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读者 » 越读者全文在线阅读

《越读者》后记

关灯直达底部

在韩国釜山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级任导师给了我一份很特别的作业──她要求我每天写一篇作文或日记交给她。

每天交一篇作文,对一个小三的学生,真成了头痛问题。很快就挤不出东西,但随便写两句“今日无事”当然也过不了关。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个解决之道。

我在家里找到一本父亲的书。书纸黄黄的,字都是横排的。书里按各种主题,整理收录了许许多多文章。从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到悲欢离合,从抒情到论述,从人物描写到山水花草,各式各类的文章都有。每篇文章后面的括弧里署一个人名。于是我就每天找一个主题,偷偷更动一些地方,“临摹”起来。

那真是一本秘笈。如此这般,靠着秘笈,我熬过了这一年的功课,也得到了一本书的奖励。

我偷偷临摹的那本秘笈的书名现在不记得了,但是随着年岁长大,却逐渐知道那些括弧里所署的人名代表了什么:鲁迅、冰心、林语堂、胡适、周作人……

那本书后面,印了一个CP的标志。只是,对那个釜山华侨小学的孩子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因为这一本书而起了微妙的化学作用;他也无从想象,这些化学作用,将来有一天会给自己和那个标志所代表,叫作“商务印书馆”的公司,带出另一段缘分。

所以,在这篇《后记》里,我不能不感谢一些人。

侯长兰老师,她让我在小三的时候有了那么一份奇妙的作业。作业做到今天,我还在做得很开心。

马荣义,她在一九九○年送了我一本加了六祖惠能口诀的《金刚经》。如果要选一本“荒岛之书”,陪我直到永远地守在一个荒岛上,我很高兴有这一本书。

汪益,在一些相持不下的争执后,介绍我读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激起我思索“如何寻找一本书”,以及其后七年里的许多事情。

这些书都在一些关键时刻帮我在墙上画出了一道门户。

在仓促的情况下同意为这本书做插画的张妙如,让这本书多了一份原先没有的感觉,在此表达谢意。

要感谢洪兰教授所写的序,她从没有停止过对阅读的推广。

吴继文为这本书所写的序,让我意外地了了一段公案。

王强、朱敬一、何英超、孙大伟、张大春、陈浩、陈昭珍、曾淑贤、张隆溪、赵学信、刘苏里、韩良露、蔡志忠等诸位先生在百忙中,或是提出建议,或是和我有频繁的书信讨论,让我有所调整,也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要致谢的还有张士勇。她在这本书书名还没决定之前就设定的开本和美术型式,正好符合后来越界阅读这个题目。编辑Winnie配合一个麻烦的作者,辛苦之处也多谢。

最好的结束,应该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这本书,我曾经以为是六年前提出Reader Takes All. 的概念时,就已经决定了方向和内容。但是很快就发现不然。方向和内容,是不同的两件事。我必须经过六年的摸索,然后才在最后的八天里写成初稿。

我知道这些都将陪伴着我踏上一个新的旅程,这让我感受到一种心情微微波动着的欢喜。

在我即将踏上新的旅程之前,且让我也祝您,我亲爱的读者,在阅读的密林里,您也旅程愉快。

附录:两位老师的来信

这本书的书稿,我还请两位教师看过。其中一位我认识多年,一位素不相识。

我从这两位老师的回信中摘录了片断在这里,并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继续到我们的网站www.netandbooks.com上参与讨论。

一位中学老师的来信:

如果,您要问我对现阶段教科书和学校教育的看法,我认为,有极大改进的空间,但有极小改进的可能。

以国文而言,应该最是可以广伸触角的科目。

但是,以升学取向的名校,多半会以书商的参考书,如:“历届基测阅读测验”、“一百天增进阅读能力”之类的短文测验,作为提高学生阅读“广度”的速效良药。说穿了,这只是另一种学校喂食的补品。

而偏远地区的学校,状况更为不利。

您在书中提到的:“小学时培养识字能力……”,对文化不利的孩子们来说,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您在教育界,将会非常讶异有那么多学生读到中学,别说变成了第二类文盲,仍是第一类文盲的亦大有人在。)

在这种状况下,程度较佳的学生忙着吸收参考资料,对校方给的各项补品如鲠在喉,岂有余暇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而程度较差的孩子,连维生素都吞不下去,遑论其他阅读世界中的美食、蔬果等等。

