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真的不是水库造成的干旱?

关灯直达底部

魔都大学气象学教授索罗鸠旺针对最近的干旱发表以下学术观点:

最近的干旱确实是严重的,很多地方湖泊干涸,严重缺水。我的研究表明,干旱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所导致,属于极端的气象现象,从气象学角度来说也属于正常现象。民间一直传闻的“近期干旱与里斯水库有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索罗鸠旺教授对干旱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从逻辑上看,他的解释削弱了民间传闻中的‘干旱是由里斯水库造成的’,这在逻辑上属于他因削弱。”布罗基评论道。

“但是据说索罗鸠旺教授与里斯水库的老板关系密切,他的研究结论未必科学。”郝辛斯基听到布罗基的评论,反驳道。

“你这个反驳不合乎逻辑。一个人可以与任何人往来具有某种关系,但是这与他的研究结论是没有关系的。再说,用‘大气环流异常’来解释干旱,听起来是科学合理的,这种解释对于‘里斯水库引起干旱’很明显起到了他因削弱的作用。”布罗基对于郝辛斯基的反驳明显不同意。

“你们也在讨论水库和干旱的话题?”斯考尔教授走进教室,他听到了两位学生的争论。

“是的,教授,您对于索罗鸠旺教授的观点有什么评价?”布罗基很希望能听到教授对同行的评论。

教授摇了摇头,片刻,仍然评论道,“索罗鸠旺教授与很多利益团体有密切往来,学术观点很难保持中立,所以他的学术声誉比较差。他这篇关于干旱的文章,据说是在里斯水库老板的资助下完成的,很难说是中立而科学的。”

“一个人与其他人具有利益往来,与这个人的学术观点有关系吗?索罗鸠旺教授的解释难道不科学吗?从逻辑上看,他对‘水库是造成干旱原因’的削弱又有什么逻辑漏洞呢?”布罗基发现斯考尔教授的评论几乎与郝辛斯基的完全类似,自己很受打击。

教授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布罗基,而是在黑板上写道:

(1)科学家的学术研究与科学家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往来是否有联系?

(2)科学家使用科学术语是否比日常用语更科学?

(3)“大气环流异常解释干旱”真的能削弱“水库导致干旱”吗?

“确实是这三个问题。我认为,科学家是以寻求真理为己任的,所以他们的学术研究都是科学的,与他们的社会关系或者利益往来没有关系;科学家的科学术语当然比我们的日常用语更科学;毫无疑问索罗鸠旺教授对‘水库导致干旱’的削弱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布罗基很佩服教授对问题的归纳。

教授对布罗基点点头,表示对其回答的理解,“你的回答,尤其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科学崇拜’。科学家应当以寻求真理为己任,就像法官应当以保持公正为己任一样。但是,要知道,科学家也是人,也具有人的各种需求,他们同样希望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耀眼的学术荣誉等。另外,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资金,缺乏资金,很多科学研究便无法进行。于是科学家的某些研究很可能不是为了寻求真理,而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或者社会荣誉,为相关利益群体提供科学意义上的服务,尤其是这些研究涉及与其具有密切利益往来的群体时,更是如此。”

“您的意思是科学家也会帮着利益群体骗人?”布罗基很惊讶教授的说法。

教授对布罗基笑了笑,表示理解他的惊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崇拜科学,于是科学家便具有了普通人所没有的‘真理权威性’。相关利益群体很清楚科学家这种‘真理权威性’的价值,他们希望科学家能为自己代言。当科学家与相关利益群体结合后,他们的研究可能出于寻求真理以外的目的,便很难谈得上科学了。”

“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难道这样做不违法吗?您能不能举些例子?”布罗基对教授的回答更感到惊讶了。

“有烟草公司资助的科学家,提出‘没有证据证明吸烟有害健康’的研究结论;有保健食品公司资助的科学家,证明了‘该保健公司的产品对癌症患者具有疗效’等。尽管有些国家的法律对科学研究也做过一些规定,但是鉴别科学研究的真伪毕竟不像处理合同纠纷那样简单,普通民众,包括法院很难胜任。所以对科学研究的规范在各个国家更强调科学家共同体的自律,很难在法律层面做详细的规定。”教授说到这里,停顿下来,若有所思。

“但是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的都是科学术语,这不能保证其研究的科学性吗?”布罗基依然充满疑问。

教授尽管若有所思,但仍然听清楚了布罗基的问题,他回答道,“科学术语是比日常语言在内涵上更严格、规范;但是使用科学术语进行研究不等于研究结论也是科学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普通民众对科学术语难以理解,望而生畏,所以带有特殊研究目的的科学家更喜欢用科学术语来‘轰炸’普通民众,以达到在普通民众不理解的情况下使其盲目崇拜科学的目的。”说着,教授翻出一则广告:

××经科学方法研制,独有Advance E

指着上述广告,教授笑着说道,“其中独有的Advance Eye-Q Plus配方、全新的Immunity组合,我也不理解是什么涵义,估计大多数消费者也不能理解。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广告?显然,这样的广告显得‘更科学’。”

“那么,我们面对这么多科学术语,逻辑上应当怎么分析呢?”布罗基也经常被科学术语“炸晕”。

教授理解布罗基提问的目的,他放慢语速,清晰地说道,“简单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研究一下这些科学术语的涵义;如果没有时间或者精力研究,就承认自己不知道。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我无法判断你的观点是否科学。有时候承认自己无知比盲目地相信用科学术语所进行的证明更科学。”

“那是不是由于我们不理解‘大气环流异常’具体是什么涵义,所以在逻辑上我们就无法确定索罗鸠旺教授对‘水库导致干旱’的削弱是否合理?”布罗基的提问仍然回到了最初的争论。

教授点点头,表示肯定,“在没有气象学知识的前提下,确实很难判断。但是在逻辑上,索罗鸠旺教授的削弱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大气环流异常与水库没有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的削弱很可能是无效的。”

“为什么要满足这个条件呢?”布罗基很诧异。

“他因削弱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他因和本因是否有关’,大家看下面的内容。”教授边说边示意学生阅读讲义以下内容:

原因模式论证:B的原因是A;

他因削弱:X导致B,对A给予削弱。X是他因,A是本因。

要求:X与A没有关系。如果A也是X的原因,上述他因削弱是不成立的。

“我们可以拿水库与旱灾来说明。”一边说,教授一边在黑板上写道:

民间传闻:里斯水库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索罗鸠旺教授观点: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逻辑作用:大气环流异常(他因)削弱里斯水库(本因);

削弱要求:里斯水库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吗?是不是因为里斯水库导致大气环流异常的呢?

“如果对上述削弱要求的回答是‘是’,这意味着,里斯水库仍然是干旱的原因,只不过不是直接原因,而是间接原因,上述的削弱是不成立的。注意,‘A不是B的直接原因’不等于‘A不是B的原因’。”教授指着黑板上所写内容解释着。

“那到底里斯水库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课铃响了,但是布罗基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个是气象学研究的内容,我真的无法回答了。”教授笑着结束了这次课。

学习总结

科学家的研究如果涉及与其有关的利益群体,在逻辑上可以质疑其研究的科学性。

科学家使用科学术语进行研究不意味着研究一定是科学的。

承认对科学的无知比盲目相信科学是更科学的态度。

他因对本因有效削弱的要求是“他因与本因无关”。

“A不是B的直接原因”不等于“A不是B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