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噪音 » 噪音全文在线阅读

《噪音》名人都是艺人

关灯直达底部

刘翔真不愧是大家心目中的新时代英雄,可爱率真而且有傲气。他最近的代表作还不是在东亚运动会上得了奖牌,而是公开表示:“我是一个运动员,不是一个演员或者歌星。所以我不会再在台上唱歌了。”

他这番话的来由是中央电视台正在筹备春节联欢晚会,打算请他到时候上台亮一亮相,顺带唱首歌娱乐娱乐大家。刘翔这下表明了态度,如果上台一定要唱歌的话,他宁愿不上。要知道春晚这个台呀,可是多少娱乐圈中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它再如何不济,收视再怎么下滑,也依然是个年度盛事发生的地方,依然年年吸住了亿对眼睛。不过刘翔气势十足的这句话清脆地打醒了正在日益香港化的内地社会,运动员是运动员,歌星就是歌星,你不能把一个运动员叫到一个娱乐界的舞台上扮个三流艺人,正如你也不该请李亚鹏去跟刘翔在跑道上赛雌雄。

我所谓的内地香港化,指的是香港社会一种通盘娱乐化的趋势,正在慢慢地影响中国内地。什么叫做通盘娱乐化呢?就拿前年杨利伟来香港的经验为例,港府欢迎他的办法是把他弄到可坐数万人的大球场,再请成龙之类的顶级艺人全程陪伴。活动高潮是电视台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怂恿杨利伟高歌一曲,于是我们就看到他和成龙一起举麦大唱《男儿当自强》的经典场面了。

再看去年一众奥运金牌得主到港访问,几乎和欢迎杨利伟的程式一模一样,又是大伙闹哄哄地进了香港大球场,然后分组分队地逐一上台献唱,直把向英雄致敬的活动闹成了超级女声式的歌唱大赛。第二天报纸上的文章说的都是“某某某歌喉了得,不逊张学友”,或者“某某某球打得不错,但唱歌就不在行了。然而他落力的演出依然赢得了市民们的掌声”。

香港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城市,不只自己全民唱K,任何人来到香港,一样要入境随俗唱上两嘴。不管我是第一个上天的中国人,还是替民族争光的英雄,只要身在香港就得唱歌。

香港只有一种活动,叫做娱乐活动;只有一种名人,那叫做艺人。所以香港欢迎任何名人的活动都要弄成综艺节目,把那些名人通通变成艺人。其他地方的金牌运动员回到家,等着他的往往是盛大的花车巡游,他只需要站在台上面挂微笑左右挥手就行了。其他地方的运动员被自家的副刊记者捉住做访问,谈的是自己刻苦训练的经过和冲破重重障碍的心路历程。但是在香港,你最好上机前就练熟一首“饮歌”(最爱的一首歌),免得到时候出丑。而来自娱乐版的记者们一围上来,就会问你有没有加入娱乐圈的打算,会不会出碟,什么时候签约……因此,田亮和郭晶晶在香港上报的时候,在娱乐版出现的机会要比在体育版出现的机会还高。久而久之,你也就受到熏陶了。看身旁的唱片公司老板温良友善频频劝酒,见路边群众大叫你的名字疯狂地涌上来索取签名,再回想自己过去这么多年来孤独苦练,浑身是伤,图的又是什么呢?这可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了,不如就改行算了吧。

近年来我看着这股风气日渐蔓延,不免忧心终有那么一日,中国出了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要循众要求举麦唱首《拜金情人》,那可真是史无前例光宗耀祖的大事了。话说回来,能像刘翔这般坚持专业尊严的不少,但有他这般定力的人却不多。所以如果我说话算数的话,我是绝对不准奥运金牌得主还没退休就去香港的。谁都可以“自由行”,就他们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