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 »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全文在线阅读

《吃的真相4:需求与恐慌》为什么“可能含有”?

关灯直达底部

2011年8月,有媒体报道某公司食品包装上出现了“可能含有(小麦、大豆、鸡蛋、奶制品、鱼)”的标签,并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食品安全的高度敏感性,一些城市将这些使用“可能含有”标签的食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很快一些专业人士和媒体对此进行了澄清:“可能含有”的成分是过敏原,并非食品本身的配方所需,而是来自于加工设备中的残留;这些残留物含量很少,对于普通人不会有问题,但是对过敏的消费者可能有风险;厂家进行这一标注是国际惯例,除了是厂家的自我保护(避免承担消费者过敏的责任),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不过,不仅很多消费者,甚至一些所谓的“食品专家”也还是不理解: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可能含有是什么意思?厂家怎么能对自己的产品都不清楚“有”还是“没有”?

一般家庭做饭,也就是一两套厨具做各种食物。现代食品工业也是如此,一套生产线,或者生产流程中的许多设备,都需要来处理各种食物。虽然说,处理不同的材料之间会进行“充分”清洗,但是生产设备不像锅碗瓢盆,要完全清洗“干净”是很困难的。设备中难免留下一些残留。比如说,这批生产要使用花生酱,那么清洗之后的传输管道或者搅拌器中,在边边角角的地方就难免有一些留下的。而下一品产品是传输搅拌蛋糕粉,那么这些残留的花生酱就会进入蛋糕粉中。而且,开始出来的蛋糕粉中可能会多一些,而生产了很长时间之后再出来的,可能就很少或者没有。而且,厂家很难确定到底什么时候出来的含有,什么时候出来的不含有。

从技术上说,要解决这个“有”还是“没有”的问题,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一套生产线只生产一种食品,这样不同的食品中就不会互相混入;二是对产品进行每一种过敏原的检测。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是很大的食品生产厂,设备数也是会小于需要生产的食品种类数。如果不共用设备,就会导致大量的设备闲置。这最终必然增加生产成本。而对过敏原进行检测,本身食品中很微量的成分的检测就不容易,而且为了搞清哪些“含有”哪些“不含有”,还需要检测不同时间出来的产品,这也需要显著增加成本。

许多消费者总是认为增加成本是厂家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如果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都高(如果大家都需要采取上述方式之一来搞清楚“到底有没有”),那么最终就会体现在全社会的总体价格上。而这种价格的提高,是每一个消费者都要承担的。

毕竟,过敏人群只是一小部分。即使在美国这样过敏比例比较高的国家,成人中的过敏比例也只到2%左右(儿童中是5%)。具体到某一种过敏原,通常也就1%上下。因为中国对于食物过敏的诊断与预防在最近几年才收到关注,所以还不清楚过敏比例有多高。就一般感觉,可能是比美国要低。因为那些微量的过敏原对于非过敏人群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所以厂家不愿意花精力去搞清楚“到底有没有”,而选择申明“可能有”。这样会失去那些过敏的消费者,但是可以显著降低食品的生产成本。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企业,都是更加合算的。

美国杰夫(Jaffe)食物过敏研究所曾经做了一个调查,随机从超市中抽取了近400种食物,检测其中的过敏原。结果发现,那些标注“可能含有”的食品,大约5%确实含有,而没有标注的也有2%左右含有过敏原。这个比例虽然不算高,但是对于食物过敏者,也是相当大的风险了。那项调查的作者还发现,那些没有标注“可能含有”却含有过敏原的食品,多数来自于小企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对“可能含有”的产品进行了说明,那么没有此标注的应该就“真的没有”。这对于不过敏者,当然无所谓;但是对于过敏者,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