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 »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微经典:傻子说》5

关灯直达底部

一个名人的消失

有一个人名声很大,他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被人关注,并且被传播、议论、评价,久而久之,他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从此,这个人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代表了一个群体的,进而是一个阶层的、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他的言行被公共化,他不再有隐私。由于这些,这个人被扩大为公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的寄托者,他的空间膨胀为无限大,而自我却从中消失。他所做的一切,成了他人、群体、阶层,乃至民族的象征。他开始按照固定的框子思考,按照人们普遍接受的方式说话、走路、办事。渐渐地,他失去了自由的思想,鲜明的个性,独立的空间,成了一个无我的人。一个无我的人,即不是自我,也不是他人;从身体上说,他更不可能是全体人的集合,因此他成了一个虚在。人们看不见他的魅力,就把视线转向了别处,一个名人从此消失。

寿 星

喜欢安静的王老太,家里的水管坏了,一直滴答滴答漏水。老太太听到滴水声就伤感,感觉时间在消逝。她请人修好了水管,可是墙上的钟表还在咯噔咯噔地响,她又伤感了,认为时间消逝得太快。她摘掉了钟表,屋里彻底安静下来了,可是由于太安静,她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比滴水和钟表还要准确,而且一刻不停。这时她终于明白,生命的计时器一直就埋伏在人体内,而且从胎儿时期开始就进入了倒计时。这就是人的宿命,只要你出生了,就无法逃避。

王老太想明白以后,就不再伤感了。她又把钟表挂回墙上,也不再计较心跳的声音,她甚至觉得人世的喧嚣是生命繁盛的表现。她开始热爱沸腾的生活,积极锻炼身体,参加集体活动,身心逐渐健朗起来。后来,她请钟表厂专门为她特制了一个钟表,表针每天只跳一小格,转一圈正好是一年。这样一来,时间在她的感觉中也慢了下来。

总之,在多种因素下,她活到公元2146 年时,还在电视节目中做嘉宾,向人们传授养生之道。那时,她已经218岁了,还不知要活到什么年代。她成了世界上最老的寿星。

真正的大师

有一个画家,画过了世间万物以后,最后迷恋上了空气,便以画空气而闻名。无论在画布或宣纸上,他画出的空气都可以达到让人看不见的程度。空。空无。空虚。不着一物,又充盈万物。画到极致时,他甚至不着一笔,只是向纸上轻轻地吹一口气,画就成了。

在一次画展上,展出了他的几幅《空气》系列作品,看上去都是空白。不懂画的人还以为他什么也没有画,实际上他已经通过命名表现了空气的意韵,犹如呼吸,让人感到空气无处不在,又不可视见和触摸。他通过无形化解了有形,达到形消而神在。

后来,我搞了一个恶作剧,把一个空空的画框挂在墙上,也参加了展出,名字也叫《空气》。他看后找到我,严肃地说:你才是真正的大师。

二三四

有一个被称为四叔的人,是三叔的弟弟,三叔是二叔的弟弟,二叔是大叔的弟弟。但是经过追查,大叔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由于大叔根本不存在,二叔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由于二叔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三叔也变成了一个可疑的人。由于三叔的可疑,四叔的身份就陷入了无法确认的处境。

但四叔坚持认为,他就是三叔的弟弟,三叔肯定是二叔的弟弟,即使大叔这个人根本不存在,至少他们的排行顺序是正确的,因为四叔与三叔和二叔之间的排行符合逻辑关系。于是,四叔就根据排行关系,把这个假说推定为真理,并对此深信不疑。

后来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侄子消失了。没有了侄子以后,叔的身份已不存在,于是四去找三,三去找二,二找不到一,一确实不存在。

二三四,成了莫须有的人。

比 武

古时候,有一个大力士,可以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三尺。另一个人善于奔跑,谁也追不上。两个人到一起比武。在比试力气时,善跑的人输了。在比试奔跑时,大力士输了。

事后,两个人都不服气,要再比一次,这一次是自己跟自己比。

善于奔跑的人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拼命奔跑。终于,他奔跑的速度超过了自身,他冲出了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外人。

大力士也不甘示弱,他用一只手与自己的另一只手对攻,打得难解难分,无人能够阻止。最后,他战死在自我搏斗中,成为一个自杀的人。

还有第三种比武的方式,没有来得及尝试,即:用更快的奔跑速度,跑到自己的前面,截住自己;用更大的力气,抱住自己不放,把悲剧控制在发生之前。

母亲的发现

有一个女人,至少有三个人在她的身体里面练过拳脚,并从他的身体里出走,使她成为母亲。她数了数,世界上有很多母亲。她又数了数,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作为母亲,她感到很自豪。