另外,虽然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知道广泛阅读的重要;校内的教师,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但是,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服膺教科书。因为,按照教科书上课最轻松,亦最没有风险。(现在的书商都附有备课用书。面对程度较佳的学生,教师仍需自己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但对程度差的孩子,教师的备课用书就成了不败的葵花宝典!至于它砍掉了什么重要的资讯,已不是教师的考量范围了)。

服膺教科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教师还是认为中学教育是扎根的教育。并非每一个人都认同这是阅读的“维生素”;更多人深信这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石,是获得基本能力的砖块。鲜少教师会拿砖块砸自己的脚,也鲜少教师会在砖块尚未砌好时,就插上其他课外阅读的花花草草。

一位小学老师的来信:

我就想做个图书馆员,而且,是儿童图书馆员,因为我发现我身边很多朋友不用图书馆是他们不知道图书馆这么好用,因为我们一路的学习并没有纳入图书馆利用教育课程,然而大人都很忙,我想就从小孩身上下手吧!我兴致勃勃地盘算我未来的规划,但晴天霹雳的是:我们国家不用专业的儿童图书馆员、学校图书馆员,我纵有满心的理想,但没有施展的空间。我民国79年毕业是这样,现在民国96年了,情况依然。

二○○二年,我有机会应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之邀,赴港分享我在班级阅读经营的种种。我很羡慕的是,香港在回归之后,他们体会阅读教育的重要,他们要把阅读纳入学校课程,第一件事就是先在学校图书馆里摆上个专人,专责该项业务,不管政策如何摇摆,总有个人用心在这事上,借用您的阅读饮食譬喻,厨房总也得有个厨师吧!而我们呢?我们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我是指中小学)若能像个书库已经算不错了,何况专人负责?而这缺点就是当教育部长疾呼阅读重要时(只可惜曾志朗仅主政短短两年),大伙儿一窝蜂拼业绩,待风声过后,个人又忙个人去了!我想问的是,我们台湾真的穷到请不起学校图书馆员吗?同是华人世界,为什么香港能、新加坡能,我们就是硬不把这当一回事呢?……

再说说老师的立场吧,我是高年级的导师,我期望将阅读规划融入学校课程中,但这势必挤压到复习考试时间,我还是考试的,只不过就月考前的复习,但家长显然相当不放心,他们要的就是分数,从台北到花莲,我总要花上好多工夫去说服家长。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况且如此,我不敢想象中学生老师该如何挡这股洪流。事实上,认同将阅读带给孩子的中学老师是有的,但面对升学挂帅的现实总不免气弱,几次和中学老师们分享的经验,总叫我颇有股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我真不知我们要如何挡住家长只要我们喂维生素和类固醇给孩子的压力?我多么多么期盼您这本书能唤醒更多家长们放弃这些自以为是的坚持!但我更期望的是,相关部门能体认到,该是给我们孩子阅读课程的时候了,还有,考试也不该只是检视答案的标准与否,更该有所申论,让孩子展现想法……我好像把您给当教育部长了,有些不知所云,我只是想说,阅读就是要给时间,孩子每天每天考成那样,我也真不知该如何说服家长让他们把时间释放给那些可怜的小孩?

一位大陆教师的来信:

我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就我所见的学生为例,情况不很乐观。

一部分学生,不敢大吃。在他们身旁一边坐着教师,一边坐着家长。大多数教师偏好主食――教材。他们希望学生捧读教材,心无旁骛;如果有闲,最好就埋首教辅,题海漫游。家长最关注的自然是升学,与升学无关的书被斥为“闲书”,大多是不许孩子看的。如此形势下,学生自然只好捧定饭碗,虽然心有旁骛,但也不敢伸出筷子去。

另有一部分学生,是不能大吃!不必讳言,眼下学生课业负担甚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学校里难有亲近“美食”、“甜食”的机会,而狂咽“主食”的结果就是回了家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既便有些师长开明睿智,任学生挑选食物,大快朵颐,但,他们又哪来时间和好胃口!

如此惟教材、教辅是读,后果堪忧。

后果之一,就是搞糟了胃口。只吃主食,日久生厌在所难免!其中有些学生,由厌主食而至厌食,由厌教材而厌学业,厌阅读;一旦升学成功,从此于书敬而远之。而有些学生,由厌倦主食,逆反而成偏好甜食,任性胡来,视甜食甚至零食为主食,如此常年下去,不得胃病才怪!

