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神贯注的方法 » 全神贯注的方法全文在线阅读

《全神贯注的方法》CHAPTER 7 亲临现场

关灯直达底部

很多人都过于关注实现目标的那一刻,这个很正常,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心理。问题在于,现代生活把这种心理放大了,它会让我们内心无法平静,甚至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妨碍我们实现目标。每次接受采访时,总会有人问我:“为什么我总是不愿意活在当下呢?为什么我总是渴望体验目标实现的那一刻,而不愿意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呢?”

仔细想想,结果导向心态是我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就形成的本能。在远古时期,如果我们的祖先不能在24小时内捕获一只动物,他就要忍饥挨饿。此外,实现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来源。试想一下,如果在设定目标之后,我们根本不关心何时能实现它,那设定目标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我想说的是,实现目标并没有错,问题是今天的我们过于追求实现目标,以至于我们想在一天之内做太多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发明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但这些工具问世之后,我们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忙碌。我们总是想要尽快完成太多事情:尽快完成那份报告、赶紧去超市购物、马上去幼儿园把孩子接回来……甚至还希望这一天快点儿过去。

但是,“全神贯注的练习”是没有终点的。你可以从今天开始练习,但这项练习永远没有终点。大多数人一听到“没有终点”这四个字就有抵触心理,甚至有些害怕。这个我很能体会,记得40岁那年,当医生告诉我:“从今以后,你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我立刻感觉“这种日子估计只有到我死那天才算结束了”。

但这种感受就像那个著名的哈佛心理实验。一位哈佛心理学教授拿出一幅图(图表2),让学生们看这是什么,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位老妇人,大大的鼻子,头上裹着围巾;而另外一群人则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位年轻的美女,头上插着根羽毛,身穿黑大衣,正在侧脸往后看。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关键是观察者的视角不同。一旦你从中看到一位美女,每次看到它,你就会觉得画中人是美女。全神贯注也是如此,一旦你开始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都全神贯注,你就会体验到它的美妙,就会爱上它。每一次练习都能让我们进步,让我们学会专注眼前的工作,直到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能全神贯注,沉浸于其中。记住,真正的完美是没有极限的。

图表2

真正让我们纠结的,是犯错感。错误会让人联想到失败。没有人想犯错,人们都认为错误是糟糕的,不应该的。在我看来,“错误”这个词本身就不应该存在。我们所说的“错”,其实只不过是一件使我们进步的工具罢了。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错误,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按照传统观点,错误是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东西。但我认为,一旦把“错误”看成指路牌,我们就可以沿着它所指的方向找到自己想要的宝藏。只要稍微改换视角,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当然,我这里所说的错是指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偏差,而不是那种致命的疏忽(比如把装满子弹的枪拿给孩子当玩具)。

有件事对我人生影响非常大。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高尔夫球手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她克服比赛时的一些心理障碍。她告诉我,虽然还只是业余选手,但她也先后参加过很多比赛了,并被认为是这个州最出色的业余选手之一,可一旦哪一杆打得不顺利,她就会心慌意乱,并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发挥。一般情况下,她参加的比赛是不允许带球童的,所以她只能自己携带所有装备,当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球场上遇到不顺时,她也必须独自面对。

第一次见面,我们就把目标确定了:帮助她打好一年后要举行的资格赛。如果能打好资格赛,她就能参加更高一级赛事,甚至参加专业比赛。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陆续见了很多次,讨论该如何克服她在出现失误时的负面心理。资格赛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组委会宣布这次比赛选手可以带球童,于是她请我做她的球童。在赛前练习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挥杆时有些紧张。她本应该放松下来,才能发挥最佳水平,但事实上,她好像是故意在犯错。

第一次发球,球就偏离了球道,向右前方飞去。这可不是她的水平,这次失误让她的信心开始受挫。刚开始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明显能感觉到她开始有情绪波动,不想再给她添乱了。她为这场比赛做了很多准备,但比赛刚开始就状况频出,这让她有些方寸大乱。到了大概第六洞时,她似乎已经毫无胜算了。更加讽刺的是,我觉得我的出现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要是我不在场,她反而可以发泄一下情绪,说不定事情还会有转机。我知道,我必须做点什么了。

一边往前走,我一边问她,为什么要请我做你的球童呢?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觉得,如果你在我身边,当情况出现意外时,我就能想出应对办法。”这个开头不错,于是我接着问:“那现在你想出什么应对办法了吗?”她直愣愣地瞪着前方说道:“汤姆,说实话,我什么方法都试了,还是不对劲。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如果我没记错,你是希望当比赛出现状况时,我能帮助你克服你内心的慌乱。这一年来,我们讨论过各种应对方案,但要想实施这些方案,你必须亲自实践,必须把心思放在眼前的比赛上。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在雨中挥杆,那就找个下雨天;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应对大风,那就找个大风天;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在情况不利时战胜自己内心的阴影,那你就要全心应对眼前的比赛,现在就是你战胜自己的机会。你刻苦练了一年,就是为了能有机会面对自己。所以不要太在意比赛结果。这不是什么事关生死的大事,输赢无所谓。但它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可以证明自己能战胜自己。证明自己吧,让我看看你的水平。”

她一直都在钻牛角尖,所以才陷入各种纠结的情绪里。但一旦换个角度,开始把眼前的挑战看成机会时,情况便立刻开始反转。好像有人突然摁下了开关。人、球杆、球、球道都没变,只是稍微转变了一下视角,一切都就变了。她变得信心满满,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次挥杆,并最终赢得了比赛。后来她告诉我,比赢得比赛更加重要的是,那天比赛结束,当她离开球场时,她感觉自己学到了一项在未来可以帮她战胜一切的技能。

这个故事说明“亲临现场”的重要性。在运用我在本书谈到的任何技巧时,一定要记住,这世上没有所谓的“错误”,任何偏差都只是路标,你只要按照它指示的方向不断改进自己就行了。如果你告诉自己:“我想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那样我就会很幸福。”那恐怕你注定会失败了。你可以不断改进,不断优化,但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练习,它永远没有尽头,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但只要在你走神的时候,当你感觉自己没有全神贯注时,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够提醒自己,那就可以了。

说起来有点讽刺。当你刚踏上这条路时,你的水平很低,但你会给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你会想要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但随着你水平提高,你的期待反而会越来越低,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越来越符合实际。随着水平越来越高,你的大脑开始越来越平静,你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怡然自得,你对自己、对你的生活、对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当然,我很清楚,长久以来,周围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有拼搏,那就说明你没尽全力,你就不会有前途。这是典型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综合症。但我本人多年的实践证明,事实恰恰相反。每当我感觉在拼命挣扎时,我就知道哪儿一定出问题了,我没有全神贯注。而当我回头再看那些我当时认为是错误的事情时,我发现自己的看法变了,至少我不再为那些事感到遗憾。它们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路标,在告诉我该在哪儿拐弯,在哪儿掉头,该怎样前行才能到达我要去的地方。当我能更加专注地生活时,我发现,所有压力都烟消云散,我随时随地都能沉浸于眼前的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心应手,人生真是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