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全文在线阅读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哪种蛋白质“营养好”?

关灯直达底部

婴儿奶粉再起波澜。而这次“出事”的是洋品牌雅培,更让许多年轻的父母六神无主:昂贵的洋奶粉都靠不住了,我们的宝宝还能吃什么?

实际上,这个事件既无关食品安全,也无关营养,完全源于不同地区食品标准的差异。中国标准要求婴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大于60%,雅培被“曝光”的那款奶粉不符合这个要求。如果它出现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当然就是“不合格产品”。但它是在香港市场上发现的,而香港并不执行中国大陆的标准,所以也就不能算是不合格。而且,国外对婴儿奶粉也没有这条要求,所以不难想像,这款奶粉在世界其他地方将是“合格”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答案显然不令人满意。人们更关心的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哪种营养好?

不管是婴儿还是成人,都需要蛋白质来支持生长。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或者两三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运输到细胞中,重新“组装”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我们对蛋白质的需求,核心是得到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有20种。人体对于每一种的需求量互不相同,有的需求量大,有的需求量小,有的可以由其他种类转化而来。那些不能由其他种类转化的就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营养学上衡量一种蛋白质的“品质”,就要看它能够提够多少“必需氨基酸”。对于“非必需氨基酸”,则不希望太多,因为它们也需要被人体消化处理,徒增代谢负担。

除了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不同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也很关键。如果某一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少,那么这种蛋白质也就无法单独满足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此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有多少能被消化吸收,也将影响到满足氨基酸需求的效率。

这样,衡量一种蛋白质的“营养”,就需要考虑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例,以及该蛋白的消化吸收效率。在食品营养学上,用一个“蛋白质消化校正氨基酸记分”来衡量一种蛋白质的品质。

在这个衡量标准之下,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都得到了最高分1.0。也就是说,在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上,它们俩都很优秀。得到1.0分的食物蛋白并不多,此外还有鸡蛋和经过分离的大豆蛋白,而牛肉猪肉都达不到。

虽然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都能高效满足人体需求,但是它们在消化速度上相差很大。在胃里的酸性条件下,酪蛋白会凝结成块,使得消化液只能“从外到内”慢慢攻击,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全;而乳清蛋白溶解性很好,很快就被“各个击破”了。

对于普通人的营养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消化速度慢,意味着饿得慢,对于许多人来说未必是坏事。但是对于婴儿,是不是不利也就不好说。因为母乳中的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高于60%,大大高于“天然牛奶”中的比例。从“模拟母乳”的指导思想出发,奶粉厂家加入乳清蛋白分来提高这一比例,是一种常规的做法。

不过,把这一比例提高到多少,是否有必要列入标准,则是另一个问题。学术界没有得到数据,国际权威组织与其他国家食品主管部门也没有纳入。中国的标准中做出了明确规定,也就可以算是“比国际标准更严格”的例子。从现状看起来,具体提高到多大比例的影响似乎并不大。毕竟国外用这样的配方奶粉喂养已经很多年,目前的调查统计数据都显示“已经足够满足婴儿的需求”,也没有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

对雅培奶粉的指控中还有一条是“经过了高强度的热处理”。婴儿奶粉中有许多维生素等对热敏感的成分,的确需要控制生产流程来保证其活性。不过,新闻中因为一种蛋白质的“变性”来指控“加热过度”并不合理。婴儿奶粉中使用的蛋白质是从其他工业流程而来的。食用蛋白质的加工通常不会考虑“蛋白质变性”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吃蛋白质,是需要其中的氨基酸。不管此前经过什么处理,蛋白质都会在胃肠中被彻底变性并且被切成小片段。加热变性,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有助于消化。这就跟熟肉比生肉更好消化是同样的道理。奶粉中的蛋白质经过了充分加热,跟整个奶粉是不是“加热过度”,完全是两回事。

结论:

对于年轻的父母们来说,需要记住老生常谈的这几句话: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应该尽量母乳;实在无法实现母乳的,配方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它“不如”母乳,但已经足够支持婴儿的生长发育;此外的任何食物都无法代替母乳。至于“哪种配方奶粉最好”,就像问“清华北大谁更好”一样,即使有差别,也不值得纠结——只要是合格产品,宝宝习惯了吃哪种,哪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