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外史 » 科学外史全文在线阅读

《科学外史》二五 重新评选中国的“四大发明”

关灯直达底部

——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

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近年渐成争议题目,这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观念开放进步的表现,应该欢迎。由此导致对原“四大发明”的重新审视,乃至提出新的“四大发明”候选项目,也有多方面的意义。2006年因为参加央视的一个国庆特别节目,我在谈话中提过一个“新四大发明”选项,就“一不小心”也被卷入了有关争论中。

对于大家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挺”和“批”两派。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似乎是“批”的一派较占上风。主要是因为“挺”派义愤有余而思想武器不足,基本停留在几条陈旧的辩护理由上,到了今天还这样就不容易得到广泛同情了。而“批”派言辞激烈,立场鲜明,自然更容易耸动视听。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心平气和,将此问题的前世今生稍加梳理,再看看“批”的依据何在,最后看我们可以有什么新的思路。

从争论中所“挖”出的线索来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说的演变和成型,依次有如下三个重要人物:弗朗西斯·培根、卡尔·马克思、李约瑟。

培根曾倡言古代“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并且从文学、军事和航海活动三方面阐述这些发明的重要意义,说它们“使世界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变革,以至于没有任何帝国,教派,个人对人类事务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不过在《新工具》中他认为,这三大发明“它们的起源模糊不清”,并未将它们归于中国。

后来马克思基本上沿用了培根的说法,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不过他也没有说这三大发明是中国的。他甚至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科学和哲学”。

尽管在马克思和李约瑟之间还有来华传教士艾约瑟,他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真正确立“四大发明”之说,并明确将它们归于中国的,被认为是李约瑟。由于李约瑟在中国媒体和公众中的知名度,“四大发明”之说由此深入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发明”定型的版本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给“批”派提供了相当大的攻击口实。

关于火药,“批”派强调,要区分“黑火药”和“黄火药”两个体系。近现代军事和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都是“黄火药”(即“黄色炸药”),故培根所说的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应该落实在“黄火药”体系。而中国古代所发明的是“黑火药”,而且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早掌握了“黑火药”的正确配比。所以“批”派断言火药根本不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

关于指南针,“批”派要求区分“水罗盘”和“旱罗盘”,“旱罗盘”被认为是西方人发明的,而“水罗盘”的技术细节,现在仍存在争议。至于更早的“司南”,既无古代实物留存,现代仿制品也未能如古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顺利运行。所以“批”派认为中国古代至多只是“发现”了磁现象,根本谈不上“发明”了指南针。

关于造纸术,“批”派问道:古代埃及的纸莎草纸(Papyrus)算不算纸?——那比中国东汉的蔡伦造纸还要早约3000年。确实,如果我们坚持要将西汉的“灞桥纸”算作纸(因为这可以提前中国造纸的年代),那古埃及的纸莎草纸显然更应该算纸。因为纸莎草纸留下了无数色彩艳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而“灞桥纸”只是出土过一些碎片而已,“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那些碎片上都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

关于“活字印刷术”,是最授人以柄的一项。因为想要和古登堡1439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先后,就强调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中所记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布衣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但这样就无法正视如下事实——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将近一千年间,中国的绝大部分书籍仍然是雕版印刷的。所以“批”派断言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失败的发明”,确实也相当能够言之成理。其实在“四大发明”的这一项上,如果改为“印刷术”,就可以用“雕版印刷术”来抵挡“批”派的攻击,处境就会好多了。

在归纳了“批”派的攻击之后,我们当然要转而来为“挺”派想一想。

2006年我在央视国庆特别节目中曾提出“新四大发明”:雕版印刷、天文学上的赤道式装置、十进制计数法、中医中药。当时的想法,是既强调这些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适当照顾这些发明出现的年代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印刷方法,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传递方法,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天文学上的赤道式装置中国人比欧洲人早1500年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十进制计数法是中国人传统记数的方法,从它被发明的那一刻就已经与今天的国际接轨。中医中药是一种独特的医疗体系,几千年来一直呵护着中国人的健康。

2008年,中国科技馆新馆推出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该展重新定义了新的“四大发明”为:丝绸、青铜、瓷器、造纸印刷。这代表了新的思路:将每项都宽泛化,比如以“造纸印刷”取代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而新出现的丝绸、青铜、瓷器三项,都是范围比较广、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艺,这显然是针对“批”派指责原“四大发明”缺乏技术含量而作出的改进。

我认为,如果我们考虑这样三个原则:

1.要对中国文明或中国人生活有着广泛影响。

2.要尽量保证在世界上有着尽可能大的发明优先权(不一定要绝对“世界最早”)。

3.要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含量。

那么比较可取的“新四大发明”选项如下:

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

还可以有一个“新四大发明B组”备选:

陶瓷、珠算、交子(纸币)、农历(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