可是有这么多母亲负责生育,那么谁负责死呢?她想,一定有人负责死。于是,她带上一些干粮和水,就上路了。她要去寻找负责死的人。

她走了很多路,找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老得走不动了,快要死了,才发现,死是在人体内发生的事情。是自己的身体使自己死亡。

原来自己就是负责死的人。

临死前,她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她终于看见了死。她数了数,已经死去的人有很多。她又数了数,所有死去的人都曾经生活过。她发现了这个重大的秘密之后,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山洞和金子

从前,有一个撒谎的人,说:西山上有一条小路,小路的一侧有一个山洞,山洞里面藏着许多金子。人们信了他,都去找山洞,结果没有找到。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于是下决心找,一找就是几十年。

慢慢地,寻宝的人们内部产生了分歧,有人提出了新的假说,有人开始反驳,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不是关于山洞是否存在,而是人们寻找山洞的方法。在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论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学说。

多年以后,撒谎的人老了,他临死前良心发现,忏悔自己的过错,说穿了自己的谎言,其中包括山洞藏金这件事。

他的忏悔立即遭到了人们的反对。人们不承认他说的是谎言。人们认为,虽然所有的人都已经淡忘了山洞和金子,但是与之相关的学说已经确立,学说的发展就成为必然,并且是不可改变的事情。

后来,为了证明金子、山洞、小路、西山确实存在,人们就找到一座山,把它命名为西山;在西山上开辟出一条路,命名为小路;在小路的一侧开凿一个洞,命名为山洞;在山洞里放置许多金子;然后再找到一个人,授意他言辞,让他说出金子的秘密。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有了根据。

书法家

古时候,有位书法家,从来不用笔,他只用木棍在沙滩上写字,写完以后立刻擦去。人们只能在沙滩上欣赏他的书法,却无法得到他的字迹。他认为生命无常,人生不过是匆忙的过客,没有必要在世上留下痕迹。

这件事,被另一个书法家知道了,决定要找他比试一下书法的功力。这位书法家从来不用笔,也不用其他工具,他只用手指,把字写在空气里,连痕迹都不留下。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大象无形,手随心到,化有为无,让字迹随涨随消,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两个人来到沙滩,正要比试。这时来了一位老和尚。和尚说,你们不要比试了,你们的功夫都很了得。但老衲以为,字迹都属于有,而心迹为无。老衲写字从来不用笔墨工具,连手也不用,我只用心写。心,大可无边,小如毫发,变换无穷。用心写,不与物象比拟,不与山川争形,吞吐八荒,书而无法,心象合一,物性天成。和尚说罢,两人顿悟,遂跪于高僧脚下,拜为师。日后,两人悟透人生,藏书于胸怀,万法归心,成为一代宗师。

祖先公社

古时候,有一位石匠,看到一块大石头,他认为这块石头里藏着一个人,就用锤子把石头的外表一层层扒开,去掉包裹的部分,真的在里面找到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已经与石头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石头人。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远近的人们都去看望这个石人。有些人认出来,这个石人就是传说中的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老人。于是,人们便把这个石人抬回村庄,供奉起来。

此后,石匠又从另外的石头里发现了其他一些古人,并把他们从石头里解救出来。石人们回到这个世界以后,并不参与人们的生活,他们只作为旁观者,静态地关注人们的生死,即不说话,也不随便走动。

后来,许多先人都从石头里走出来,回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世界。随着石人的逐渐增多,这个地方成了古人聚集的村落,最后形成了一个祖先公社。

有一天夜里,这些石人被一群灵魂附体,慢慢恢复了活力,开始秘密地走动。石人们发现,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这个祖先不知藏在何处,一直没有到场。他们决定,要找到这个祖先。于是他们请来石匠,全体石人与石匠一起开山凿石,多年不止。

最古老的祖先名叫古,有时也称盘古。盘古知道了石人们的行动,就自己从山脉里走了出来。盘古怕石人们的行动影响这个世界,就把他们领到了不可知处。从此,这个祖先公社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祖先公社消失以后,还有许多古人和动物困在石头里,尚未得到解救,他们急于追赶祖先公社,就在洪水季节里沿着河道向下滚动。

监视者

从前,有一个寨主,对一个属下有些不太信任,就派一个人秘密监视他的行动。可是,他对秘密指派的监视者也有些不信任,就委派另一个人监视这个监视者。由于寨主对第二个监视者也有些不太信任,后来,这个监视者的身后就有了另一个监视者。这个链条很长,寨主通过这个监视链条掌握着全寨人行动的秘密。