后果之二,当然是营养不良。只知荀况,而不知孙卿;只知“家春秋”,而不知“随想录”;只知鲁迅,而不知梁实秋;只知回答问题,而不知发现问题;只知考试,而不知做人。等等。其恶果不但在日后高校深造、工作事业中一一尽显,即便在眼下考学中也比比皆是。学生抱怨作文难写,教师抱怨作文难教,家长忧心于孩子作文总提不高,即是恶果表现之一。

如郝明义先生所言,其实就人身心健康而言,主食重要,而美食、蔬菜水果、甜食,也不可或缺。博览群书,看得多,才能站得高;越界而读,天地大,心胸才不俗。说到这个,古人颇有经验之谈。杜工部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博览、“越读”于写诗的重要意义。明翰林学士宋濂勤奋好学,年幼时依靠“借书”“笔录”“遍观群书”。清代学者汪琬在《传是楼记》中写:“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等等。

道理自明,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其实岂但学生偏食厌食而营养不良,为工作事业奔忙的人们中,不能越读、不作越读者也大有人在。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还得将眼光由脚下移向前方,越过眼前的障碍而望向更远,静下心绪,拒绝干扰,为长远计,为身心健康计,享受大餐。这才对得起我们的时代,对得起这份阅读的盛宴!

作者范飚,上海中学本部语文教研组组长

不论您是什么身份,对阅读有任何想法或意见,

欢迎上网到

www.netandbooks.com

我们常常听到“柏拉图式的爱情”,所以应该好好了解柏拉图对爱情的升华,到底有什么样的阶段说明。

政治人物对阶梯的影响

在阅读的七道阶梯上,第四道“学习欣赏社会制度之美好”,极为重要,是上下各三道阶梯的分水岭。

在这一道阶梯上,政治人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曾国藩所谓:“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正是这个意思。

台湾近年政治人物的种种行为,不但破坏了我们“学习欣赏社会制度之美好”的可能,也因为社会制度建立不起来,所以很难欣赏在同一社会制度之下,与自己思想及行为相异的行为之美。

这时,大家容易注意到的行为之美,不是集中在一些财富及企业经营成功的人士身上,就是只能接受一些越单纯越好的人生光明面鼓励。

清末民初,虽然西方文化来得突然又全面,然而当时许多受过中国传统知识架构训练的读书人,探索起西方历史与文化,另有上手之便利。

今天我们看来已经全面生活在西方文化之中,可是对不论中西文化、历史及知识的理解,都可能是极为零碎的。

要不就得掌握丛林的全貌,要不则得像最原始的人,饿死于最丰足的食源之前──因为没有通往食源的路径。

有可能因为自己身体可以活动了一些,还以为这就是自由了。却不知道我们只是换了个坐姿与方向,继续盯着火光映照在墙上的影子。

有了阅读的第一桶金,加上网络上的资源与工具,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像哈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一样进修。

要像博士候选人一般自修,需要注意之处

我就这个题目,请教了曾在哈佛大学修得博士学位的张隆溪教授。

张隆溪的说明如下:

1. 美国大学博士生先有必修课,每一课都有一定学分。修完这些课程,得到足够的学分之后,先通过总考(general examination),然后才有资格写论文。

2. 博士研究不像大学本科那样处处要老师讲授,而必须自己独立研究。当然,有指导教授指点(不是全盘讲授)也很关键,可以少走弯路,尽快尽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3. 写论文希望指导教授指点的,首先是有关题目的方向是否合适,有哪些重要参考资料必须知道,论文的结构和阐述是否恰当等等。(论文题目选择请参考另一个Box。)

4. 一个好的指导教授应该是某一学科和领域的权威学者,了解该学科和领域的研究状况,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具体题目不一定是他当时最了解的东西,但在大方面他可以掌握,在方向上可以指导,而且以其思考批判的能力,看出研究生所写论文是否论证合理,是否站得住脚。

5. 因此,今天的自修者如果要期许自己像一个博士候选人一般研读,可以透过网络,设法了解哪些书是某一研究领域的必读书。有了这些相当于必修学分的基础后,再定出自己的研究主题。虽然没有正式的指导教授,但是可以从网络上查到哪些学者是该领域有影响的人。阅读这些学者的著作,以及其中讨论到的其他著作,一个用心又有方法的自修者,完全可以找到足可替代那些指导教授的阅读资源。

Allen Newell 整理的博士研究方向

亚伦.尼维(Allen Newell),一位已经过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脑科学教授,就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整理出以下的选择:

