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噪音 » 噪音全文在线阅读

《噪音》球队为电视而战的年代

关灯直达底部

想当初英格兰超级联赛在1992年诞生的时候,曾经是欧洲球坛的笑话。大家心想,英国人的自大狂又来了。要知道英国人本来就以为自己是现代足球的祖宗,一向关起岛来看不起欧陆足球,数十年下来才发现自己可能是夜郎自大,原来意甲和西甲的水平比起英伦三岛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料当人家的顶级联赛都是甲级的时候,它偏偏要加上一重超级联赛,好像自己的水准冠绝全球似的。

其实这回英国人的想法倒是挺实际的,他们的最大动机不是自尊心,而是钱。改变这一切的是“天空电视”(Sky),一家以独家转播赛事为独步单方的卫星电视频道。为了买断足球赛转播权,他们这家公司愿意付出巨额费用。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了瓜分这笔横财,几家表现最好的球会联手脱离甲组,另起炉灶成立了英超。

改变足球的历史其实早已开始。法国和意大利的公营垄断结束之后,私人电视台纷纷抢夺电视转播的权利,已经把价格抢得水涨船高,让球会赚到以前无法想象的巨款。英超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彻底形成了一套新的管理机制,使得这些大牌球会在财政上完全从足总那里独立出来,可以自己和电视台谈判转播权,自行决定赞助商。

赞成商业原则,支持市场化运作的人无不拍手叫好。争说自己有先见之明。因为这场革命的确提升了足球赛事的水准,增加了它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它的全球市场。因为从电视台那里赚来的钱能够在市场营销上大展拳脚,收购更好的球星;而且电视的广播覆盖更意味着曝光率的增长,从而吸引更多的赞助广告。钱和球会的水准形成一种循环关系:资本雄厚球星就多,球星越多成绩就可能越好,成绩越好自然有更多的观众,而观众就是收入的保证。

只是如此一来,传统观众与球队之间的关系也就渐渐改变。以往的球队都是以地区为基础,不同城镇不同社区各自拥有自己的队伍,就算有外地来的球员,他们和场上的观众也还是比较亲密的。在观众的心目中,主场是自己的家,是这个社区的公众会堂,而主队的球员则是自己的乡亲子弟,两者的关系犹如水乳。

现在的球会不再依靠入场的观众,他们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电视台和赞助商,而非可怜的门票。坐在球场里的观众们仍然尽情嘶喊,仍然欢腾落泪,但是在他们和草地上奔跑的球员之间,已经修起了一道巨大的屏障。如今这些球星更多是为了遥远他方的电视观众而战,是为了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而战。乡土之情,在我们这个电视年代无非是种遥远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