慢慢地,人们隐约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时间长了,人们不再多说,做事也非常小心,整个寨子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多年以后,这个寨主死了,监视者所监视到的秘密从此无人可告,憋在心里非常难受。于是,有一个人找到他所监视的人,把他这么多年所做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并得到了被监视人的原谅。

监视者发现,只有把心里的话全部说出来,才能一解心头之块垒。于是,监视者纷纷去找自己监视过的人,诉说这些年监视他的过程。人们发现,一时间全寨子的人都在倾诉,全寨子每个人都是监视过别人的人,都曾经在背后伤害过别人,每个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人们悔悟自己的过错,为此集体痛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人们发现,全寨子的人,每个人都被别人监视过,每个人都是被伤害过的人。想到这里,人们非常痛心,又一次集体痛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人们发现,通过倾诉和痛哭,人们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之间该说的话都说了,也不再相互监视,也不再有告密者。从此这个寨子又回到了遥远的从前的状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人人都感到了幸福和快乐。为此,整个寨子感动不已,又一次集体大哭了一场。

哭过之后,人们通过集体推选,选出了新的寨主。后来这个寨子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国家。

水 坑

从前,荒漠上有一个人牧羊人,遇到一个小水坑,他往下看时,发现水坑里面有一个人也在看他,跟他做同样的动作,把他吓坏了。于是他用土把小水坑填满,把那个人埋了起来。过了一些日子,他不放心,扒开那些土,想看看究竟。当坑里又出现了水,他发现那个人并没有死,居然还在水坑里,他吓得拔腿就跑,从此不敢再去那里。

多年以后,牧羊人老了,可他一直还记得水坑这件事,想在有生之年弄清水坑里那个人到底是谁,是否还活着。他找了许多天,没有找到。年深日久,沙土掩埋了原来的地貌,水坑早已不见了。对此,他感到非常遗憾。

牧羊人死后,终于在天堂里见到了水坑里出现的那个人,可是那个人已变得老态龙钟。牧羊人虽然见到了他,却依然不知道他是谁。

三个木匠

从前,有一个木匠打制了一个巨大的木框,架设在旷野上。人们透过这个木框,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人们觉得,是这个木框突出了远处的山水风光,使人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多年以后,木匠的儿子给这个木框的底部安装了轮子。移动这个木框,人们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更多的风景。人们惊叹这个创举,纷纷前来观看风景,并且赞不绝口。

又过了许多年,两代木匠都死了,老木匠的孙子拆毁了这个木框,恢复了自然原貌。没有木框以后,人们看到了无边的风景。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正是这个木框限制了人的眼界,也限制了人的思维方式,使人看到有限的事物。后来,这个拆毁木框的木匠,得到了人们的拥戴,成为一代建筑宗师。

隐藏在衣服里

前天,我老婆去商场里购物,买了一身新衣服。她穿上这身衣服后,整个人就藏在了衣服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和两只手。毫不夸张地说,她彻底成了衣服的附属物。如果她戴上眼镜和口罩,我将认不出她是谁。

幸好我有认人的独特本领。一般情况下,我用排除法找人。首先,我要走到大街上,从满世界的人流中排除掉男性;然后在女性中排除掉老年和青年;然后在中年妇女中排除掉杨氏以外的姓氏;然后在杨氏中找到一双眼睛;然后在她目光的吸引下,目不转睛地走过去,近前一看,不是。然后继续排除,直到我一无所获,疲惫地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睡着了,这时一个女人悄悄地走过来,给我身上盖上一件毛毯。她,就是我的老婆。

醒来一看,老婆就在我的身边。她穿着那件新衣服,仿佛一件物品配置了华丽的包装盒。

我的排除法继续下去将是这样:一个人去掉衣服,还有身体;去掉身体,还有灵魂;在灵魂深处,你也看不到真相。

幸福的眼泪

春天来了,我和老婆去春游。老婆看见一棵垂柳的枝条又细又长,在风中飘拂,仿佛少女的发丝,她就站在树下,把这些枝条梳成了许多辫子,看样子就像在给女儿梳头。经她一番打扮,这棵树变得更加美丽而窈窕,高兴得不住摇摆,当时就长高了一米多。

从此,我们就把这棵树当作是自己的女儿。那时,我们真正的女儿还小,大约三岁,她就管这棵垂柳叫姐姐。

如今,姐姐长成了大姐姐,老婆成了老太婆,每当想起那些难忘的往事,就让人感慨,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

