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答的艺术 » 回答的艺术全文在线阅读

《回答的艺术》集中注意力,让倾听变得更有效

关灯直达底部

有位顾客买了一套西装,回家后发现衣服掉色,于是就拿着衣服去找售货员,要求退货。

售货员不同意退货,两个人谈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展为争吵。

店面经理听到争吵声后,急忙走出来,让顾客别着急,慢慢说。

等顾客说完后,经理回应说:“真的很抱歉,我并不知道这套西服掉色,您认为现在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完全听您的意见。”

听到经理这样说,顾客情绪平和了许多,但还是坚持要求退货。

经理说:“现在退货有点困难,如果现在退货,您要一星期后才能拿到钱,能否麻烦您先试穿一个星期呢?如果那时候您还坚持退货,我们马上给您退!”

一星期后,顾客并没有来店里,因为顾客穿了一星期后,发现西服不再掉色了。说与听是一体两面,在说话的同时,要学会如何敞开心灵去倾听对方的声音。一个人如果具有会倾听的耳朵,能感同身受,在人际关系中就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就像上面故事中这位经理的做法那样,耐心地把话听完,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回应方式。

英国学者约翰·阿尔代说:“对于真正的交流大师来说,倾听和讲话是相互关联的,就像一块布的经线和纬线一样。当他倾听的时候,他是站在他同伴的心灵的入口;而当他讲话时,他则邀请他的听众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通常,当你与别人相处,听别人说话时,要想真正听懂对方的话,首先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把话说完,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

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题上,要等对方把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完整。

3. 设身处地地倾听,通过对方的言谈,明了对方的观点、感受和内心世界。这种倾听要耳到、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味,真正进入他人的感受,而且还能把它投射回去。

4. 面对对方,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对对方的话很有兴趣,不走神、分心。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其一是倾听,其二是微笑。你倾听对方越久,对方就越愿意接近你。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一种尊敬讲话者的表现,是对讲话者的一种高度的赞美,更是对讲话者最好的恭维。倾听能使对方喜欢你,甚至信赖你。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听对方讲,努力地听,甚至是全神贯注地听,对方一定会有一种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

因此,在说话或回话之前,只有倾听,才能感悟出对方的思维模式,捕捉他的真实意图。倾听是成熟人最基本的素质,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听众。据社会心理学家统计,我们有50%~80%的时间在与人沟通,而在这沟通的时间内,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倾听。

思维训练

曾经有个外国的使者到中国来,他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个使者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请问,他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见附录2.1.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遇到大事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心声,犹如神示,导引迷路的人走出森林。人只有在最倾力思考时,才会听到内心的声音,心灵在宁静的时刻,才会拨奏琴弦。在别人的语言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唯有细心的倾听者才能从中听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