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吃的真相2 » 吃的真相2全文在线阅读

《吃的真相2》《食品公司》,逻辑很煽情

关灯直达底部

现代食品工业本身并非毫无问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它“不符合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就反对,从某种程度上说,那算得上一种“反智主义”。

最近,一部叫做《食品公司》的纪录片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所记录的“内幕”让很多人觉得“触目惊心”,一时间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愤怒再次被点燃。“煽情”和“逻辑”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而看过这个片子之后,不得不说:通过一系列精心排列的“事实”来“煽情”,从而向观众传达一种实际上与事实无关的“理念”,却正是这个片子的基本逻辑。

这种逻辑方式贯穿整个片子,下面只分析几个典型:

片子一开始就指出过去五十年中食品生产加工方式的变化比以前一万年中发生的还要大。这里隐含的逻辑是“变化就是不好的”,否则,我们应该为“变化”而欣慰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哪个领域过去50年的变化可能都比过去一万年的要多。变化不是问题,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是好是坏才是问题。显然,片子回避了这个问题——如果公然地违反科学结论说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坏的,将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所以,片中点到为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面对新鲜的食物,大家就恐慌去吧。如果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最原始的祖先猎到一只动物,当天吃完,当然是“天然”的。可是后来猎的多了,把肉腌起来,放到冬天才吃,这种“变化”就已经非常“巨大”;而把动物圈养起来,让鸡鸭失去飞行能力,这样的“变化”也并不比把它们关进现代化的鸡舍来得更小。难道只是因为祖先找到新方式所花的时间很长,而现代人在科学指导下找到新方式所用的时间短,所以现代科学带来的改变就显得“罪恶”?

另一个很煽情的例子是现代化的养鸡方式。大量的鸡挤在一起,改良的品种、改良的饲料让它们的生长期大大缩短,而为了它们不生病还要用抗生素。为了长肉而改良出来的品种几乎失去了行动能力,还有那些生病而死的鸡以及被人当做零件一样扔来扔去的小鸡,更让观众的同情心四处泛滥。如果这个片子讨论“动物福利”,那么显然是很有力的。而要吃鸡肉的消费者,关心的是:这样得到的鸡肉“有没有营养”?“有没有害”?“卖多少钱”……而片中完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同样地,没有科学根据地对这些问题乱加评论在美国是要负责任的,制片者于是再一次通过煽情来传达他们的“理念”。当观众们的理性和逻辑被煽起来的情淹没的时候,制片者的暗示就得到了成功的传播。其实,在“传统”的食品生产中,与此类似的“不人道”的方式也并不罕见。比如说,农村的猪都是很小就被阉割的,什么发霉腐烂的食物也都是它们的口粮;“走地鸡”在垃圾堆里觅食更是司空见惯;而极负盛名的法国鹅肝和北京烤鸭,本身就是故意让鹅和鸭子产生病态——与之相比,片中的养鸡方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片子名为《食品公司》,自然是用了很多篇幅来介绍现代食品公司的经营运作。现代化流水线的加工、标准化统一规格的食品、对整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控制……核心的内容就是批判资本垄断和利润追逐。作为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这个片子是有力的。但是,如果我们只关心食品的话,应该考虑的是:这种“垄断”和“追逐”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比较一下食品工业化很完善的美国和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我们不难发现大公司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问题。首先,现代食品技术的研究是一种非常烧钱的投资,指望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是杯水车薪,指望研究人员节衣缩食无偿贡献更是乌托邦。美国那些大食品公司,每年投在研发上的资金都以亿为单位。正是对利润的追逐,促使他们聘用大量的科技人员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而只有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保证他们获得不错的利润。反观我国,一些所谓的新技术往往也就是使用一些国外的过期专利,或者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生产一些山寨产品。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反倒更容易通过无限制地压缩成本甚至不惜使用非法手段来赢利。其次,食品工业与其他工业一样,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在一个正当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这种成本的降低必然最终体现到消费者身上。比如,美国的一份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套餐只需要三四美元,而最普通的中餐馆里的一盘鱼香肉丝也要10美元左右。第三,片子中介绍了一位可怜的女鸡农,她因为经营鸡舍而债台高筑,甚至健康也受到抗生素的影响。虽然她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一切都是愿打愿挨的合同行为。如果就合同发生纠纷,在美国的司法体系里,陪审团往往更倾向于弱势群体。如果她的遭遇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必然垮掉,而这样的结果并不符合鸡肉公司的利益。

在美国,农场是完全私有的,主人想做什么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压力。各地也往往都有农贸市场,附近的农民可以来卖各种自产自销的产品,比如没有经加工处理的“原生态蜂蜜”和“完全喂草的牛肉”。有的农场甚至可以为顾客现场宰杀禽畜。但是,这样的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大,价格贵不说,安全性也难以保证。社会提供了这样“独立自主”的经营方式,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不旺让它们举步维艰。现代食品工业的出现,或许有资本家运作的因素在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埋怨着粮油食品的涨价,一方面又反对着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哪里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情呢?

当然,现代食品工业本身并非毫无问题。但是社会需要的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它“不符合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就反对,从某种程度上说,那算得上一种“反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