关于这个故事,我愿意这样结尾:如今垂柳已经松开了自己的发辫,她经常想起曾经给她梳头的老妈妈,如果不能亲自去看望妈妈,就让吹过枝条的风,带去她的祝福。

老婆看到这样的结尾,接受了她的祝福,并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敌 人

从前有一个人,敌对心理很强,他经常假想出一个敌人,然后想方设法与这个敌人明争暗斗,使出浑身解数。后来,他的这种想法逐渐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他在周围的人中寻找敌人,把某个人想象成对手,与其暗暗较劲。其结果是,他的假想敌人尚不知情,而他却已经累得疲惫不堪,身心憔悴。

时间长了,他周围的所有人都被他树立成敌人,最后他找不到新的敌人,就把自己当做对手。他想方设法折磨自己,变得非常残暴和凶险。终于有一天,他对自己下了毒手,经过一番生死搏斗,他把自己给杀了。人们发现他的尸体时,看见他的双手紧紧地扼着自己的脖子。

当他死后,他的后人繁衍不息,发展成一个氏族。

坏 人

古时候,有个国王下令要抓住一个坏人。这个坏人之所以被定性为坏人,就是因为他反对国王。

这个坏人一次次躲过了国王派出的杀手,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自己当上了国王。若干年以后,这个国家又出现了新的坏人。这个坏人之所以被定性为坏人,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反对国王。

这个坏人一次次躲过了国王派出的杀手,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多年的战争,最终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自己当上了国王。

可是,坏人又出现了,而且总是不断地出现。每一个国王都使用同一个办法去追杀坏人,而每一个坏人都使用同一个办法获得成功,成为新的国王。

后来,人们弄不清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因为唯一的标准掌握在国王手里,而国王的好与坏由自己说了算。后来,这个国家被强国所灭,留下了巨大的废墟,一部分在土地上,一部分在后人的精神里。

泥 人

有一个老头会做小泥人,他做了一个又一个,摆放在野地里,下雨以后全部摊在地上。他不灰心,继续做。终于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小泥人躲过雨水,活了下来,并且渐渐长大,成了他的传人。多年以后,这个会做泥人的老头在一场大雨中,溶化成了一摊泥土。人们这才知道,他不是一个真人,而是泥人的后代。

他死后,又过了许多年,他所做的泥人也老了。有一天,这个泥人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便剖开自己的胸脯,从里面取出一块土,做成一个小泥人。后来这个小泥人活了下来,成了一个新人。

老泥人完成了自己的传承之后,喝了大量的水,从内部把自己泡软,悄悄溶化在野地里了。他溶化的时候非常隐秘,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也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据说,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泥人的后代,他们活跃在生活中,生老病死,代代传承,与真人已经混淆了界限,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

匠 人

古时候,有一位年迈的书法家,白须飘飘,长可过脐。在一次聚会时,豪饮过后,兴之所至,抓起自己的胡须,蘸墨而书,狂草成章,令人拍案叫绝。后来,许多书法家纷纷效仿他,也都留起了胡须,但是这些人不是因为胡须太短,或是功力不足,很少有成就者。

这个用胡须写字的书法家,经过几十次生死轮回,前不久,出现在一次笔会上。他的胡子已经写秃,现在改用毛笔了。尽管如此,向他索字的人依然很多,有的人跟踪了几十代才得到这次机会,他们把会议室的门口都给堵塞了。我挤进去一看,书法家正在狂草,而他的经纪人已经收取了大量现金,其中还有冥币。

据权威人士说,这个辗转了几十代的书法家,早已不比当年,如今他已完全被金钱所驱使,成了一个平庸的匠人。

牧羊人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唱歌特别好听,有时羊群都忘了吃草,围拢在他的身边,听他唱歌。

他牧羊,从来不用鞭子。他走在羊群的前面,用歌声引领羊群。他唱欢快的歌时,羊群就随着他的歌声轻轻地舞蹈;他唱伤心的歌时,羊群就低下头去,默默地流泪。

他的名声在草原上传开了,许多人牧羊人都效仿他,用歌声引领羊群。当两个牧羊人遇到一起时,他们就合唱,歌声传到远方,引来了更多的羊群。当许多个牧羊人遇到一起时,便有了更大规模的合唱,歌声传到了天上,惊动了女神。女神听到了他们的合唱,来到草原上,聆听他们的歌声。

后来,女神也加入了合唱,并在草原上组建了牧羊人歌队。从此,女神就留在了草原上,与牧羊人结为夫妻,生育了许多孩子。

后来,女神的孩子遍布了整个草原,他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歌手。有时在草原的外面,也能听见他们的歌声。

