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坚定不移的力量

关灯直达底部

        一位江西富商来到一个卖古玩字画的店里,看中了一套三件精美细致的古砚,售价800两银子。富商认为价格太高,于是推说只看中了其中两件,要店主降价。店主看了看他,要价仍是800两。富商不愿掏钱。这时店主慢悠悠地开口说:“这样看来,你是没有看中我这套东西。既然这样,我怎么好意思再卖给别人呢?”说着,他随手拿起一件丢在了地上,精致的古砚马上摔得粉碎。富商见自己喜爱的古砚被摔碎了,再也没法矜持下去,急忙阻拦,问剩下的两件卖多少钱?店主伸手比了一下:800两。富商觉得太离谱了,又要求降价。店主并不答话,把另一件古砚摔在地上。富商觉得只剩下最后一件了总该降价了吧。谁知店主面色不改,仍要800两。富商有些生气地说:“难道一件和三件的价钱一样吗?”店主想了想,微然一笑说道:“是不应该一个价钱,我这一件卖1000两。”富商还在犹豫,店主又把最后一件古砚拿在手里。富商再也沉不住气了,请求店主不要再毁了,他愿意出1000两银子把这套残缺不全的古砚买走。

       交易完成以后,看得目瞪口呆兼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小伙计问店主:“为什么摔掉了两件,反而卖了1000两银子?”店主回答说:“物以稀为贵。富商喜欢收藏古砚,只要他軎欢上的东西,是绝不会轻易放掉的。我摔掉两件,剩下的一件当然价钱就更高了。”

       在讨价还价当中,拒不妥协的态度究竞是怎样扩大了店主收益的呢?一旦你下定决心坚守一个立场,对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放弃。蛋糕正在融化,对于双方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比如戴髙乐曾经单方面宣布要将英国拒于欧共体之外,一次是1963年,一次是1968年;其他国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接受戴高乐的否决票,要么分裂欧共体。当然,戴髙乐常谨慎地衡量过自己的立场,断定这一立场会被接受。他这么做使法国独占了大部分战利品,也剥夺了另一方重新考虑整个局面、提出一个可被接受的相反建议的机会。

       在实践中,坚持到底、拒不妥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由有二。

       第一,讨价还价通常会将今天谈判桌上的议题以外的事项牵扯进来。大家知道你一直以来都是贪得无厌的,因此以后不大愿意跟你进行谈判。又或者,下一次他们可能采取一种更加坚定的态度,力求挽回他们认为自己将要输掉的东西。在个人层面上,一次不公平的胜利很可能破坏商业关系,甚至破坏人际关系。

       第二,达到必要程度的拒不妥协并不容易。戴高乐通过他的个性做到了这一点。不过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一种顽固死硬的个性可不是你想有就有,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尽管有些时候顽固死硬的个性可能拖垮一个对立者,迫使他做出让步,但同样可能使自己的小损失变成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