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13.2 边界

关灯直达底部

天空是不分南北的,人们在自己的思维里进行了划分,之后就相信这是真的了。

——佛陀

什么是创造性?人们怎么获得新的理念?许多思想家都一致认为秘诀就是找到“新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我们刚才已经看到如何利用“主体-支撑”概念来重新构想某些空间形式,很快我们将会看到如何用强度、容量、原因和链条等方式重新构想。但我们首先还是要再仔细看看如何通过让那四种不同的拱门都符合“由两个支柱支撑着的一个东西”来让它们看起来都一样。在单体拱门的例子中,我们是通过想象某种实际不存在的边界来实现的:它把一个单独的客体分成了三个。

然而在处理塔形拱门时,我们的做法正好相反:我们假装某些真实存在的边界不存在。

把三个不同的事物看作一个,又把一个看作三个,这种对待世界的方式是多么随性啊!我们总是在改变边界!手肘从哪里开始或结束?什么时候青少年变成成年人?海洋什么时候变成海水?我们的思维为什么不断画线来组织现实世界?答案就是:如果不制造这些思维建构的边界,我们根本不会看到任何“事物”!这是因为我们看什么事物都很少能两次看到的完全一样,几乎可以肯定每次我们都会从某种不同的角度来看,也许近点或远点,高点或矮点,光线的颜色或亮度不同,或者是背景不同。举例而言,看看同一张桌子的两种外形。

如果用实际的线条和表面来描述,这两种外形完全不同,但如果用主体和支撑来描述,则完全一样。

如果思维不能够丢弃每个画面中对其呈现目的不重要的内容,我们就永远也无法学会任何东西。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记忆和外表很少能匹配,那么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什么都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