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 »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老马的职业“鬼”话:新精英资深职业规划师给你的靠谱建议》第二章 风系:吹散迷茫

关灯直达底部

“我感觉好迷茫!”

“迷茫”是关于职业生涯的问题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几乎所有人都时常有迷茫的感觉。

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干什么都没什么兴趣。

似乎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迷雾,不敢钻进去,因为前边的未知太过强大。此时,我们的眼睛就会去关注外界,看看报纸、杂志都是怎么写的,听听家人、朋友、上司、同学都是怎么说的。而此时,我们就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来时路,忘了自己的真实愿望是什么,真实兴趣是什么,真实能力是什么。

这个魔法是风系魔法,用风的力量找到自我,吹散迷茫。

2.1 把自己丢了

有这么一个脍炙人口的笑话:

联合国在一次儿童节时对各国儿童代表提问:

“请你就其他国家的食品短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结果大家都交了白卷。因为拉美人不知道什么叫“请”,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食品”,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短缺”,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这个笑话把中国孩子讽刺得够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往往是从小被别人规划好的。

当我们两三岁,想自己端杯水的时候,一个声音会突然说:“别弄洒了,我来!”想自己洗衣服时,一个声音会突然说:“把身上都弄湿了,我来洗!”想试试剪刀剪纸的感觉,一个声音又会突然说:“你咋把挂历给剪了,再剪我削你!”

然后我们也就自我催眠:不用操心,大人会替我们做一切的主。就这样终于到了十二岁,青春期来临,我们内心需要再次反叛,以让自我之花重新盛开,但那些奥数奖状、钢琴证书和各种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开始静悄悄地开放,一堆声音又会在旁边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现在没有硕士文凭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家里给你找了一个当地事业单位,还是回家工作吧。”

不单单是家庭,周边的环境也在替我们做主:当你准备下一年在你已经干得不错的项目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你的上司把你叫到了办公室:“小孙,昨天李总来视察,提出要做好设备维护、设备自适应工作。这样,你过去那个项目就先放一放,马上开始立一个设备检测的项目,我给你配资源,要快,否则让B部门抢了先就晚了。”然后,你作为上司的得力干将,就不得不接受这个你既不懂又不愿干的事;当你对工作高度不满时,你往往会去找自己的闺密发小儿等好朋友一起去品品茶、喝喝酒,你猜他们会怎么跟你说:“如果我是你,我就跟领导吵了!”“如果我是你,我就忍了,得供房啊!”“如果我是你,我就辞职,开个淘宝店!”“如果我是你……”当他们说“如果我是你”的时候,你就又有了被朋友“做主”的感觉。

于是乎,不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看法”,而是我们把那本来可以觉察、可以体会、可以表达的“自己”给忘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软件企业工作了十余年,升到了中层市场部总监的岗位,但却越发迷茫,他觉得工作很没劲儿,做的很多营销策略、营销事件、市场推广以及市场发展的游戏违背他的本心。他将矛头对准了企业的老板,很多时候他会向我抱怨企业的种种问题,老板的家长式管理、刚愎自用、外宽内忌。说实话,我挺接受抱怨这种方式的,抱怨是个不错的情绪出口。不过,当他跟我抱怨了很多次的时候,我问了他一句话:

“那你觉得,在这家企业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本以为我会跟着他一起鄙视这个企业和这个企业的管理层,这个突然的问题让他发蒙,但后来他觉得这是个好问题。

而对于迷茫,我们一般都不会回归到本身来思考,而是采用另一种看似不错的方式。

跟别人比。

当我们突然“忘了”自我的需求、拥有和感受,陷入迷茫。但是,谁也不愿意长时间处于迷茫状态,我们自己的身体会自动地抗拒这个状态。于是,大脑就自动找方法,不幸的是还真找到了这个方法,即用别人的期待和要求来做比较。一旦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一些人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另一些人发现自卑无法接受,就把自卑投给对方,去指摘别人。同时,我们也乐此不疲地给别人提出期待和要求,希望别人能按我们期待的模式过日子。

2011年5月时有一则新闻:“芙蓉姐姐”瘦身成功,85斤都不到。实际上,大众对“芙蓉姐姐”的关注,就陷入了这种比较模式。当年芙蓉姐姐以一种夸张的姿态在网络出现,我们大众是如何评价她的?是用嘲笑、妒忌的眼光来看待她,内心语言大致如下:

“你尽情表演出丑吧,看你能横行到几时。别看今年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在我们漠视自我需求和感受的时候,正好出来个芙蓉姐姐来让我们尽情比较。我们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比较模式,还要把这个模式传递给芙蓉姐姐。我们希望她会按我们想象的模式曲终人散,灰头土脸地收场。多么刻薄和恶毒!

