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年龄越大越成熟,所以老约翰比他儿子更成熟?

关灯直达底部

小约翰是魔都大学的历史老师,年轻却非常成熟,待人很有礼貌。姗羽滂关特别崇拜小约翰,并且由此认为小约翰的爸爸老约翰也一定是成熟而富有魅力的人。

“你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你又没有见过他爸爸老约翰,就算小约翰确实很成熟,但不能以此推出他爸爸更成熟,两人尽管是父子,但是在成熟方面,不具有可比性。”布罗基对于姗羽滂关的想法很不赞同。

“我不是根据‘小约翰成熟’类比论证‘老约翰成熟’,而是通过推理得出‘老约翰成熟’的。”姗羽滂关得意地说道。

此时,斯考尔教授正好走进教室,他听到姗羽滂关的话,说道,“我认识老约翰,可惜我不认为他成熟稳重,老约翰比他儿子差远了。你又是怎么通过推理得出‘老约翰成熟’的呢?”

“教授,不管您是否认为老约翰成熟,我认为我的推理应当是正确的。”姗羽滂关边说边写道:

已知:年龄越大就会变得越成熟;

又,老约翰比他儿子小约翰年龄大;

所以:老约翰比小约翰更成熟。

又,小约翰成熟;

所以:老约翰更加成熟。

“你的推理前提看起来都正确,但是事实上老约翰真的很不成熟,所以你这个推理错了。大家能看出错在哪里吗?”教授问道。

“人年龄越大就变得越成熟,这个前提有问题,因为有些人即使年龄增加,也未必会变得成熟,甚至有些老人可能患了老年痴呆,实在不能说变得成熟了。”布罗基首先回答。

“你的回答是在质疑前提。”教授评论道,“但是,我问的是这个推理有什么错误?我们假设姗羽滂关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这个推理有什么错误?”

“两句前提好像说的不是一回事情,”郝辛斯基看得比较仔细,他回答道,“年龄越大,人就变得越成熟,这句前提说的是,一个人随着年龄变大,他自己现在比过去变得更成熟,不是两个人,即不是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成熟。”

教授很满意赫辛斯基的回答,“非常好!郝辛斯基说出了比较论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比较是同一对象的前后相比,还是不同对象之间相比。我们首先要区分这两种比较是不同的,同时要注意,在说明对象自身情况时,不管两个不同对象之间多么具有可比性,同一对象前后相比的可比性,要强于不同对象之间的可比性。”

“两种不同的比较?您说的话太令人费解了。”布罗基抱怨道,他被教授最后几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搞晕了。

“大家看讲义中的小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比较之间的区别理解。”说着,教授示意学生们阅读讲义中的以下内容:

吉米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上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成绩是班级最后一名。吉米的父母很担心吉米的学习成绩,于是他们请来一位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帮助吉米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专家每天都来,陪着吉米一起读书、做作业和游戏。

吉米看起来很喜欢这位专家,对专家布置的各种作业也乐于完成。但是,经过专家一学期的教育、陪伴,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吉米仍然是班级的最后一名。吉米的父母认为专家的工作完全是无效的,因为吉米没有任何进步,过去是最后一名,现在仍然是最后一名。

下面是吉米父亲与专家的对话:

“先生,我们认为您的工作完全没有效果,吉米没有任何进步,所以我们不打算再请您来了。”吉米的父亲说道。

“吉米这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您怎么否定这一点呢?”专家很诧异。

“他上学期是最后一名,这学期仍然是最后一名,哪里有什么进步?”吉米的父亲问道。

“吉米两个学期确实都是最后一名,但这不能说明他没有进步。吉米在班级是最后一名,这是他与同班同学相比,他同学都在进步,他也是,甚至进步更大,您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一点呢?”专家反问道。

“我确实没有看出,我只知道吉米的学习名次一点也没有变化。”吉米的父亲继续坚持。

“这就像在长跑比赛,吉米尽管一直在队伍最后,但是他也跑了,并且与队伍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一点从他成绩可以看出。”说着专家拿出了吉米和全班同学的成绩情况表:

当吉米的父亲看到表格中的成绩后,他接受了专家的观点:尽管吉米这学期仍然是最后一名,但是吉米这学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等大家阅读完后,教授问:“为什么吉米的父亲会接受专家的观点,即吉米尽管还是最后一名,但是吉米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吉米两个学期都是最后一名,是吉米和他同学相比;但是吉米是否取得很大的进步,应当是吉米这学期和上学期相比,是吉米自己前后相比。”布罗基理解了小故事中的逻辑,又是首先回答。

教授接着布罗基的话说道,“很好,吉米自身前后相比,吉米与他同学相比,这是两种不同的比较,前一种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吉米是否进步。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对于对象自身情况的说明,同一对象前后相比比不同对象之间相比,更有可比性。”

“教授,是不是在比较论证中,同一对象的前后比较都是有效的,不同对象的比较都是无效的?”郝辛斯基问道。

教授摇了摇头,表示否定,“不是这样!就像上面的小故事中,吉米的父亲和专家在讨论吉米是否有进步时,吉米自己前后成绩的比较就比吉米与他同学的成绩比较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讨论的是吉米学习成绩与全班同学学习成绩的关系,当然就不能用吉米有进步来否定他仍然是班级最后一名这个事实了。”

停顿片刻,教授接着说,“比较论证要注意比较对象的可比性,在说明对象自身变化情况时,要尽可能用同一对象前后相比;但是在说明对象处于何种位置时,就要将对象与其他对象进行相比。逻辑思维强的人想误导他人,往往会在比较论证上避重就轻。”说着,教授示意大家阅读以下内容:

竞选者:“这个国家充满着腐败和堕落,执政者没有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

执政者:“我们已经充分注意到腐败和堕落。但是,腐败和堕落在每一个国家都有,短时间内很难根除,并且我国这方面也不是最严重的。”

“上面执政者的反驳属于比较论证,但反驳是无效的。不能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大家都腐败、堕落,于是,执政者就可以不做任何事情来改变。”解释完毕,教授继续提示大家向下阅读:

执政者:“在我的执政过程中,我国的贫困率已经从10%下降到5%,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

竞选者:“但是我国仍然是贫困率世界第一的国家,你的执政可以说乏善可陈。”

“显然,竞选者对执政者的指责也是无效的,与别的国家相比我国就算仍然是最贫困国家,但是这不等于执政者就没有从事减少贫困的工作。”教授讲到这里,看了看手表,快要下课了。

“案例中,假使竞选者反驳,‘如果由我执政,贫困率会降低更多’,您认为他这样反驳在逻辑上成立吗?”布罗基尽管听到下课铃声,但仍然向教授提出疑问。

“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没有意义。因为竞选者并没有执政,所以他由此推出的任何结论在逻辑上都是成立的。”教授仍然在回答了布罗基的提问后宣布下课。

学习总结

比较论证要注意不同对象之间比较和同一对象前后比较是两种不同的比较。

不同对象之间比较用以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同一对象前后比较用来说明对象自身情况的变化。

既不能用对象自身的变化来否定对象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用对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来否定对象自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