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的进化 » 人工智能的进化全文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的进化》海伦·凯勒的智慧

关灯直达底部

让我们来看一下海伦·凯勒(1880—1968)的著名案例。在海伦·凯勒18个月大时,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当时,她尚在(通过直接经验)牙牙学语,变故之后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英语了。

然而,在海伦6岁的时候,她的家人为她聘请了一位启蒙老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安妮通过在海伦手上画单词的方式(每次教一个单词)教她认识周围的事物。海伦以这种方式学会了大约25个名词和4个动词。

之后的某一天,就像电影《奇迹的缔造者》(The Miracle Worker)里讲的那样,奇迹发生了。安妮·莎莉文这样说:

今天早上,当她(海伦)洗手时,她想知道“水”该怎么说……我在她的手掌中写出“水”……我们去了水泵房。我让海伦拿着杯子在喷水口下接水,而我来抽水。随着凉水涌出填满了杯子,我在海伦的另外一只手中写出“水”。突然间,水流过手掌的奇妙感觉让她顿时明白。这就是水!她扔掉手中的杯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她的脸上忽地闪耀出顿悟的光辉。她不停地在我的手掌中写出“水”这个单词。接着,海伦从激动的心情中回过神来,指着水泵和棚架,问我它们的名字。突然,她转过身询问我的名字,我在她的手掌中写出:“老师”。在那时,护士把海伦的妹妹抱到了水泵房里,海伦指着护士的方向,在手中写出“宝贝”。回到屋里后,海伦还处在高度的兴奋当中,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每一个她碰过的物体的名称。在那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海伦已经学习了30个新词……海伦今天早上起床后像一个快乐的小仙女。她的手掠过一件又一件的物品,不停地学习一个又一个新词,还高兴地亲吻了我。昨晚睡觉的时候,海伦偷偷钻进我的怀抱,并且第一次亲吻我的面颊。那时我的心怦怦直跳,充满喜悦。(摘自一封写于1887年4月5日的信)

我们很难描述这一时刻在凯勒的生命中的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有名称的。尽管她以前也一直在给周围的事物命名,但是现在,她认识到除了自己周围能摸得着、有质量、能动弹的实物以外,还有一些抽象的存在——词语,而且词语可以用来给其他事物命名。

这和婴儿学语的情况并无不同。婴儿早期就可以学习“水”“饿”“走”之类的词语。小孩子还能够运用已知的词语来提问题,比如母亲在吃什么?父亲在做什么?她最爱的娃娃在哪里?问题的答案就是周围的实物、质量和动作。但是,当孩子成长到某个阶段时,新的情况出现了。孩子在对世界上的实物存在依然兴趣不减的同时,开始讨论新的话题——词语本身。小孩会用已知词语来问有关其他词语的问题:某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某个词是什么意思?

(可以认为,这是让人不只依靠直接经验,而且能够通过已知语言学习其他语言的关键步骤。其意义并非在于使用符号——在这个例子里使用的是词语——来讨论世间万物,而是在于符号本身成为讨论的内容。我们之所以在此强调其重要意义,是因为它将符号与我们看得到或想得到的东西分离开来。符号本身具有了生命力,不再仅用于表示世间万物。正如哲学术语里所说:符号不仅可以被使用,还可以被讨论。我们在第8章将会看到,这就是符号处理的意义。)

经历了这个奇迹之后,海伦·凯勒的进步令人惊叹:学盲文、学英语、学其他语言、写书,并且最终获得大学学士学位。(她是第一位取得上述成就的聋哑人。)鉴于海伦的身体情况,她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和与人交谈,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本知识。就书本智慧而言,她取得的成绩非常了不起。

因此,海伦·凯勒能否作为一个反例,用来反驳掌握书本智慧,基本没有市井智慧永远不够这种说法呢?约翰·麦克罗恩(John McRone)如是说:

但现实情况是,因为海伦与世界隔绝太久,所以她很难分辨出自己的记忆与想象之间的差别。她还学会了文字游戏,但在说出这些令听众愉悦的语句背后,海伦自己能理解多少还是一个问题……由于文化根基不牢,海伦最终也会感到吃力。视力和听力的丧失,堵塞了大脑获取外界感觉、图像与记忆的通道。然而,通过语言,她又用丰富的人类文化知识填满了空缺的大脑。这种组合最终可能会缺乏平衡;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她通过战胜不幸而取得胜利,只有少数人能体会到认知不足会给思想带来的巨大压力。(摘自dichotomistic.com的博客文章)

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而且我觉得这种观点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是,我认为上文所表达的观点与图灵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即使是像海伦·凯勒这样能够写书,并获得大学学位的人,也依然有人认为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并没有真正懂得单词的含义。这种关于海伦“玩弄文字游戏”的评价,与对ELIZA等其他人工智能软件的评价如出一辙[威廉·拉帕波特(William Rapaport)曾先于他人对此做过记录]。但是,这些评论者是否认为海伦·凯勒无法通过威诺格拉德模式测试(Winograd Schemas Test)呢?或者即使她能通过测试,他们也会宣称她只是投机取巧,并非真正理解了所有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她是怎么投机取巧的呢?)

海伦·凯勒在自身存在巨大生理缺陷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这样的成就,让我们刮目相看。但也有很多人提出疑问:如果没有足够的市井智慧,人类的心智究竟能走多远?

更为有趣的是,在所有的讨论当中,很少有人会质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书本智慧,我们能走多远?无论这背后是什么原因,我们确实过于轻视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了。我们在审视自身的优势(比如语言、规划、制造工具和文化)时,总是希望能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找到类似的能力。近年来,对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差异,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其实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人类能够学习书本知识,人类语言不仅用于即时通信,而且用于进一步扩展我们的语言、规划、工具制造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