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26.3 句子-框架

关灯直达底部

人们通常不会说出所有他们试图传达的思想,因为说话的人力求简洁,所以省去了既定的假设和不重要的信息。概念处理器会在一个句子或更长的论述中搜寻填充空位所需的特定信息。

——罗杰·尚克

我们几乎还没有开始研究思维如何理解最简单的儿童故事。让我们再看一次那个聚会故事的开头。

Mary was invited to Jack’s party.

(有一次玛丽受邀参加了杰克的聚会。)

这句话多么不可思议!仅仅六个单词却表达了多少内容啊!介绍了两个人物,而且很快都被安排了明确的角色。我们了解到很快会有一次聚会,杰克是主人,玛丽是客人,因为玛丽接受了邀请。我们还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过去。

这六个单词还透露了更多的内容。我们可以预期故事的焦点是玛丽的活动而不是杰克,因为“玛丽”是第一个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词。但要实现这一点,叙述者必须使用一种娴熟的语法策略。正常情况下,英语句子开头的短语描述的都是负责某一行为的“行动者”,而我们通常会用一个简单的Trans-框架来表述这一点。

在这个“主动动词”的句子-框架中,动词被夹在两个名词之间,第一个名词描述的是“供给者”,第二个描述的是“接收者”。然而,如果讲故事的人真的用了这种主动形式的句子-框架,就很有可能误导听众,让人以为杰克将会是故事的中心人物,因为他是第一个被提到的人。幸运的是,英语语法还提供了备选的句子-框架,在这种框架中,“接收者”第一个被提到,而且根本不会提到“供给者”!

听懂了的听众是如何探测这种“被动动词”式句子-框架的呢?有些语言智能体必须注意动词是如何被夹在“was”和“-ed”之间的。一旦这种次级框架被识别出来,语言智能组就会重新把第一名词玛丽分配给“接收者”终端,而不是“供给者”终端,于是玛丽就被表述为收到邀请的人。为什么我们不需要说供给者是谁呢?因为在这个例子中,听众可以默认假定。具体而言,“杰克的聚会”这一表达激活了“聚会邀请”框架,在这种情形下,一般是主人或者主人的家长来邀请聚会宾客。通过这种唤起熟悉框架的方式,我们可以用很少的词就说出大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