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 »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全文在线阅读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解析“致命食物”之三:新鲜蚕豆

关灯直达底部

传言

“有的人食用新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出现全身乏力、贫血等症状。”

——“比砒霜还毒的14种食物”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蚕豆确实可能导致过敏性的溶血症状,也被称为“蚕豆病”。目前研究认为,蚕豆里含有的蚕豆嘧啶(一种核苷酸)会干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正常运作,而后者是维持血红蛋白正常工作的关键因子,从而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不过,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充足的这种酶,蚕豆也只会乖乖地当好食物了。所以,只有对那些因为遗传问题而缺乏这种酶的人来说,蚕豆才是“危险的食物”。

对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来说,生吃新鲜蚕豆引发症状的风险最高。孩子的风险比成人要高。在储存过程中,蚕豆嘧啶会被逐渐氧化降解,所以干蚕豆引发蚕豆病的几率确实要低一些,但也不是完全安全。有时候,甚至吸入蚕豆花粉都可能引发症状。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风险并不存在。

对于豆类的误解,可能还是因为其中含有一些所谓的“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以及植物毒素,比如植物凝集素。

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实质上的毒性,不过它们会抑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所以,它们在传统上被当作反面典型。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比如蛋白水解酵素抑制素,在口服的情况能够发挥抗癌作用(详见本书第3章《蛋白质进肚,依然各不相同》一文)。而皂苷,则主要因为起泡性能太好,给豆制品加工带来一定麻烦。但对于人体来说,它并不会带来明显毒性。

豆类中真正有毒的是植物凝集素。这种毒素存在于多种豆类之中,含量各不相同。红芸豆中含量最高,可达20000~70000单位,理论上说,只要四五颗就能引发中毒症状。白芸豆比较低,大概是红芸豆的三分之一。而传说“比砒霜还毒”的蚕豆,则只有红芸豆的5%~10%。不过,植物凝集素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完全煮熟之后,其活性大大降低,含量只有200~400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热不充分,毒性反而更高。加热到80摄氏度会使其活性增加几倍,比生吃还糟糕。有些人习惯用慢煮锅来炖豆子,实际上慢煮锅的温度不高,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煮,豆子内部也可能达不到灭活凝集素所需的温度。

不过,凝集素一般也不会造成致命后果。通常的症状是严重的恶心、呕吐、拉稀以及腹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恢复。

总而言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蚕豆确实会带有危险,因为加热、干燥等处理可以降低发生“溶血症”的风险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而对于正常人,蚕豆中含有的植物凝集素,其含量远远不及红芸豆高,比白芸豆也要低。并且,植物凝集素可以通过充分加热来消除毒性。只要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安全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