梦游人

有一个梦游人,经常在有月亮的夜晚出游。他梦游的路线大致不变。因为他为了避免走错路,每次都是跟着自己的影子走。他把自己的影子当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一次,云彩突然遮住了月亮,影子消失了。他陷入了茫然,失去了方向,走到了不可知处。天亮以后,他发现自己走到了梦的外面。

没有月亮的夜晚,这个梦游人也并不总是走失。当他感到迷路时,就伸出一只胳膊把自己拦住,或者伸出一只脚,把另外一只脚绊倒,这样,他就会停下来,细细地辨别方向,然后向梦的深处走去。

有时,他在夜里奔跑,想甩掉影子,但影子像一个无赖紧紧地贴在他的身边。有一次他背着一条麻袋,想把影子装进去,但他忙活了半宿,无功而返。

终于有一天,这个梦游人走失了。有人在地上发现了他的影子,但没有找到他本人。

不死的人

有一个老头,决定把自己的生命过程倒过来,从老到小,重活一次。他得到了神的允许。

于是他又重新经历了自己的一生。他从衰老走向年轻,从结果走向原因。就像倒放的电影胶片,他回到了壮年和少年时期,看到了许多早已死去的人。

由于他的生命过程自己都已经知晓,所以他的生活没有一点悬念,他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幼年,直到变成母亲腹中的一个胎儿。

他越变越小,最后,他熄灭在母亲的身体里,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

多年以后,人们考察他的个人史,发现他来过这个世界,并且活了两次,却无法找到他的坟墓或者骨灰。因为他回避了死亡,成为一个不死的人。他从小到老然后又回到了小,使自己的身体原路返回,消失在生命的起点。他实现了不死而灭。

后来,有很多人要求重活一次或者多次,都被神否定了。神考虑到生命的尊贵,只允许人们生活一次,并且不可更改。为了纪念这个不死的人,有人设计了一种反向旋转的钟表,专门计算回溯的时间。

空缺一人

有一天,我坐在家里看电视,正在播出的一部电视连续剧里,有一个演员是我的熟人,我指着电视屏幕问他:“嘿,小子,你什么时候成了演员了?”他诡秘地小声跟我说:“嘘,别声张,我正在演电视剧,你跟我说话,我的台词就乱了。”

虽然他是小声说话,但由于这部电视剧是在播出的过程中,还是被细心的观众发现了。后来,有人给电视台写信,说某某演员在电视剧播出的过程中跟人聊天,缺少职业道德。为此,剧组专门向观众道了歉,并给了这个演员一次处分。

后来,在接下来播出的几集连续剧中,这个演员愤而出走,离开了剧情,因而每到该他出场的时候,屏幕上都有一处空白。导演为了说明这件事,每到此处,就在屏幕下方打出一行字幕,解释说:此处空缺一人。

三个糊涂人

有一个人,费力搬起一块石头,但他搬起以后就想起了一句古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他不想灭亡,无奈之下,他只好搬着石头,走了很远的路,才遇到到一个路人,他把石头砸在了这个路人的脚上。他因此而获刑。

在法庭上,他辩解道:我已经搬起了石头,既然不能砸在自己的脚上,那就只能去砸别人的脚,除此,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尽管他自认有理,但法官还是庄严地进行了宣判:“1.石头砸在了路人的脚上,石头犯了故意伤害罪,判处石头有期徒刑三年。2.搬起石头的人,犯了随意搬动自然物品罪。待石头三年刑满释放以后,限期将石头搬回原位。”

三年以后,被砸伤脚的人,由于仇恨这块石头,花光了毕生的积蓄,在石头的原址上专门修建起一座监狱,把这块石头囚禁在里面。他怕石头跑掉,从此就住在这座监狱里,亲自看守这块石头,一直到死。

一个又一个人

从前,有一个能人,练就了穿墙破壁的功夫,什么样坚固的牢笼都能穿透,没有什么能够囚笼住他。

有一天,他遇到一个老和尚。和尚问他,听说你什么样的墙壁都能穿透,那你能从自己的皮肤里走出来吗?

能人用尽浑身的力气,飞速奔跑,也没能冲出自己的皮肤。能人回到老和尚身边,抱歉地说,我可以穿透一切,但不能走出自我。

和尚笑了笑,说,你已经走出了自我。你走出了你的前生,到达今世,你还将穿过今世,走向来生。你将生生不息。从此,这个人幡然醒悟,不再穿墙破壁,而是努力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个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