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河袈裟 » 山河袈裟全文在线阅读

《山河袈裟》紫灯记

关灯直达底部

  离开东京的前一天,连日的重感冒和花粉过敏终于止住了,虽说凉风一吹,我仍然头疼欲裂,但是,为了一桩说不清楚要紧还是不要紧的事,我还是坐上了去府中的电车,电车里人迹稀少,沿途所见也和十五年前并无什么分别:高楼,小店铺,广告牌,奔涌的人流,选举车的噪音,一张一张漠然的脸,满世界的樱花都开得像心如死灰的人正在自杀。

  唯有到了府中车站,往外走时,站台上突然想起了《秋樱》的调子,我的心里还是震颤了片刻。

  十五年前,我曾经每日里在这车站进出,一草一木无不烂熟于心,所以,一旦在站前的小广场上站定,那些埋伏在身体里的记忆,霎时之间便就全都复活了:往东是绿町,往西是晴见町,更远的地方,还有天神町和分梅町。

  我要去的地方,正是分梅町,也不知道算不算矫情:我去那里,是要找一盏灯。

  那盏灯,有半人高,悬挂在一座狭小神社的门口,因为是用紫色的油纸包裹,到了晚上,它便通宵散发着紫色的光芒,每逢下雨的晚上,光影在雨雾里散开,弥散了半条街,看上去,就像一场召唤,如此,哪怕隔得远远的,我也总想快跑两步,好去靠近它。

  在神社的门口,紫灯照耀之处,有一间电话亭,几乎每隔两三天,我都要去那里给国内打电话,如果下雨或者落雪的夜晚,神社的屋檐下总会三三两两聚着些躲雨躲雪的过路人,过路人里自然也有中国人,这样,我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就能听见屋檐下有人说中文,当然也有心上去攀谈几句,但终于还是没有。

  ——那应该是在圣诞节前后吧?其时,东京虽然没有像往年那样陷入大雪,雨水却是终日不休,下了整整半个月,那天晚上,我从打工的地方回到府中时,已经都快要到了凌晨时分了,终于没能忍住去神社前的电话亭里打个电话,电话却坏了,拨了半天都没拨通,我只好推门而出,颓然离开,却被一个人扑面拦住了。

  对方说的是中文,径直告诉我,天气实在太冷了,如果我有钱的话,他想找我讨一点,好去买酒喝。见我不知所以,他又接着告诉我,他知道我是中国人,因为他听见我一直在电话里愤怒地呼喊着“喂喂喂”。

  当时,我在东京已近穷途末路,终于下定了回国的决心,只是一直没有凑齐回国的路费,我早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好多遍:一旦路费凑齐,一分钟也不要停,立即打道回府。

  可是,这一晚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因为某种莫名的怨怼,可能仅仅只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竟然毫不心疼自己口袋里一点所剩无几的钱,痛快地答应了找我讨钱买酒的人,而且还提议,先去把酒买来,而后,就在此处,两个人一起喝。

  他显然没有想到,笑着连声答应,这时候,透过那盏紫灯散出的光晕,我这才看见,他的双眼其实是坏掉的,什么也看不见。我倒是没有多想,只想着赶紧来一场放纵,既然他的眼睛看不见,我就狂奔到了街角还没关门的最后一家小店,掏出所有的钱,全部买了酒。

  说起来,还是青春好,手起刀落,不管不顾。

  酒买回来,雨也下大了,我们端坐在紫灯之下,一人一瓶,身上也就热烘烘地暖和了起来,有时候,当我抬头望见头顶上的紫灯,竟然生出了今夕何夕之感,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在异国,而是在故乡的家门口,母亲和方言,都近在咫尺。

  多少有些伤感的时候,我便问他所为何来,又何以至此,他其实知道,我是在问他的眼睛,也就如实告诉了我。原来,他是云南人,早我八年就到了东京,一直没能混好,只好四处给人打工,服务员,看门人,在马路上刷油漆,在车站和学校卖电话卡,这些生计,他全都干过。两年前,他在一家垃圾处理公司打工的时候,从吊车上坠进了一处山丘般的玻璃堆,当即,两只眼睛都被玻璃碴刺瞎了,近几年,他一直在忙着和那家垃圾处理公司打官司,但时至今日,他还没有收到一分钱的赔偿款。

