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为何日本会成功

关灯直达底部

如果有人在1650年造访日本,可能会预测到日本将因滥伐森林最终沦落到崩溃的地步,日益增长的人口为日益减少的资源争夺不休,民不聊生。为什么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能够成功地采用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因而转危为安,而古代的复活节岛民、马雅人、阿纳萨兹人和现代的卢旺达(第十章)、海地(第十一章)却走向失败呢?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也就是第十四章将会探讨的: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什么是成败的原因?成败的关键在于哪几个环节?

一般人以为,中晚期德川幕府时代日本治林成功的原因如下:爱好自然、受佛教影响尊重生命、受儒家价值观的影响。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几个简单的短语并不能准确地形容日本管理森林的复杂性,因为它们既不能解释德川幕府早期滥伐森林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日本大肆耗竭海洋资源,以及掠夺其他国家资源的行为。实际上,日本育林的成功部分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优势:有些环境因素我们已经在第二章讨论过,比如复活节岛等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森林极易被砍伐殆尽,而蒂科皮亚和汤加等岛屿的森林却一直茂密繁盛。生活在后者的岛民们受上天眷顾,生态环境强韧,树木再生速度快。而日本也像这些岛屿一样,降水丰富、土壤年轻,而且火山灰落尘和来自亚洲的沙尘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这些都是树木再生的有利条件。日本育林成功还与其自身社会有关:日本没有山羊和绵羊,因此不存在过度放牧、破坏山林的问题;其次,德川幕府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内战,因此对马的需求大量减少;再则,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肥料,因此减轻了森林的压力。最后,日本社会虽然利用牛、马作为役畜,但是为了解决滥伐森林和草秣减少等问题,这些牲畜的数量还是渐渐减少,农民们改用铁锹和锄头等农具来耕作。

其他原因还包括日本社会各阶层无论贵贱都意识到,长期保护森林能带来很大的好处。对贵族精英而言,幕府将军平定天下后,社会繁荣稳定,无内忧外患,他们希望自己的家族能一直统治日本,事实上,德川家族确实统治了250年。因此国家和平、政治稳定,以及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自信,大大鼓励了幕府将军为国土做长远的投资和计划。相形之下,马雅国王、海地和卢旺达的总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无希望继承自己的位子,甚至不清楚自己能在位多久。除此以外,日本社会种族和宗教的同源性高(至今仍是),不像卢旺达、马雅或阿纳萨兹社会种族间分歧很大。最后,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相当孤立,既不与外国通商,也不向外扩张,显然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下去,不可能掠夺他国资源为己用。同样对平民百姓而言,社会太平安定,人民遵纪守法,自然不会去抢夺邻居的木材。由于社会稳定,又不受外来影响,因此日本的贵族和农民都深信未来就像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未来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的农民,一般都希望将土地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越来越多拥有林地的人都愿意对森林进行长期投资,有的是期待子孙会继承森林的使用权,有的是因为租期长故愿意做长远投资。很多村子将公有林地分割成若干块,租给不同的农民们,以此避免第十四章将会讨论的“公有地的悲剧”。村子里还有一些林地受制于木材供应条约,这些条约早在砍伐之前就已签订。至于政府林地,则是政府与村子或商人们商议签订长期合约,由后者来经营管理。以上种种政治和社会因素,使得将军、大名和农民都为各自利益全心致力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就像明历大火以后,大家都意识到短期内耗尽森林资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当然,即使人们目光长远,也不一定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常常他们更偏重于短期的目标,因此就会做出对短期和长期都不利的事。这就是为何人生和历史要比化学反应来得复杂,而且难以预料;也是为什么本书并不鼓吹环境决定论。领导人不仅要积极应对眼前的危机,而且要能够预见危机、当机立断,施行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改变社会的命运。同理,人民大众采用由下而上管理方式时,也要具备积极果断的态度。幕府将军和蒙大拿那些为了泰勒野生生物保护区而努力的朋友,分别为两种管理方式的典范,但共同点是追求长远的目标,造福于大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