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噪音 » 噪音全文在线阅读

《噪音》摇滚不怕老

关灯直达底部

看过我此前谈齐柏林飞艇重组的消息之后,有一个朋友传来短讯:“原来你也喜欢这些老鬼,你不觉得他们只是一帮狂捞一笔退休金的老不死吗?”我懂他的意思,正如那句著名谚语所说的,摇滚从来都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利,对齐柏林飞艇这三个六十岁的家伙来讲,他们不止对摇滚来说太老,甚至还过了“去死又嫌早”(too young to die)的年纪。

然而,事实一:他们在伦敦的这场演唱会虽然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和宣传效应(五六百万人在网上订票,而能够进场的不过两万),但它是个慈善演唱会,目的是满足“亚特兰大”唱片公司创办人的遗愿,设立一个音乐教育基金。他们一直拒绝搞完再搞,不想再用“齐柏林飞艇”的名义赚新来的钱(光是老歌精选就够了吧)。

事实二:兄弟,齐柏林飞艇可不是什么摇滚乐队,他们根本就是摇滚乐。正如一个评论者在听完那场没人不拍手掌的音乐会之后所说的:“我们在这天晚上全都想起来了,正是齐柏林飞艇把‘重’加进摇滚里的。”他们和后来一切重金属与重型摇滚最不同的地方不在于速度,也不在炫技式的表演(例如Jimmy Page的双把吉他和他那专门用来拉吉他的弓,又如John Paul Jones用脚玩贝斯的能力),而在那深深的蓝调功底。且听听他们最新精选《母舰》(Mothership)里的每一首歌,有哪一支乐队拥有这么多充满味道而且令人难忘的吉他riff?那都是蓝调正统嫡传的表现。

事实三:摇滚乐队会老,但摇滚是永生的。拜手机和互联网的功德,我看到这场轰动世界的演唱会的一些片段。他们是慢了,但他们没有像其他老人乐团那样,故意玩得比以前更快以掩饰自己的衰老,结果反而显得急躁,变成一团虚火。他们很有自信地放慢速度,把三十年前的经典演奏得更沉稳更扎实。他们依然充满力量,看场上粉丝手中那无数的空气吉他就知道了。

摇滚的问题从来不是太老,而是太有钱。大家都觉得有钱人是配不上摇滚的,而成名的摇滚乐手多半都又老又有钱。所以他们要是还不肯离开舞台,那就说明他们很爱钱,因此也很不适合摇滚了(比方说绝大部分的摇滚乐迷现在都很鄙视的“滚石”)。

可悲的是,摇滚竟然成了过去几年中国流行乐坛招徕消费者的旗帜,恨得许多人要死命区分真摇滚和伪摇滚。于是去年又开始流行“朋克”(punk)了,似乎只有换个名堂才能彻底告别伪摇滚,保住反叛而且坚持贫穷的摇滚精神。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据说一向迷倒万千少女也一向被认为是伪摇滚的某乐队最近也趁势改行,说自己其实是朋克。他们甚至宣称:“朋克颠覆了流行乐,我们比朋克更颠覆,因为我们流行。”坦白讲,我并不介意他们说自己摇滚,更不介意他们名成利就,只要他们有齐柏林飞艇一半的水平。否则他们的存在只是证明了摇滚未必不适合老人,年轻更不一定是好摇滚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