  听完了他的出处和来历,除了默不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终了,还是只能跟他继续干杯。

  又迟疑了一会,我问他,还想不想回国,他却让我去看头顶上的灯,然后告诉我,从前,他眼睛还看得见的时候,这里一共有三盏灯,一大两小,看上去,就像一家人,这么多年下来,两盏小的早就不知所终了,只剩下了最大的一盏还在这里。他的情形跟这盏灯差不了多少:国内的妻子带着孩子早就消失了,不管写了多少信也不回,所以,他也就不回去了。

  好吧,往事不要再提,且让你我再干一杯。

  突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将酒瓶放到一边,如梦初醒般,热切地告诉我,他其实还有几瓶从云南带来的酒,地底下埋过十年以上,是他这辈子喝过最好的酒,堪比琼浆玉液,他一直舍不得喝,这两年,因为打官司,居无定所,所以,他把这几瓶酒存在一个朋友处,莫不如,就在最近,找个时间,他和我二人将那两瓶好酒喝掉,也算了却了一桩念想。

  我当然说好,他便愈加兴奋,不断搓着手,一半是因为穿得少,一半是因为即将到来的一醉方休。

  有酒不觉夜长,但酒总有喝光的时候,虽说雨水更加猛烈,可是为了第二天的生计,我终须和陌路上相识的朋友说再见了,临走前,我留了电话给他,又问他是不是住在附近,我可以送他回去,他却笑着并未回应,说来惭愧,哪怕他没地方住,我也没办法帮上他,因为我自己也寄居在别人的方寸之内。

  我还记得,当我走到巷子口,回头去看他,在紫灯的照耀下,他静止端坐,就像一个入定的僧人。

  而今十五年过去,我又来了,却总是止不住的迷路,越往前走,越发现自己的记忆并不可靠,原来,往西走才是绿町,往东走才是晴见町。每户人家门口的樱花都开得好,所以,每户人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好不容易,越过了几条沟渠与铁路,都已经快要入夜了,我总算到了分梅町的地界,分梅町却也是樱花遍街遍地,那家神社,那盏紫灯,我始终都没找到。

  类似的情形,十五年前我曾遇见过一次——那是在我回国的前几天,终日里东奔西走之后,我离凑齐路费已经越来越近了,恰好这时,那个曾经和我一起痛饮的朋友打来了电话,约我再去那盏紫灯之下,将他的琼浆玉液喝完,说来也是怪,那一天,我恰好发了高烧,下了电车就开始跌跌撞撞,站在街上茫然四顾,竟然觉得自己身在九霄云外,怎么也找不到那盏灯,到了后来,实在支撑不住,也就回了自己的寄身之地。

  事实上,自从那晚相逢之后,我的朋友,每隔两三天就要约我一回,说是那两瓶酒早就被他从朋友处取回了,现在,只等着我去跟他一饮而尽,可是,我却没有心思,回国的路费已经使我几近癫狂,四处找零工,又在每一个零工里恶狠狠地计算着归期,下了零工,就守在旅行社的外面,盯着电子显示屏上的便宜机票信息,再恶狠狠地渴望着一张可以买得起的便宜机票从天而降。

  哪里知道,好运气真的来了,忽有一天,我刚走到旅行社门前,只一眼,便看见了一张便宜机票的信息出现在了电子显示屏上,有那么短暂的一刹那,我心脏狂跳,镇定了再三,才确认自己真的没有看错,随后,几乎是手脚颤抖着走上前去,订下了机票。

  也是凑巧,正在买机票的时候,那个紫灯下的朋友又打来了电话,只是这一回,他的邀约都还未再次说出口,我便径直告诉了他,我要走了,归期就在两天之后,其时情境,说是欣喜若狂也毫不过分,这样,我的朋友便不再邀约,转而还劝我少喝些酒,多省点钱,以备回国路上的不时之需。

