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 »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全文在线阅读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13 时间 倒着走的人生

关灯直达底部

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们先来看一篇网络转载的文章。

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我巴不得赶快大学毕业好开始工作;接着,我想结婚、想有小孩又想得要命;再来,我又巴望小孩快点长大去上学,好让我回去上班;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死了。

对普罗大众而言,他看到的是“启示”(活在当下),但对小说创作者而言,我看到的是“时间”。

起初→随后→接着→再来→之后→现在:依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情节,也就是文学或戏剧中常说的“顺叙”。

现实人生中,时间只有一种走法,那就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但在小说里,时间可以倒着走,前滚翻,后空跳……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

就像某些竞赛,分成有难度限制的指定动作,以及无难度限制的自选动作。小说时间的叙事手法也可以粗略分成这两大类,今天我们就先来谈谈时间叙事的基本功: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很容易理解,前面已经提过。“倒叙”也不难,就是后发生的先说,说完再回头说先前发生的事。“插叙”则有点类似一个顺叙加上若干个倒叙,也就是在叙述某一件事时,频频插入相关,或待说明,或先前发生过的情节内容。

虽然,顺叙、倒叙和插叙是小说时间里,蹲马步之类的基本招数,但只要运用得宜,一样可以写出不朽的作品,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小说开头,背着红色背包的少年在山区公路寻找旅店,找着找着,突然见到一辆载满苹果的汽车。少年上前攀谈,并顺利坐上了车,然而车子没多久就抛锚了,但司机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时前方来了五个骑自行车的农人,问少年车子里是什么之后,便开始一箩筐一箩筐地把苹果搬走。少年见状,一边阻止农人,一边喊着、叫着,提醒在附近跑步的司机。但农人不止不听,还把少年打得鼻青脸肿,才满意地走了。

令少年不解的是,当司机回来看到苹果被偷了,非但不生气,还对着少年鼻子的伤口笑了起来。这时,前方来了更多人,这次他们不只把苹果全部搬光,甚至连汽车玻璃、轮胎都拆下来带走了。

少年大骂“强盗”,奋不顾身扑上前去,想阻止他们,却被打得瘫在地上。

最后,倒在地上的少年看到难以置信的一幕:司机手里抱着少年的红色背包,跟强盗坐同一辆车走了。临去前,司机还对着少年哈哈大笑。

如果故事结束在这里,那么《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过就是一篇关于涉世未深的少年被坏人骗了的悲惨小说。

但小说家在这里转了个弯,让遍体鳞伤的少年爬进只剩空壳的汽车里,这时天色已经全黑了,什么都看不见的少年回想起一件往事。

倒叙开始了……

一个晴朗的中午,刚从外头玩完回来的少年,看见父亲正在屋里整理一个红色背包。

少年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少年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他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少年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故事结束在少年欢欢喜喜地背起红色背包,想要认识外面(成人)的世界。

注意到了吗?顺叙与倒叙之间,两者的故事虽然一模一样,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却大不相同。顺叙的故事,在结局处关注的是少年的悲惨遭遇,但到了倒叙的故事,结局的关注点却转移到少年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于是“十八岁出门远行”成了一则隐喻,隐喻成人世界的失落。

仅仅一个时间的分岔,小说便头也不回地往平庸和不朽两条大道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