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虚拟现实:万象的新开端 » 虚拟现实:万象的新开端全文在线阅读

《虚拟现实:万象的新开端》规模

关灯直达底部

计算机科学的根本推动力就是“扩大”,这意味着计算机科学家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不断扩大,直到无限大和无限复杂。

如何让显性结构变得越来越大?显性编辑器将计算机的比特映射到用户界面,方便人们更改比特,但编辑器可以编辑其他编辑器吗?有没有可以编辑编辑器的编辑器塔、编辑器网,会不会出现类似真菌的大规模增长?

当然可以,这个想法棒极了。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遵循每个编辑器都要遵循的抽象原则,方便其他编辑器进行编辑?这是不是背离了避免遵循任何特定抽象规定的目标?答案令人难以置信,不用!显性编辑器不用遵循任何特定的抽象原则就可以被其他编辑器编辑。

原因在于每个编辑器都是可用的用户界面。因此,编辑器通过模拟人类就可以操作其他编辑器。编辑器可以解读用户界面,并根据这一界面的规定进行使用。

例如,用于底层访问数学库的编辑器看起来可能像是个计算器,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另一个编辑器可以通过模拟用户交互来进行使用。

需要调用算法来计算未来赴约日期的日历程序,将通过模拟行为按下模拟计算器的按钮。

不需要通用的抽象原则去规定程序如何调用其他程序。每个编辑器负责了解如何使用其他编辑器上为人类设计的用户界面。[8]

这听起来像是实现程序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交互的不确定和低效的方式,事实也是如此!它只适用于比较小的程序。

显性假设认为,如果用巨大的程序处理非常大的系统,显性原则会比传统方式更为有效,因为传统方式要求必须执行抽象原则。

你可以将显性系统看成一群编辑器,每个编辑器后面都有模拟的角色在操作。在我们原来的设计中,你可以将整个大程序侧过来,看到侧立的基本编辑器排成队浮在空间中,就像是太空战争中的盾牌。

每个编辑器后面都有个侧面看来类似卡通人物的角色,它看起来像是在操作其他编辑器,其他编辑器后面也有这样的角色。当时完全是通过唯一可用的方式——八位游戏图形完成的。我们没有完全实现整个愿景,但我们已经很接近了。我希望能有图片可以向你展示,可惜一个都没有保存下来。

当然,侧面视图只是另一个编辑器,没什么特别的。

(如果你已经读过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设想一下,AI中模拟的人物是面对着你,而在显性系统中,这些角色都背对着你,受你的控制,面对着其他编辑器。显然这些角色都是工具,不会等同于你。它们采用了与AI相同的算法,但属于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