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全文在线阅读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日渐荒芜的“文学森林”

关灯直达底部

以前的小说家也是文化大师

以前,小说家也是出类拔萃的文化大师。幸田露伴便是个中典型。例如,在题为《一国之都》的论文里,他探讨了一个大问题——东京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的都市?他在汉学和日本文学方面的修养,还有世间普泛知识的渊博程度,简直高人数等。

再比如,夏目漱石也是精英人物,森鸥外也拥有足以代表日本的才智,所以他们才被称为“文豪”。谷崎润一郎的修养之深,同样人所莫及。还有距今较近的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石川淳等人,无一不是文化大师。他们的作品辉煌璀璨,能令读者为之目眩神夺,不禁惊叹“一个人怎会懂得这么多”,难免自惭形秽。

还有目前仍活跃的大江健三郎先生,据说他在幼时就把当地图书馆里的书读了个遍。或许正因为有如此非同寻常的读书量做基础,他才能写出广受欢迎且长盛不衰的小说。我既然站在为人师表的立场上,当然也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但终究远不及这些文化大师。

即使把目光转向海外,无论维克多·雨果,还是托尔斯泰,都是功底深厚的文化大师,能让其作品里的人物针对社会问题或宗教含义侃侃而谈,很多场景都展现出令人惊奇的深刻思想,可见他们不只是文笔好或会编故事。

相比之下,当代作家的修养水平又如何呢?很多人不怎么读世界文学,也没有高深的造诣,甚至连日语的用法都会搞错,却能依靠话题炒作,不断推出作品。

而且,其作品还能卖出数十万本,于是出版社也会兴高采烈地展开新一轮的话题炒作。甚至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要想出版小说,得先成为红人。”至于结果,就是书的品质不断下降。若在以前,这种光景是难以想象的。

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时代

除了出名走红,想当作家的人也有不少。这当然绝非坏事,但在我看来,连一千本书都没读过的人想当作家,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为读书量若低于这个数字,就远不能说日语已经掌握纯熟了。从表面上看,任何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件事体现了自由和民主,但实际上,随之而来的根基崩毁是在所难免的。

不怕误会地说一句,文学世界里的夏目漱石或森鸥外投的一票,与“没怎么读过书却想当作家的人”投的一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即使二者的书售价相同,甚至后者的认知度更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二者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具备这种“评级”意识,也是一种修养。

好比在棒球界,日本球团的替补选手与铃木一郎在待遇和人气上是截然不同的。这并不叫“歧视”,因为任何人都能认识到二者的实力差距。

再比如演艺界,哪怕 AKB48 人气再高,想必也没人会认为她们的音乐和舞蹈达到了最高水准吧,粉丝也不会对她们有这方面的要求。这本身是没问题的。

但到了书的世界,在这方面价值观坚定的人就很少了。若是孔子的《论语》、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世阿弥的《风姿花传》等经典作品,暂且不论读没读过,想必总该知道这些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巨著,但若是普通的书,这些人就无法判断其价值了,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也能写书。

关于这一点,《成为小说家!》(中条省平著)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该书阐述了写小说的必备技巧,并指明了具体方法。读过以后,就会知道写小说有多辛苦了。

作者中条先生或许暗示了一条与标题相反的信息:“连这种程度都不懂的家伙还是别写书了。”这本书很有刺激性,与坊间那些“只要这样做,任何人都能轻松写作”的书不可相提并论。

再比如作家山田咏美,亦曾在芥川奖的选拔评价中写道:“写小说,应该在精读过世界文学以后再去尝试。 ”如此直言不讳,不愧是山田女士的一贯风格。

着眼于书的“水准”吧

前文提到的水村女士,对这一状况做出了如下描述:

自从想要回到日本,生出用日语写小说的念头,我脑中便形成了某种模糊的印象,仿佛一旦回到日本,自己就会置身于一片耸立着无数参天巨木的森林中,在某棵参天大树底下,不敢作声地写着小说。(略)可我开始动笔以后,偶然环视四周,却发现那片耸立着参天巨木的森林不见了。(略)周遭的光景,用诸如“荒芜”等诗意的形容完全不合适,而是好似游乐场,一切都显得很小,吵闹嘈杂,极度幼稚。

(引自前述的《当日语消亡时》)

此外,她还半带绝望地写道:“倘若人们能多读一读尚不负‘文学’之名时的日本文学……”的确,正因为“小说家=文化人”这一传统失了传承,那些肤浅的作品才会如此猖獗。

当然,如今肯定也有人在精读以前的“文学”,努力地一点点向其接近。但从文化的整体来看,这样的人只有极少数。既然现在任何人都能轻易地发表“作品”,而且竟然很受欢迎,人们自然也就难以发现其中的特殊性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只是喜好的问题。的确,喜不喜欢一本小说,是因人而异的,但在此之前,水准这个东西还是确切存在的。作品在深度、表现力、洞察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 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事态可就相当严重了。

如果平庸的作品继续得势,人们花大量时间阅读这些书,就是精力的严重浪费。既然要读书,就该选择文化修养更深厚的伟大人物的书。

我甚至认为,这些伟大人物的书每个人都该在其中徜徉一番的“人生必读之书”。因为我确信,从这些书中学到的日语、智慧、认知力,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充实。反倒是没有这种认识的人竟有如此之多,令我感到不可思议。

哪怕稍逆时代而行,我们也该把目光重新对准这些书,不是吗?

“故事”均源于神话

下面再来看看“故事”的情况。如今,比起一些有难度的理论知识,轻松的故事的确更受大众喜爱。但要知道,故事这种东西,越是老生常谈,往往越受欢迎。

比如影视作品里的爱情故事,都是在无数次重复同一个模式。听见那些似曾相识的台词时,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老套”吧。可出人意料的是,只要是这样的电影或电视剧,往往就会大受欢迎。

《洛奇》这一系列电影,可算是反其道而行之却大获成功的典型。该作品将以前很受欢迎的诸多好莱坞电影的热门元素熔于一炉,这场“豪赌”成功地令当时生活困窘的年轻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起死回生了。

事实上,我在头一次看的时候,产生了很强的既视感,而且结局也不难猜出。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愉快地看到了最后,这可说是“市场的胜利 ”。换言之,大众所追求的故事,是出自同一种基本模式的精巧改编。

若有人想溯其源流,我建议阅读《神话的力量》(约瑟夫·坎贝尔、比尔·莫耶斯著)。该书指出,所有传说故事的原型均在于神话,我们所见、所听到的故事,不过是神话的变种罢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见、所听到的故事,都存在既视感。该书还提到人类追求故事,即神话的原因,很能激发读者的求知欲。

换个角度讲,只要了解神话,就能写出现在流行的故事。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修养。在这个意义上,至少对于那些被称为作家(或者想得到这一称号)的人而言,《神话的力量》是必读书籍。事实上,一个作家读没读过这本书,其作品的品质必定相差迥异。

可问题在于,有的人即使没听过这本书,也能若无其事地写作,而且竟然还能出版,这正是目前不断重复的可怕现状。更不可思议的是,品质极差的书也能大受欢迎。这样的发展趋势,与书原本的指向可谓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