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全文在线阅读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第9章 第三部分 农耕文明时代的其他世界区

关灯直达底部

考察大图景

大约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 1000 年

◆美洲农耕文明在哪些方面独具特色?

◆澳大拉西亚和太平洋世界区的历史的最鲜明特征是什么?

◆较小世界区的历史与非洲-欧亚大陆这个最大世界区的历史有何不一样?

◆尽管四个世界区之间缺乏联系,不过,它们的历史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性?

在第 5 章和第 6 章,我们介绍了世界区这个概念。世界区是指世界四大地区,即非洲-欧亚大陆、美洲、澳大拉西亚以及太平洋世界区。在旧石器时代和农业时代,它们的历史几乎是独立发展的。在每一个世界区,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因此,观念、人口、技术、宗教甚至风尚就能够在广大地区传播,有时候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然而,在各世界区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联系(当然,在人类最初从一个世界区迁移到另一个世界区时,它们之间至少有着某种联系)。正如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指出的,世界区之间几乎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状况事实上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实验。当回顾这四个世界区时,我们就能够研究人类历史在这些不同环境中是如何演进的,探寻历史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环境因素,而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所有人类社会共有的特性。
在各自的地理、规模、内部联系、气候以及动植物方面,这些世界区都有所不同。因此,其结果就好像人类已经移民到不同行星,我们可以观察每个星球上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这就解释了为何研究四个世界区的不同历史非常有助于探寻人类历史是否存在长期的普遍特征。一方面,我们或许会提出这些问题:农耕时代的历史存在宏大趋势(它们出现在一切有人类居住的地区)吗?集体学习的基本机制会在不同社会创造出相似的创新模式吗?我们能够观察到更多的能量控制、更庞大的人口、更密集的共同体、不断增长的联系网络以及更多的社会复杂性这种相同趋势吗?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具备独特的能力来发明做事情的新方式,因此,我们物种显然已经创造了巨大的多样性:不同的生活、信仰或者相互交流的方式。这些特征证明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非凡创造力,但是,它们并非必然指向整个人类历史的任何其他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探询,不同世界区和地区的历史在何种程度上是由“偶然的”因素——比如个人的决定和品位或者地理上的偶发事件和文化变化——驱动的。
前面两章所关注的,乃是最古老、最庞大、人口最稠密的世界区即非洲-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时代。非洲-欧亚大陆因其规模、年代以及众多的共同体而在人类历史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在历史叙述中,其他世界区发生的一切通常遭到忽视。在本章中,我们会缩小视野来关注其他三个世界区,同时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来考察农耕文明时代,以便找出非洲-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是独特的,在多大程度上是所有世界区的人类共有的。
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美洲世界区上,它是第二大和人口第二稠密的世界区,尽管它不是第二古老的世界区(第二古老的是澳大拉西亚,在 5 万年前到 6 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