  而我已经根本无心在东京多停留一天,以至于,在归期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向着成田机场出发了,我打算去机场里过夜,一来是可以少一天再在府中寄居,二来是早一点到机场也更令我不再陷入莫名的恐惧与焦虑。

  不过,我未曾想到的是,电车已经快要进入东京市区的时候,我朋友的电话又来了,他告诉我,为了不麻烦我,原本他是想带上酒直接去机场找我喝掉的,可是,他的眼睛实在不好,转了一下午也没有转出府中地区,所以,如果时间来得及,他想还是请我去到那盏紫灯之下,再将那两瓶好酒喝完,就当给我送了行。

  真的是好酒。他在电话里接连说了好几遍:真的是好酒。

  一时之间,某种悲痛竟然在瞬时之间将我席卷了,这悲痛,首先是我对自己的厌倦:我和朋友的相逢,以及其后的邀约,看似只是一桩不足道的小小机缘,但实际上,他们就是从天而降的情义,好像被雨水或河水冲洗过的石头一样清清白白,却被我置若罔闻,全然忘在了脑后;而后,这悲痛也和我的朋友有关:一桩小小机缘,被他看得如此认真和重大,而我却要走了,明朝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接下来,他一个人的异国生涯又当如何度日呢?

  所以,电车到了下一站之后,我下了车,再重新上了回府中的JR山手线,是啊,无论如何,也要陪他把酒喝完。

  实际上,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我的醉意都来得特别快,大概是因为临别,也可能是因为地里埋过的酒格外的烈,半瓶还未喝完,我的身体里便生出了酩酊之感,再看头顶那盏紫灯,只见它随风飘摇,忽近忽远,然而,天上却并没有起风。

  既然醉了,我便说起了醉话,告诉他,如果我再有来东京的一天,一定带上正在喝的这种酒,到时候,可别忘了不醉不归,他听了只是笑,笑着笑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这才跟我说,上一回时间太短,他没来得及告诉我,他的肺上长了东西,只怕等不到我再来找他喝酒的那一天了。

  好像一盆冷水浇淋,我的醉意醒了一半,迟疑了半天,终于还是问他,何不就此回国,哪怕死在家乡,也总比死在这里好,他却还是一笑,像上回一样,他让我去看头顶上的灯,再对我说,从前这里一共有三盏灯,一大两小,看上去,就像一家人,这么多年下来,两盏小的早就不知所终了,只剩下了最大的一盏还在这里。他的情形跟这盏灯差不了多少:国内的妻子带着孩子早就消失了,不管写了多少信也不回,所以,他也就不回去了。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也醉了。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仰起头去,就像是在认真地凝视着头顶上的那盏灯,当然,一如既往,他什么也看不见。

  “走了!”突然间,他站起身来,径直朝前走,又对我说:“好好活!”

  ——十五年了,我当然没有忘记我朋友的叮嘱,他要我好好活。可是,世事就是如此吊诡,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的叮嘱又每每被我忘在了脑后,就像当初忘记了他的邀约。我得向他承认:十五年里,我未能脱胎换骨,相反,每到一地,我都把它过成了当初的东京,迷路,莫名焦虑,又心猿意马,渐渐地,甚至对这心猿意马的生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好在是,今天,此刻,在被樱花们篡改的街巷里兜兜转转了小半个夜晚之后,偶然的一瞥,我竟然如遭电击——是啊,我终于看见了那盏紫灯,它就在离我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越往前走,紫色的光芒便离我越近,终于,手脚颤抖着,我来到了光芒的中间,盯着它,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好久不见,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街对面的樱花被风吹拂过来,落了满身的花瓣。

  亲爱的朋友,我来了,你在哪里呢?紫灯作证,我没有食言,不仅带来了你我曾经喝过的酒,而且,这酒也在地底下深埋过十年以上,不多不少,一共两瓶,一瓶给你,一瓶给我,我也不管你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