宝宝的双腋,两脚分开,身体呈弓型向前,用力将宝宝做前后摆动的姿势。这种力量型的游戏让宝宝感到很放松,也乐意和爸爸一起玩。不过荡秋千的时候要注意,开始摆荡幅度要小一点,以后再逐步加大。

异常情况

宝宝经常咳嗽

宝宝在这个月龄的时候,有时在夜里睡觉或是早上醒来时都会咳嗽一阵子,如果是夜里咳嗽的话,会把晚上喝的奶也一起吐出来,家长如果把耳朵贴到宝宝后背上,还能听到“呼噜呼噜”的积痰声和“咝咝”的喘息声。不过也有的小宝宝从1个月开始就会一直出现这种反应。

如果宝宝虽然表面上有点咳嗽,但是情绪还很好,吃奶吃得很香,也非常爱笑,并且没有发热症状,就不用把这种症状视为很严重的疾病。如果宝宝经常咳嗽,并且会显得无精打采的,家长就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接受诊治,如果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是“小儿哮喘”,家人就要格外认真地护理宝宝,但也不能偏执地认为单纯依靠药物才能把痰去掉。

流口水

5~6个月的宝宝,由于添加了可咀嚼的辅食,唾液腺分泌增加了,而且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开始长牙,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由于唾液偏酸性,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护理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宝宝胸前戴一个小兜嘴,只要湿了,就立刻换下,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2.口水会把宝宝下巴腌红,要随时为宝宝擦去口水。但不要用手帕或毛巾擦,而是要用蘸的方式,用干毛巾蘸去口水。蘸时不可用力,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3.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4.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5.宝宝的口水睡觉时容易流到枕头上,因此宝宝的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孳生细菌。

6.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宝宝耳垢湿软

这个月宝宝的小脑袋已经能够支撑起来了,爸爸妈妈有机会看清楚宝宝耳朵里面的状况。有的时候会发现宝宝的耳垢不是很干爽,而是粘在耳朵上,并且略微发米黄色,家长往往担心宝宝是否患了中耳炎。其实,这种情况叫做耳垢湿软,与中耳炎还是有区别的。患中耳炎时,宝宝的耳道外口处会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湿润,但两侧耳朵同时流出分泌物的情况则比较少见。耳垢湿软可能是因为耳孔内的脂肪腺分泌异常,当宝宝的耳垢特别软时,有时会自己流出来,肌肤白嫩的宝宝比较多见。

家人可以用脱脂棉小心擦干耳道口处,不过千万不能用带尖的东西去掏耳朵,以免碰伤耳朵引起外耳炎。如果宝宝出现过耳垢湿软的情况,长大以后也仍然如此,只是分泌量会有所减少。

夏季宝宝头疮

有的宝宝在夏季头上会长出脓疮,有的宝宝只长三四个,可是,有的宝宝严重时满头都是脓疮,密密麻麻的,而且还可能出现38℃左右的发热症状。每当宝宝睡觉碰到脓疮,就会哇哇大哭。宝宝疼痛难忍,爸爸妈妈更是心疼不已。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挠破了痱子后引起化脓菌感染所造成的,为了避免宝宝出现这种问题,最好是在开始起痱子时,就经常给他剪指甲、勤换枕巾,以保持清洁。

对于早期的脓疮,一定要尽早治疗,青霉素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脓疮有部分已经化脓,而且也变软,则必须到外科将其切开。待脓疮痊愈以后,耳后、脑后部会留有两三个淋巴结肿块,这些肿块极少会化脓,如果摸着不痛,就不要去管它,用不了多久就会慢慢变小。

枕部扁平

枕部扁平的情况一般从3个月左右开始显现出来,5~6个月时最为明显。为了防止宝宝脑袋后部扁平,不少家人平时经常抱着宝宝,睡觉时也尽量避免让宝宝朝向一侧,不过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难免有宝宝会变成扁平头。

其实,宝宝头部发育形状不管是凸出还是凹陷,与大脑内部的功能是没有关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宝宝睡觉的床掉换一下方向。一般来说,枕部扁平的宝宝在3~4岁后就不明显了,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更看不出来了。爸爸妈妈应根据宝宝的长相来决定宝宝的睡姿,例如有的宝宝颧骨较高,如果再让他趴着睡的话,以后颧骨会更高,这样的宝宝采取左右侧睡的方式比较合适。采取俯卧睡姿有一定风险,必须有专人看护,随时注意宝宝的呼吸是否通畅。

宝宝感冒了

最明显的是宝宝气色不好,变得爱哭、爱闹,不肯吃奶或吃饭。宝宝一旦出现这些现象,家长应考虑他是否患感冒了。应该及时给宝宝测体温,看看是否发烧。体温超过37.5℃为发热,超过38.5℃为发烧。观察宝宝是否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现象。有些病重的宝宝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痛等症状。因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宝宝所表现出的感冒症状不会完全相同。如果治疗、护理得当,一般没什么危险。但需要当心出现高热惊厥,或其他一些严重的现象,一旦发现及早就医。有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容易混淆。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若有红疹、紫斑、红肿、牙龈渗血、鼻出血等症状,及时送医院。

发热期间,宝宝应该卧床休息。发热时消化功能减弱,需要适当减少奶量,一般掌握在1/3左右。已经吃辅食的宝宝,应该进食清淡食物,如米粥、面条和鸡蛋羹等。多饮水。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应用物理方法给他降温。如用冷水毛巾敷前额,头枕冰袋等。

特别提示:

1.感冒的康复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发热的时间有的在3~5天,有的可能要7~10天。期间只要遵医嘱,按时治疗,护理得当,宝宝就可安全度过。

2.体温在39.5℃以上,除了使用物理方法降温,还可用30%~50%的酒精(或白酒)给宝宝擦拭颈后、腋下、腹股沟、四肢等部位,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强散热。

3.用药物降温时,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不要擅自更改用药时间和剂量,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