Opens up new area 展开新的(研究/知识)领域

Provides unifying framework 提供统合的(研究/知识)框架

Resolves long-standing question 解决长久存在的问题

Thoroughly explores an area 彻底探索一个(知识)领域

Contradicts existing knowledge 对现存的知识提出反驳

Experimentally validates theory 通过实验性的尝试为理论提供验证

Produces an ambitious system 创造一个宏大的(知识)系统

Provides empirical data 提供经验式的数据或资料

Derives superior algorithms 推导出高效能的运算法则

Develops new methodology 发展出新的方法论

Develops a new tool 发展出一个新的(研究)工具

Produces a negative result 提出一个否定性的结论

有关博士研究的资料,可参考网页:http://www.eecs.harvard.edu/~htk/thesis.htm

个人知识架构大处着眼的例子:Propaedia 主题百科

《大英百科全书》从一九七四年的15版起,除了过去的“小百科”、“大百科”之外,新加一册“主题百科”(Propaedia),并且名之为“知识的架构”(Outline of Knowledge),其意图及作用,都是一个想要从大处着眼,了解知识架构是怎么回事的人,所不能忽略的。

由艾德勒(又是他)所设计的“知识的架构”,分为十个知识“领域”(Part),其下再分若干“部”(Division),其下再分若干“科”(Section)。每个“科”罗列许多条目,并建议读者应该去查阅“小百科”和“大百科”的哪些词条。

这个设计的重点,是为了弥补现代百科全书按字母顺序排列词条后,读者对知识的了解,主要在词条的细分,而失去了对词条所属的知识领域有所了解的机会。简言之,避免见树不见林的风险。

“主题百科”虽然说是为了提供另一种查阅知识的方法而设计,但也看得出来他们想要示范,一个人可以如此把宇宙间的知识尽收眼底的雄心与巧心──这十个领域不是以线形而是以圆形来排列,如此十个领域首尾相生,又不分首尾,每个领域都可以居于圆心而又相互众星拱月,道尽知识的特点。(参见左下图)

对我而言,虽然使用网络版大英百科极为方便,免去我为一个个词条而移动之苦,但是因为这一本“主题百科”,而让我觉得我还是需要有一套纸本的百科全书。如此大开本的百科全书,每摊开一个跨页都让你的视线享受到最大的俯瞰感,刺激你记住这所有的知识架构可以如此一手掌握,这是目前我善于精准细部搜寻的手提电脑所没法满足的。

“主题百科”的十个知识领域是:1. 物质与能量;2. 地球;3. 地球上的生命;4.人类 5.人类社会;6.艺术;7.科技;8.宗教;9. 人类历史;10.知识的分支。

个人知识架构小处着眼的例子:相思李舍的咖啡

国父纪念馆附近一个巷子里的“相思李舍”,我每次介绍给外国朋友的时候,都会强调这里有全亚洲最好喝的咖啡。老板李威德,从原来的专业建筑师转行成味觉达人,有一套从小题目上建立自己知识架构的方法。以下摘录自《阅读的狩猎》:

Study 1:我决定学咖啡之后,就戒掉以前一天喝一瓶的威士忌,然后把咖啡、茶、红酒三样东西一起学起来。之所以要如此,是想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咖啡。这种交叉瞄准的方法很有助益。

Study 2:不断明查暗访哪里有人懂咖啡。要了解咖啡的生豆、烘焙、萃取、保存,各找一个人。但是,人家只能指一个方向,一个很大的方向。实际的路总要自己去走,去琢磨。等自己对咖啡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体会之后,还要再找一个印证的人。

Study 3:去书店。看入门书,二十本取一就不错了。所以看四十本书,找得到二、三本真正可用的书,就够了。咖啡机器的型录(Catalogue)也要读。再有就是参加国际咖啡协会,接触真正专业人士看的书。如果需要一些冷门、生僻的资讯,就要上图书馆,或托人到国外买书。

Study 4:看书要看一本书的作者如何用全部的生命投入。要读到人家的心,要用更简单的方式。有时候拉开一段距离,反而可以拉近。

Study 5:对于书籍或别人所提到的东西,我会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总要用真材实料做实验、验证后才算数。比如书上说摩卡咖啡有五种芳香族群,可是一开始我找不到,于是开始一个不断失败、不断实验的路程。煮三分钟不对,煮二分五十七秒不对,那就要不停地煮。

Study 6:早期自己觉得懂了咖啡之后,埋首在800种香味中,滔滔不绝地向顾客介绍,觉得真是过瘾。现在,我讲咖啡只讲三件事:咖啡应该是透明的红色,不苦,不酸。人人都可以判断。

一个能充分掌握时代特色的越界阅读者,不论是他可能创造的财富,还是他单纯身为读者所能享受、实现的人生,都会远远不同于其他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