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12.9 例外原则

关灯直达底部

当一条法则或规则不是总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能用它来做什么?在我们发展“积木拱门”的统一框架时看到过一种方式,就是不断改变它以适应新的例子。但如果已经这样做了,还是有例外不能适应它时该怎么办?

例外原则(The Exception Principle) :篡改一条几乎总是有效的规则很少有什么意义,积累一些具体例外来对其进行补充是更好的办法。

所有儿童都会了解鸟会飞,在水里游的动物是鱼。所以当有人告诉他们企鹅和鸵鸟是鸟但不会飞,或者鲸鱼和海豚在水里游但不是鱼时,他们应该怎么办呢?当儿童遇到不再有效的统一框架时该怎么办呢?根据例外原则,不应该太草率就更改它们。我们不应该期望规则是完美的,而只能说什么是典型的。如果为了让每个例外都能被包含在内就去调整规则,那么我们的描述将会变得太累赘,无法使用。先从“鸟会飞”开始,然后改成“鸟会飞,除非是企鹅或鸵鸟”,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如果继续追求完美,那你的规则就会变成可怕的东西:

鸟会飞,除非是企鹅或鸵鸟,还除非它们死了,还除非它们翅膀受伤了,还除非它们被关在笼子里,还除非它们的脚被埋在水泥里,还除非它们经历过可怕的事,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能飞了。

除非我们把例外区别对待,否则它们会破坏我们试图形成的泛化。想一想为什么关于鱼的常识性理念这么有用。它是对一类事物一般信息的积累,这类事物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有某种特定的流线型外形,通过各种各样的鳍状器官来蠕动身体和扇动水流。然而,生物学家关于鱼的理念就非常不一样,他们的理念会更多地涉及这些动物的起源和内部机制,因此强调的方面在视觉上就没那么明显:如果鲸鱼有肺而鳟鱼有鳃,那它们就属于不同的统一框架。儿童在听到鲸鱼不是鱼的时候会感到困扰,因为相对于起源和机制,他们通常更关注用途和外表。他们更有可能像这样分类:

那些动物是做什么的?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好捉吗?它们危险吗?它们有用吗?它们吃什么?它们味道怎么样?

像“鱼”这种普通词汇的能量来源于我们如何让它们同时跨越这么多意义的世界。然而,为了达成这一点,我们必须能够容忍很多例外。我们几乎没有发现过不存在例外的规则,除非是在某种特定的人造领域中,比如数学和神学从一开始就缺乏有趣的不一致性。但要小心,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意图错当成已经发现的自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完美的法则所面临的风险就是根本找不到任何法则。只有在科学领域,各种例外都必须被解释清楚,付出这种代价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