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养生经】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煦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气到之处,血未必随。
作为人类生命健康的主力军,作为构成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用来形容气血关系的最常用的一句话。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两者关系密切。《黄帝内经》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明代《景岳全书》则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气和血皆为水谷精微所化,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不可分离。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动力,血为基础,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所以中医才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可见,机体中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也不存在无血之气。
李女士的丈夫最近身体不适,上下楼经常会感觉到胸闷、气短,连一小罐煤气扛起来都有点费劲,根据平时看电视积累的常识,李女士觉得丈夫是气虚的症状,于是就带他看中医,果然不出李女士的猜测,丈夫的病确实是气虚的问题。医生随即给他开了些方子,但看到药方里出现当归、阿胶之类的补血宝物,李女士心生疑惑,她一直以为这些药材只有妇女补血才用的,而且丈夫不是气虚的毛病吗,怎么也要补血呢?
医生笑了笑,说,血气不可分,血是心脏的“饭”,心脏吃不饱,自然会气喘,然而血又离不开气。所以,通常中医治病,是气血一起补的。
李女士这才明白了气血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心想:怪不得我们总说“血气方刚”这个词儿呢,原来它们是娘俩儿啊。
下面,我们还是具体来看一下气和血这对“母子”之间是怎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但精不会自动化为血,而是在气的推动下生化成血的。气盛,则化血功能自强而血充;气虚,则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亏。所以,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症见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病症。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故《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意思是说,在大失血情况下,更急需补气,以恢复机体之功能,气得生得固,血液才能渐生。
2.气能行血
关于气的作用,清代唐容川《血证论》直截了当地说:“运血者即是气。”也就是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运行,主要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如果气的功能障碍,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瘀。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瘀症时,常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行气导滞之品,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因气虚而导致血瘀之症,治疗时则必须以补气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药物。
3.气能摄血
所谓摄血,是指气(具体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血液之所以这么听话,在脉管内循规蹈矩地运行而不会溢出脉外,是由于脾气的统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往往导致各种出血症(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医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治疗须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恢复其统摄血液的功能,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
中医所说的“血为气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载气;一是指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液之中。如《内经》所说“营行脉中”,此“营”是指营气,营气是存在于血中的气。卫气虽运行于脉外,但亦需要津液来运载。《内经》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证论》亦说:“守气者即是血”,意思是说气不能离开血而存在。若气不附于血中,则将飘浮而无根。气存血中,血以载气的同时,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使其持续得到补充,所以气不能离开血和津液而存在。
但在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气起着主导作用,“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这一特性,无论在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中均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气血同病辨证论治医疗实践中,在采用气血双调方法时,以气为主,以治气为基本原则。
总之,气与血的关系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明白了气血之间的这一关系,才能更好地为补足气血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