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从墓志铭想人生

关灯直达底部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同意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决定命运的是选择,而非机会。

       如果只能活六个月,你会做哪些事情呢?会更多地做哪些事情呢?会和谁共同度过这六个月呢?这些答案将会告诉你真正珍惜的东西,以及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你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所做出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抉择,却将不仅决定你三年后的,更会影响你最终离开人世时的样子。这就是人生博弈的法则。

       你每个星期有168个小时,其中56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实际上只有91个小时,由你来决定做什么——每天13个小时。每天在这13个小时里做什么,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生不过是从上苍手中借的一段岁月而已,大一岁就归还一年,一直到生命终止。所不同的是所借到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那么对这段借来的时光,你准备怎样应用呢?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在没到准备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没有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帮助有探索意识的朋友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于一种假设的场景。

       假设你正在前往墓地的路上,去向一位你最亲近的人做最后的告别。到了之后,你却发现亲朋好友齐集一堂,却是为了来向你告别。这个场景也许会在50年以后,也许会在10年以后,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将面对这一幕:朋友、同事来到墓地,并且默默追思你的生平事迹。

       这时,你最希望他们对你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呢?你最希望人们会记住你这一生的什么成就和事迹呢?你最希望他们用什么样的目光来送别呢?这几个问题归结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那就是:你希望人们在你的墓志铭上写上怎样的文字?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中,有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标题是《一个法国人的墓志铭》。文章的全文是这样的:

       “此地安息着一个生前从不曾得到安息的人。他曾经追随过530队送葬行列。他曾经庆贺过3680名婴儿的诞生。他用永远不同的词句,祝贺友人们所得到的年俸,总数达到260万镑;他在城市所走的道路,总长9600斯大特(古希腊色路的长度)。他在乡村间走过的路,总长36斯大特。他言谈多逸趣,平时准备好365篇现成的故事。此外,从年轻时候起,他从古书中摘录箴言警句180条,生平逢机会,即以显耀。他终于弃世长逝,享年60岁。”

       这个法国人的一生,是很多人一生的基本写照。其中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都像墓志铭中的法国人一样整天沉醉于各种无聊的事情之中,最后却一事无成。一个不能用博弈思维管理人生的人,整天忙碌却无法取得成就的状态是大同小异的。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和他一样吗?

       伍迪•艾伦曾经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很多人临到自己垂垂老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那么,要怎样度过一生,才能不算虚度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把所有生活层面的东西过滤,提炼出最根本的人生目标,发掘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决定人生目标的最核心部分。

       在非洲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计算年龄的方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民族中,婴儿一生下来,马上就得到60岁的寿命,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这种倒计时的方法,就好比以前人们用电话磁卡打电话时,将磁卡插人话机时,显示器立该显求出卡中的数值,随着通话时间的延长,卡中的数值不断减少。人生其实就如同一张小小的磁卡,不过因为数值跨度较长,你经常会忘了不断减少的读数。

       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你与时间进行的一场博弈的话,那么倒计时的方法,可以让你学会从终点出发来行动的策略思维,通过对整体人生的全盘构想和倒后推理,来进行每天的自我管理,知道每一天有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行动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