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跟年轻人接触,跟年轻人交朋友。
比如我去外地出差,到一个地方就会去见见大学生,也可能会去约网友。因为微博上的粉丝遍布全国,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有时间就会安排一些人出来一起吃个饭。
我会直接在微博上发布说过几天我要到哪里了,有没有人要跟我吃饭之类的,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约,但有时间总会跟大家碰个面聊聊天。
比如我第一次去长沙的大学演讲,我就问有没有人要跟我吃饭的,看大家报名的情况,人太多的话我就自己选。我觉得这些年轻朋友还蛮好玩的,其中有些人到现在还和我保持着联系。
大学生一般不太善于交际,或者说在一些陌生的环境中会比较怯场。
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的人中有一个女生,我发觉这个女生跟大家特别不一样,她留学英国,待了一两年。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会找一些话题来跟大家聊,碰到一些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会侃侃而谈,跟现场其他学生的表现差别很大。
我常常会以她为例子去跟别人讲,我说你们这些人坐在那边半天都不会讲话,你们看看人家表现得多好。
另有一个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我到现在还常常跟他来往,我每次去长沙也会找他。他原来也是搞体育的,因为我自己也喜欢运动,所以我觉得搞体育的人看起来会比较亲切。
他家里比较宠他,他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说喜欢拖延。像这种事情我就会跟他讲,教他,帮他改正。
当然,总的来说我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所以有时也会带他去认识一些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们还蛮喜欢他的。
他刚开始认识我的时候,我每次都问他:“你这个人怎么不爱说话呢?”他说他是慢热型的。这也是我和年轻人交往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成熟的人都是快热型的,而年轻人很多就是慢热型的呢?我想多半是因为年轻人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吧。
他跟我接触多了,也跟我的朋友认识了,后来他到北京来玩儿,正好我家里有一个聚会,我就让他也来参与。认识的人比较多了之后,他慢慢地也比较会讲话了。
我们都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等你见得多了,你就知道要有眼力见儿,要去给人家倒倒酒、倒倒茶。现在他都会比较主动地去做这些事,也更讨人喜欢了。
一个人只要相貌不是特别难看,长的样子还算讨喜,又有眼力见儿,会主动地找事做,人家就会喜欢你,愿意跟你说话,也愿意教你一些东西。
有时候我觉得我可能比他的爸妈更会发掘他的优点,因为他是学体育的,我说如果他想当健身教练的话,我有认识的人。我也帮忙打听过,要当健身教练需要进行专业学习,然后考个资格证,都不难。
而且,我在北京也接触过很多健身会所,和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熟了,他们都说非常缺人,如果有觉得还不错的人就送过去,可以帮忙培训,而且健身这个行业还是挺被看好的。
同时我发现他很有画画的天赋,他自己搞了一些软件,喜欢画东西。他画的东西不是素描,也不是临摹而成的,而是自己畅想的,想到什么就画出来。
比如想表现他现在的心情,他就画一个蜘蛛侠去救人。他都是按自己的心情来画的,有时候几笔就能画完。我觉得他这方面不错,本来想让他去报一个绘画班学学的,但他现在似乎并不想走这条路。
我还跟他说,英文是个很基本的东西,它能够让你的视野更开阔,你学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就会比人家更快。举个例子,大家现在都很喜欢旅游,你出去一点儿都不会跟当地人沟通怎么去旅游呢?学点儿外语对你至少是有帮助的,所以他现在在学英文、健身,过得还蛮开心的。
一般人可能会想我干吗要教你,我不太会去计较这些,年轻人没有学过,没有人教他,就比较容易犯一些错误。他可能想得不是那么多,想得也没有那么深入。如果你跟他指出的话,他就会懂,也会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子。
我一直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孔子说的“不教而杀谓之虐”,就是说,你没有教人家就因过错杀他,这本身是不对的。
我常跟我的同事说,你可能今天看到你的团队里面有些人不够好,你想让他们走,你当然可以让他们走,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跟他们讲,他们到底哪里不好,你需要他们做什么样的改进。你要是没有跟他们说,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呢?他们可能自我感觉好得很。这其实是你的不对,因为你没有好好地跟他们沟通。
所以,你要是觉得人家不好,绝对不能隐瞒,要说清楚,不要让人家自己去猜测、体会。只有你跟人家说清楚了,人家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
有的时候,比如说在穿着方面,我觉得什么样的穿着和打扮会好看一点,他可能不是很同意。这个时候他不一定会听我的意见,我就会借助专业的人,比如时尚高手、搭配高手,让他们来指导他,这样效果就比较好。
在接触年轻人的过程中,哪怕我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教他们,我也乐意,因为这个过程我是比较开心的。当然也要我心有余力,有余力我才能这样做。
我跟很多年轻人都这样交往,至于他们听了我的建议之后接不接受,效果如何,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领悟力了。有的人“孺子可教也”,有的人“朽木不可雕也”。
如果你接受我的建议,我就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我会对你多上心,多去教你一些东西。但我也不是你爸妈,你如果觉得你不能接受,我可能也不会再在你身上花心思,因为周围还有很多人可以带。
我有很多朋友,在这些朋友里面年轻人特别多,虽然年龄差距比较大,但是我从来没觉得有代沟和隔阂。
如果别人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我会很耐心地跟他们解释。现在的年轻人也很聪明,因为自媒体、社交媒体很多,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事情我一讲他们马上就会懂。
在与这些年轻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他们的长辈,我常常和他们在一起玩,一起聊天。
比如现在跟我打球的一些小伙子才16岁,一样叫我David哥。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五十几岁的叔叔,我们是平等的。他们都喜欢跟我开玩笑,不会把我当长辈对待。
我去厦门跟他们打球,每次我帮他们拍照,他们都会跟我说:“这次拍照是不是要收钱?”“必须的,我现在太火了。”这是开玩笑的,这就是我和年轻人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