而出乎意料的是,芙蓉姐姐并没有按大家预想的模式结束,而是按照自己想象的去做:写作、跳舞、主持、做公益……从2004年出名到现在,已经如是生活了七八年。也许,她的一些行为依旧夸张,甚至还有点儿表演的痕迹。只是,通过她的表达,我可以猜到,她对自我需求、自我拥有、自我感受能够觉察和认识。正因如此,她才没有按照大众期待的模式活下去。

她从未伤害过别人,可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对她这么刻薄?是因为,当没有能力聆听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时,大家就会对那些能认知自我的人产生莫名的怒火:“凭什么她能这样活着?她竟然偏离了我们对她的预测?”反之,当我们能聆听自己的内心时,这个比较模式就消失大半。人们对于芙蓉姐姐,不仅不会产生嘲笑鄙视,还会接纳。

关于中国人缺乏自我认知这个问题的深度原因分析,那些家庭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哲学层面、历史层面的原因,在此不能说得那么细。尽管那些“你们懂得”的原因一直存在,但是作为已经进入某职业的人们,在迷茫时,是去选择恶毒的“比一比”呢,还是选择安静一会儿,给自己一点儿空间和时间,体会一下自我的需求和感觉呢?

2.2 梦想那个“贼”

当我问很多人:“五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十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多数回答无非以下几类:

一、嬉皮笑脸:“成为有关部门领导。”然后用一种心照不宣的眼神看着你。

二、同样嬉皮笑脸:“中十亿大奖,拥有超能力,修仙。”让人瞬间石化。

三、微笑,沉默,顾左右而言他。

四、很直接:“孩子上个好小学,再上个好初中,以后找个好工作。”

之后我会再问:“那一百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在他还没来得及回答时,我就直接说:“会有一个小盒子,里边装着你。还有你想要的一切,十亿、美女、车子、领导……不过都是纸糊的,然后烧了。”

其实,他们这样的回答并不荒唐。我相信,当他们做出这种回答时,脑袋里甚至会出现一闪念,就是那些年轻时想成为的样子。只是,当面对社会现实,无力感产生时,梦想就会妥协!

听过这个段子吗?

二十岁,有贼心,没贼胆儿;

三十岁,有贼胆儿,没贼心;

到了四十岁,贼胆儿贼心都有,但是贼没了。

这个贼是什么?是激素?是欲望?是快乐?是内啡肽?

梦想,就是个“贼”。

有没有人记得二十岁那年的“贼”?二十岁,美好的青春。

有些人是文艺范儿,背个吉他在草地上弹唱,想以后出自己的唱片;

有些人是商人范儿,在淘宝开个小店,卖些时尚服装,赚的钱刚够每个月去趟麦当劳,想着以后小店做大,开分店,再开分店;

有些人是行者范儿,一到周末就背着登山包、睡袋、帐篷,去山谷穿越,想着以后到更神秘有趣的地方探险;

有些人是文学范儿,在起点、榕树下构建自己的世界,享受表达的快感,想以后写个几百万字,坐拥百万读者;

有些人是运动范儿,参加各种球队,训练比赛从不缺席;

有些人是表演范儿,在学校的话剧社团、演讲社团打磨自己的节目,等着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出来秀一把;

……

这些“范儿”和他们内心的“贼”蠢蠢欲动,希望能在某方面有所成就。

在临近工作时,我们发现,生活压力如此之大,找个工作刚够糊口,住的是几平米大的地方,无论蜗族(租一个小房)还是蜂族(租一个小房间)或是蚁族(租一张小床),反正都是“虫族”。实现梦想?那可能要一辈子做“虫族”!先干点儿靠谱的事情好吗?

