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 »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全文在线阅读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太空机器人沙基

关灯直达底部

虽然几乎没有人真正遇见,但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当前能与公众产生共鸣的某些领域一样,上述问题或多或少要归咎于新闻媒体。过度热情的表现是,人们经常写文章赞扬他们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好像他们已经造出了智能机器。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机器人沙基(SHAKEY)项目受到了大力宣传,人们将其视作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机器人,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推理。这样一来,它就能够为模式识别、信息表示、问题解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不同领域设定基准。

尽管这已经足够使沙基艳惊四座,但记者们仍忍不住进行了一番修饰。1970年,当沙基在《生命》(Life)杂志上首次亮相的时候,它并没有被视为众多重要研究课题的结合体,而是以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的身份闪亮登场。《生命》杂志的记者将沙基卷入前一年登月引发的太空狂潮中,甚至称沙基能够“在不接受地球指令的情况下在月球上一次行走几个月”。

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并非所有研究者都能够拒绝去迎合这一观点。20世纪70年代,在波士顿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研究者向媒体透露,仅需5年时间,像沙基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就将在家庭中普及。一位年轻的同事激动地将他拉开,并对他说:“不要做这样的预测。以前有人这样做招来了麻烦。你低估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花费的时间。”这位研究者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我不在乎。你看,我提到的所有日子都是在我退休后。”

人工智能工作者们并非一直这么激进,但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倾向。1965年,赫伯特·西蒙称,用不了20年,机器就能够“完成人类能做的任何工作”。不久以后,马文·明斯基补充道:“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大体上解决创造人工智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