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程序员必读之软件架构 » 程序员必读之软件架构全文在线阅读

《程序员必读之软件架构》推动变革发生

关灯直达底部

对那些明白软件架构很好,却不知道如何将其引入项目的人而言,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我理解对软件架构的需要,但我们的团队没有时间实施,因为大家都忙于为项目编码。话虽如此,我们没有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此类。我们的经理也不会给我们时间做架构。做架构,就没法编码。该怎么引入架构?”

为了理解软件架构对主动思考的需要,有几个问题值得一问。

1.缺乏软件架构造成了哪些问题?

2.缺乏软件架构在将来可能造成哪些问题?

3.这些问题是否有引发更多严重的后果(比如失去声望、业务、客户、收入,等等)的风险?

4.哪些事已经做错了?

有一件事我会告诉刚接触架构角色的人们,他们确实需要专门花一些时间在架构工作(大局的事务)上,但要与日常开发工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果你所有时间都用来编码,就做不了架构。另一方面,“软件架构”花太多时间意味着你没写什么代码,可我们都知道漂亮的图表对最终用户毫无用处!

“我们该如何引入软件架构”这类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要求软件团队改变工作方式,只有当你完全了解团队的情况,才有可能。一般来讲,团队改变工作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被动型 :大多数团队只会在情况变糟的时候改变工作方式。换句话说,当且仅当有诱因时,他们才会改变。诱因可能是失败的系统部署过程中的任何事,或者严重系统故障之类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知道有些事不太对,可能因为管理层让他们日子不好过,他们也知道必须有所行动,改变这种状况。可惜,这种方式在软件行业里占了大多数。

2.主动型 :有些团队则积极地改进工作方式。即使没有发生什么坏事,他们也能看到改进的空间,防止陷入上面提到的状况。讽刺的是,这些团队往往很优秀,并不需要改变,但他们非常清楚持续改进带来的好处。

回到原来的问题,团队确实想花一些时间在架构上,但并没有得到管理层的认可。也许管理层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或者不这样做的后果。无论怎样,团队都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每当我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时,我会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1.以非常清晰和简洁的方式陈述当前的状况,如果不做出改变,会有哪些问题、风险和后果。通常你会向主要决策者、项目资助人或管理层陈述这些内容。一旦他们了解了风险,就能够判断,是否值得为降低风险付出改变行为所需的精力。这要求很娴熟的技巧,有时候也未必被接受,特别是刚接触到一个你觉得不正常的团队。

2.以身作则,发现并解决问题,包括缺乏技术文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致、架构层过多、不一致的组件配置等。有时候,在所有人了解付出精力得到的回报之前,最初改变的种子就要到位,有点像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自动化单元测试时的反应。

每种方法都有各自适用的情况,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回到原来的问题,有可能使用了最合适的方法,但要么消息很弱,要么管理层不认为值得花这个钱去降低没有专门“架构时间”的风险。对于这种情况,我会以积极主动、以身作则的姿态引入软件架构。只要找到并修复一个问题(比如多种配置方法,没有高层次文档,混乱的组件结构,等等)。我不是说要放下工具停工几个星期,因为我们都知道,想要说服管理层同意花三个月来重构太困难了。我的意思是,分解问题逐个击破,一步步改变处境。每天花几分钟在这类任务上,在你意识到之前,可能已经有所改观了。“请求原谅比得到许可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