工作了五年八年,上升到某个职位,手里有点儿闲钱,是时候谈婚论嫁、娶妻生子了。此时,有点儿想跟梦想玩儿玩儿的胆量。不幸,这天,上司把你叫到办公室:“现在有个项目,你做负责人,带你的队伍好好干,年底一定干出成绩来,年终奖不会亏待你。”我们想到了年终奖,想到了能快点还掉三十年的房贷,赎出自由身;想到了孩子喝的进口奶粉、用的进口纸尿布一个月要三千块。于是一咬牙,把本来想说的半个“不”字咽到了肚子里,一口应承下来,开始了加班出差之旅。实现梦想?我已心有他属。

这样忙了二十年,有的人老了,有的人还是老样子,不过大家都有点儿老子样了。混得一般成功的,孩子上了中学、大学,房贷也看到了希望;如果进的是国企、当的是政府公务员,手里还会有点儿小权力。此时,我们是在焦虑公司里的帮派斗争,还是因家里老人养老送终而添了一丝白发?抑或在为孩子小升初、高考报志愿而四处奔波?甚至是纠结于原配跟小三儿的剑拔弩张?

此时,是否还能想起大学时的那些范儿?

梦想?不好意思,戒了!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的,这关键的几十年,我们内心的那个“贼”折腾来折腾去,从来也没真的作过一次“案”。

为什么?

因为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你的梦想跟现在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它只能是一个“贼”!既然是贼,自然不会有胆说、有胆做,慢慢甚至不会有心去想。这个声音,往往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敌人,而都是来自于我们的亲朋好友。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小华:我在做一些关于梦想的事。

小军:靠,《老男孩》看多了吧!

小华:呵呵,跟你说梦想,就跟讲冷笑话一样。

小军:在追当年的情人?

小军:你有什么梦想?现在不就是要多挣点儿钱吗?

小军:有梦想的人都不幸福。

小军:有太多的放不下。

小军:自寻烦恼而已。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是否看出,小军内心似乎有更多的声音。与其说小军是在说服小华,不如说他是在无意识地说服自己:我也有梦想,但是不靠谱儿,跟现实比起来,想那些不是找罪受吗?

你是在扮演小军还是小华?

现实真的就是这样。钱、房子、车、老婆、孩子……然后你还得小心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猛增之后手里的钱是不是贬值了,小心别哪天回家之后房子上画个大大的“拆”字,小心老婆今天跟你说去逛街又看上了一个LV(源自法国,奢侈品品牌之一)的包想买,小心孩子的幼儿园说要增加外语课每月多收一千块。为了现实,让梦想这个“贼”千万别动弹了。

我真的并不是否定现实,否定我们为了现实而奔命。即便那些真的要去实现梦想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会为了现实而付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到几十年后,你退休了,行动不方便了,那个时候,你的生命似乎缺了什么,似乎有些事情没做而成为毕生的遗憾了。那时真的想做一回“贼”,但是“贼”再也来不了了。

也许梦想和现实相差太多,但是,如果梦想就是现实,那谁还会在乎梦想?

此时,你恐怕被我的梦想之说所打动,甚至想不惜一切代价,冲出现实的藩篱,直扑当年的梦想。你甚至会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纯粹的梦想者。

但是,我这里有一个不幸的答案:

强调梦想对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放弃现实。

有另外一些人,完全抛弃现实,执着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惜牺牲自己、家庭、朋友,甚至“一将功成万骨枯”。那种纯粹偏执的追逐更加可怕。记得一句名言,“不择手段,追求最高道德”,多少“梦想者”拿着这句名言激励自己。殊不知,更多人只学会了“不择手段”,却都把自己认为的梦想当成了“最高道德”。而手段,即过程公正,是必须高于“道德”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有更清晰的认识。

●它靠谱儿吗?

梦想十年赚一亿?梦想成为大将军?梦想成为著名演员?

