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对执法者也有启示

关灯直达底部

       唐敬宗时,李德裕曾任浙西观察史。当地甘露寺的和尚向官府控告前任主事僧贪污寺里的钱。他们说,过去寺里历届主事僧办交接时,账面上记载的金子数目都很清楚。但这个主事僧办交割时,却不见金子。他们众口一词地指控这主事僧把金子藏起来私用了。经过审讯,案子成立,主事僧也明确认罪了。但是在审理过程中,并没有进一步交代他把金子用在什么地方了。

        李德裕怀疑这案子还没查完,就想办法对被告进行试探。于是,那个主亊僧向李德裕申诉了自己的冤柱说:“多年以来,寺里都是空交账本,实际上没有金子。寺里的人们孤立我,想借此把我排挤走。”李德裕说:“这事不难搞清楚。”他召来了历届主事僧来对证。僧人们各自被打发进一乘轿中,轿门都面向墙壁,不让他们相见。然后给每人一团黄泥,让他们各自捏出上届交付下来的金块的模样,声称要以之作为给案犯定罪的证据。那些僧人并不知金子的形状,都捏不出来。这样,寺里以前的这几届主亊僧,都承认了自己的诬陷罪。

       当囚徒困境中的各方在博弈之中处于不对等地位的时候,博弈的局势很容易发生偏移,即从合作型的博弈走向非合作型博弈。不过,这种偏移并非必然发生,因为影响博弈走向的,不但是双方的地位对比,还有局面的变化。

       这就给我们一种启发,通过设计改变博弈参与者的格局,造成一种压力,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改变原来通谋共犯的合作,改而与“警察”合作。能够达成这种局面的设计可能有很多种,但是最常用也最为有效的一种,就是有意地制造信息的不对称。

       在北美学生的电子邮件交流组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流传甚广。

       两位交往甚密的学生在杜克大学修化学课。两人在小考、实验和中期考中都表现甚优,成绩一直是A。在期末考试前的周末,他们非常自信,于是去参加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场聚会。聚会太尽兴,结果周日这天就睡过了头,来不及准备周一上午的化学期末考。他们没有参加考试,而是向教授撒了个谎,说他们本已从弗吉尼亚大学往回赶,并安排好时间复习准备考试,但途中轮胎爆了。由于没有备用胎,他们只好整夜呆在路边等待救援。现在他们实在太累了,请求教授允许他们隔天补考。教授想了想,同意了。两人利用周一晚上好好准备了一番,胸有成竹地来参加周二上午的考试。教授安排他们分别在两间教室做答。第一个题目在考卷第一页,占了10分,非常简单。两人都写出了正确答案,心情舒畅地翻到第二页。第二页只有一个问题,占了90分。题目是:“请问破的是哪只轮胎?”结果不言而喻,两个学生只好乖乖地向教授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