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会以手足来比喻兄弟姐妹是很贴切的,手与脚在我们生命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少了它们,行动会变得窒碍难行,走路不方便,做所有事都不方便,也因此每当我们看到肢体障碍的朋友们,克服各种困难,如平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总会心生敬意,因为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既然双手双脚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也就可以意会兄弟姐妹在我们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不可或缺。当然在我们童年阶段很难做如是想,天天和你朝夕相处的手足,常会因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摩擦,而令你气得牙痒痒的,有时只是为了谁该倒垃圾、谁该先洗澡就吵翻天了,而父母也常因为要排解你们的纠纷而整天头痛不已,但是当这些你有时恨不得他们即刻消失的手足出远门时,又会觉得周遭变得异常安静十分不习惯,因而不禁想念起他们来,这就是手足令人又爱又恨之处呀!
朱老师很幸运地有两位姐姐为伴,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更是珍惜这份姊妹情缘,因为我们曾一起长大,所共有的回忆是这么多,曾共享过太多的欢喜,也彼此分担过许多的哀伤,还有谁的默契会比我们好呢?有时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完全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即便后来我们各自成家,展开不一样的人生,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就算遇到再艰难的事,我们都会互相扶持,一起走完这一生,人生有这样的知己相伴,真的是很幸福的事。
我和姐姐的感情这么好,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样有着数不清的“爱恨情仇”,该吵的架一样没少过,尤其是和我年龄较近的二姐,就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纷争不断。我们很常斗嘴,常火大地骂对方是猪,“你是猪!”“你是猪!”地说个不停,个性拗的我,很坚持最后一只猪一定要从我的嘴里吐出,因此常把二姐搞得毛到不行,有时睡一觉起来,见到她的第一句话仍是:“你是猪!”那时没把她逼疯也算奇迹吧!
此外她也很爱管我,常规定我做这做那的,我就十分不服气,有一阵子,还硬逼着我背唐诗宋词,背得好没什么奖励,背不出来就要听她数落,有一次背到李后主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最后一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却忘了是什么水,河水不是、溪水不是,江水也不是,那会是什么水呢?最后二姐凶我一句:“是春水!笨蛋!”这“春水”又是个什么东西?约莫也把我给搞毛了,我们的诗词教学就终止在这摊“春水”中了。
不过后来我发现,那段时期所背下的诗词倒是都牢牢记在脑海中,一句都没忘呀!所以有的时候,当弟弟妹妹的也别太抱怨哥哥姐姐老爱管东管西的,说不定他们的多管闲事会让你一辈子受益不尽呢!
朱老师只有一个独生女,记得她小时候常跟我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在家没有玩伴的她,有时真的会无聊到发慌,但自从叔叔婶婶新添了一个男娃娃后,她就不再做这样的要求了,因为只要和堂弟在一起,便什么都要让他,大人总是说:“弟弟年纪还小,不懂事,要让他。”这已经是很不公平的事了,有时弟弟莫名其妙哭了,也会怀疑是不是受到姐姐欺负了,或大的没照顾好小的,这真是让做姐姐的委屈不已,因此她后来曾好生安慰地说:“好佳在,我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
当然有意无意会欺负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也不少,我就曾看过把弟弟藏在冰箱角落里的柠檬红茶给喝了的姐姐,还理直气壮地说:“咦?放在冰箱的东西,不是公家的谁都可以吃吗?”这真的会把人给气哭,当这弟弟真哭了,做姐姐的还会在一旁戏谑道:“这有什么好哭,真是个爱哭鬼。”这时做弟弟妹妹的只好拿出杀手锏——告状去也,这也更加深了哥哥姐姐的嫌恶。
还有每次妈妈交代什么事,哥哥姐姐一定想尽办法赖给弟弟妹妹,诸如洗碗、倒垃圾、收衣服、折衣服,如果你不依他,那下次功课有问题,也别想他会教你了。当大的有求于小的时,诸如帮他跑腿呀!借他东西啦!帮他掩饰过错之类的,好些的哥哥姐姐会以利诱方式说服弟妹,糟糕的可能就会以威胁的方式,不管是语言暴力,或真的肢体暴力,那大概会是手足间最大的噩梦吧!我诚心希望这事永远都不会发生呀!
但是,当父母不在家时,突然你又会觉得全天下只剩下手足和你相依为命了,朱老师就很记得小时候父母出门应酬时,二姐是怎么做蒸蛋给我吃的,也记得当我伤心找妈妈时,大姐是怎么哄我开心的,当我们在外受到欺负时,我们姐妹仨又是怎么团结一气,对付那些臭男生的。所以,手足真的是我们童年成长过程中,绝对少不得的同伴。
但是现在台湾少子化的缘故,很多夫妻都只生一个孩子就打住了,如果你正是这样的独生子、独生女,那么在写这篇文章时,手足的范围可以扩大至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即便你们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逢年过节家族团聚时,还是会有许多相聚的机会,你和他们相处的状况如何?久久见一次面,会不会让你们的情感特别深厚?因为你们可能连吵架斗气的时间都没有。
今天就让我们将兄弟姊妹相处时的喜怒哀乐都写出来,尤其是可以多从生活中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别人能分享你们的手足之情,即便其间穿插着一些负面的情绪也无妨,只要以幽默的笔法写出,相信一定能博得大家会心一笑的。
给父母的小叮咛
孩子们之间的纷争,该是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吧!尤其是牵扯到亲族间孩子的纠纷更是难以排解,轻也不是、重也不是,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但有时真的可以平常心看待,只要尽可能做到公允及耐心陪伴,并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处理,或许会让事情更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与手足同侪间的相处,会是长大成人后人际关系的缩影,若这时干预太多,反而会让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有时聆听会是更好的方法,当孩子的委屈有倾诉对象时,心中的愤懑便能得到抒发。或者也可鼓励他以文字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经过一番爬梳整理后,孩子们也许更能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明了错不见得都在对方,从而更有自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