一旦让每个人打开梦想,就一定会有很多人为了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而做这样的梦。但是再看看自己的现实,则发现差距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远。与其说这是梦想,毋宁称之为“妄想”。其实,人们都有这种心理,当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要么委身于现实,沦为功利主义者;要么在内心中树立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以掩饰自我的恐惧。

所以,要找一个在现阶段可以达成的梦想。

●它善变吗?

提到梦想,就会想到童年那天真的梦想,五六岁时大家都觉得要当科学家,上学之后又都觉得当老师管学生很来劲儿,看了黑社会电影发现做黑老大很风光,如果是球迷又有当体育明星的念头,周日逛街又发现开个咖啡馆很小资……这样的梦想,当外界影响发生变化时,就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样的梦想,真的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

所以,要找一个比较稳定的梦想。

●实现的方式影响其他人吗?

你实现梦想的手段是什么?

是靠理性的独立思考、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真诚的沟通、互惠互利的共赢合作、主动试错的创新精神,还是靠打鸡血般的励志、高喊努力奋斗的成功学、残酷无情的党派斗争、抛家弃子的疯狂投入?

梦想并不是机场书店的电视屏幕里的口号,也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梦想”而妻离子散。实现梦想,需要更“和谐”的方式。

当我读到哥白尼直到临死之前才把日心说手稿公之于众,当我读到伽利略在罗马教廷的淫威下选择妥协,之后被软禁八年写出力学与自由落体定律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我觉得,能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适时妥协来靠近梦想的人,更值得尊敬。

所以,找一个可以以合理方式来实现的梦想。

当思量好上述问题时,我们就能找到真正可实现的梦想。它们稳定、具体、可分解、有可操作的方法、手段公正、依托现实。这样,我们就能切实地为梦想做点儿什么。

在关照现实的同时,别忘了为自己的梦想做点儿什么。

2.3 真兴趣和伪兴趣

在职业生涯中,很多人都会讨论到兴趣的问题。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有人说:“兴趣永远不能成为职业,兴趣只能是业余的。”

还有人说:“我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我喜欢历史、心理、摄影……除了我的工作。”

……

那么,什么才是兴趣呢?

作家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写作》中有一段话: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在那里使他心里痒痒。”

这段话把“兴趣”解释得很透彻。

兴趣就是明知道没什么实际的好处,还心痒痒的感觉。

用更理论的话说:

真伪兴趣的区别是:在做某事时,是以追求外部结果为导向,还是以享受内部过程为导向。

小芳喜欢做市场策划,是因为干这个有不错的收入,还是因为做这个事很光鲜,回家跟父母邻里说起时有面子,抑或因为其恩师曾经说过:“你适合做市场策划。”

这是纯粹的外部结果导向,职业的目的是为了收入、为了面子、为了别人的赞美,只有有这些结果,才能感到快乐。而更关键的是,这些结果,并非做市场策划本身带来的内部结果,而是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他人而构建出来的外部结果。一旦遇上新的环境、新的文化、新的社会价值,这些环境、文化和价值并不认为该职业能有高收入、有面子,那由之而来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

想象一下部分对收藏感兴趣的人。假设,一个喜欢收藏各国钱币的人,倾家荡产搜集了大量钱币,当他的那堆藏品因为市场的波动而暴跌,他是否还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这些人其实不是对收藏感兴趣,是对财富的增值感兴趣。

那么真正的兴趣,则是以享受内部过程为导向的。

同样,上述那个喜欢做市场策划的小芳,如果她真的完全喜欢市场策划的过程,完全沉浸在策划时对客户群、产品的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并享受策划出来的方案被客户认同并埋单的成就感。那么这样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兴趣,才是不在乎“什么实际的好处,但一想到就心痒痒的感觉”。

同样还以收藏为例,如果一个收藏者,对自己的藏品价格并不关心,而只是很在乎藏品本身,比如每个藏品都有一段故事,或者从自己的角度看它们都很有感觉,这样才是对收藏有真正的兴趣。如果这么看收藏,那几乎一切需要标价的收藏都不能算作兴趣,真正的收藏家并非《鉴宝》里的专家,而是小孩儿。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孩子们会收藏那些“破石头子儿”“碎玻璃碴儿”“小塑料勺儿”之类被大人视为垃圾的东西,他们甚至十分享受这种“收藏”,经常拿出来这儿摆摆,那儿弄弄。孩子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所以,真正对某事或某行为有兴趣,则是完全投入其中,享受这件事本身所带来的刺激和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成果。这让我想起王力宏的歌词:

