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噪音 » 噪音全文在线阅读

《噪音》谁心上的一座断背山?

关灯直达底部

因为《断背山》(Brokenback Mountain)的热潮,喜欢取笑同性恋的人最近又多了一句口头禅。从前,他们喜欢说“嘿嘿,你猜这人是不是‘基’的”,如今,他们则说:“喂!你的心底是否也有一座断背山?”《断背山》几乎成了同性恋的同义词,有时候我会以为他们讲的是“断袖山”。不过,我想若是真的看过这部电影,又或者读过安妮·普罗克斯(Annie Proulx)的原著小说,他们是不是真的还能笑得出来。那股巨大的力量,沉重得虚空。

我非常赞同林奕华、李安导演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说得实在太好了,好得令人担心这句宣传词会不会比电影本身还好。结果证明,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绝对担得起这句话的分量。问题只是这句话太有普遍性又太过甜美。放在电影的脉络里看,它指的可以是两个牛仔间不可告人的感情要深深隐藏在心底。延伸开来,它可以很颠覆地意味每一个异性恋者都有那么一段断背山上的启蒙遭遇,只是陷身在自己的家庭网络社会压力中,回不去也不敢回去。然而,现在最常见的理解却是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性取向,都曾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后来却只能永埋心底。

于是我看到有影评说,《断背山》讲的不只是同志,而且是爱情本身。如此一来,这部电影这部小说的争议就彻底蒸发了。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不要去管两个主角都是牛仔都是男人,也不要去管美国几个保守的州里有人要禁止它的上映,更不要去甩很多地方不准它公开放映的理由;它其实与同志无关,它是一部男男女女都可不带包袱去看的爱情悲剧。准备好你的纸巾吧。

有些影评更加露骨,作者表示自己“意外地”发现看到两个男人热情厮磨竟然可以不毛骨悚然,甚至还有点感动。这种种说法无非暗示,嘿,千万别把主角当成两个男人,就当他们是对“正常”情人好了!如此一来,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保守到同性恋会给人用铁锹打死的美国西部,牛仔是传统阳刚大男人形象象征的背景下的一段牛仔恋情,就变得很温和,很甜美,很没有杀伤力了。原著小说是凄怆的,电影则更添一层含蓄的淡泊水色,现在裹上了如此一层糖衣,就难怪低成本的冷门制作可以有机会问鼎端庄老迈的奥斯卡了。

“其实同性恋也是一种恋情”是种表达包容的滥调,不是不对,只是它忽略了多少现实的磨难多少情境造成的歧义呢?更可怕的是这里所说的“恋情”二字看似中性,其实隐含了多少异性恋传统假设的“正常”呢?此种宽容在当今的主流传媒最是常见,张国荣和“唐唐”比较为人接受,理由是他们符合了一般人的期望,那就是稳定长久的关系;而又脱离了一般人对男同志的想象,也就是胡天胡地换性伴。同样地,大家看《断背山》,记得最清楚的是两个男人的矢志不渝,其间去墨西哥找乐子的细节倒是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