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噪音 » 噪音全文在线阅读

《噪音》另类香港的消失

关灯直达底部

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有杂志停刊。在过去了的2004年,芸芸停刊杂志之中,最叫我不能平复、不胜唏嘘的是闻名两岸的《音乐殖民地双周刊》(MCB,Music Colony Bi-weekly)。

这是份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都十分古怪的杂志。首先是它的文字啰唆(似乎是不同的作者都为同一个问题所苦),或者就是词汇不足,表达能力差。随手引两段你就知道了,例如:“Clean在Colder加工下诱发出的是其严苛冷酷张力,Goldfrapp把Halo作古雅盎然而来,而她还不忘送上其和唱与女高音,多么凄美迷人!”迷吗?还有呢!“飘逸的嗓音伴随着轻盈的Electro Synth飞行,所营造之温婉优美的Progressive Breaks美感让人不禁联想起某些Way Out West、Luke Chable作品。”这就是MCB的风格,总是大量使用意义模糊的形容词,而且老是“凄美”来“美感”去的那几招。如果看不懂,它的解决方法就是联想,告诉你某甲的凄美就如某乙一般,前提自然是你已知道某乙有多凄美了。

用文字写抽象的音乐本来就十分困难,更坏的是MCB讲的还不是普通音乐,而是让一般唱惯卡拉OK、看惯电视的百姓摸不着脑袋的地下音乐、独立音乐或者先锋音乐(随你怎么叫)。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李克勤的歌迷拿起这本杂志会有什么反应,没一个歌手和一个乐队是听说过的,文字更不知所云。

MCB最古怪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份低可读性的杂志竟然生存了十年,而且每期有六成内容是主编袁智聪一个人自己写的,这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了。如今这世道,办一本杂志还能这么家庭手工作业,一个人又编又写地弄份双周刊,简直是博物馆里的前朝遗物。袁智聪这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这么耗了十年光阴,在这个主流大众文化当道的地方拉拨一份没爹亲没娘爱的另类杂志,然后,终于垮了!

袁智聪和他的MCB是典型的香港文化奇迹。香港这许多人眼中的文化沙漠,曾出过华人世界第一个实验剧场,第一本另类漫画,第一部独立录像,第一位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家。也出过这本影响了内地和台湾众多另类音乐圈子的杂志。对两岸圈中人而言,这份一般人看不懂的天书是十年来的资料养分。大家看了袁主编的文章之后未必就能搞懂某个新乐队到底干的是什么,但至少有兴趣去弄张唱片回来自己体验。

过去几十年来的香港文化也是这般。走先锋的时候,走上一条暗夜之中无人能见的航道,点亮了异地上空之后就唰地一下陨落坠地,这种下场不能全怪环境太差,也有自己的原因。但从MCB的结束里,我看到了香港,能不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