忘了时间忘了我。

兴趣就是这感觉:忘了时间忘了我。

此时,想想那些你感兴趣的事物,看都有什么是能够让你完全享受内部过程,忘了时间忘了我的:

玩网游、逛街、打麻将、斗地主、看韩剧、偷菜、刷微博、吃饭睡觉打豆豆……

你的额头是不是出现了七道黑线?

好吧,这里我说点儿“鬼话”,提供一个定位兴趣的简单方法:

1.我是更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更喜欢跟事物打交道?

2.我是更喜欢做具体案例型的工作还是更喜欢做抽象概念型的工作?

3.这其中,可否找到一些“忘了时间忘了我”的事情?

如果对这3个问题有个相对清晰的定位,那么就可以大概定位出感兴趣的事情,乃至感兴趣的职业。

比如,一个客户找我咨询,她其实特别喜欢跟人沟通,喜欢通过与人的协调来完成项目,喜欢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她感兴趣的估计就是参加各种社区和组织的活动、市场拓展、销售、项目管理这样的事,结果她学了七年的计算机,研究生毕业,为了安稳找了一份专利审查的工作,每天必须面对黑压压的专利文字八小时,工作中几乎没有跟人交流沟通的机会,要多郁闷有多郁闷。经过沟通,她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更多参与社会上的社团活动,进而了解那些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和职业。至少在八小时之外享受自己的兴趣。

再比如,另一个客户来找我咨询,他在通信营业厅负责接待陌生客人。可是他却特别喜欢跟具体事物打交道,而且喜欢制作工具、完成软件代码这样具体的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是父母为其稳定而找的,他很厌烦。当我跟他谈到他要开发的软件时,他的眼睛一下亮起来,说话速度也加快了,明显就是搞研发的命。考虑到他刚工作不久,他的下一步规划是:无论怎样先做好本职工作,找到这其中有意思的地方,然后在业余时间针对某类软件做开发研究。

但是,这事还没完。

很多有职业困惑的人都会跟我说:“我对我正干的工作没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括弧用于填各种行业和职业,如经济、金融、心理、传媒、人力资源、市场、开发、酒店试睡、手模特……)他们觉得他们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梦想无法实现,工作不快乐。

只是,当我再问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时,比如,我会问:“你对金融感兴趣,能谈谈凯恩斯和亚当·斯密吗?”“既然你对心理感兴趣,斯金纳箱是怎么回事?”“既然喜欢传播学,那了解麦克卢汉吗?”“既然你喜欢编程序,最近用什么代码编过哪些程序?”“喜欢做市场,那销售你的产品时,你会用什么手段?”多数状况是被提问者会无语,或者所答非所问。

须知,我问的问题,如果涉及专业知识,都是我临时谷歌、百度出来的,应该是最典型、浅显的入门知识。而如果涉及相关技能,也都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但是,即便如此,依旧让我很不好意思,以为问题过于艰深。于是,我只好再问一句话:“那你现有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对方通常会这么回答:“因为没兴趣,所以自然干不好。”

这些人,似乎找到了兴趣,但是却对他们认为“感兴趣”的内容不太了解,这让人觉得很怪异。

1.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2.说“对工作没兴趣”往往是逃避我们没能做好自己工作的借口。

你是否发现其中的一个因果悖论,到底是因为没兴趣而做不好工作,还是因为工作做不好而没兴趣?

不光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甚至娱乐都会有这样的状况。三缺一的时候,那些牌技差的人都说不喜欢玩儿牌;打球凑不够人的时候,那些球技差的人都说不喜欢打球;体力不好的人,都说不喜欢背包游。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如果你的牌技好、球技好、体力好,是不是还会说不喜欢玩儿牌、打球、旅游呢?

这是我听到的一件真事:小华的台球水平很差,全无基本的姿势和杆法。因此,从上中学到工作,别人打台球,他很少参与,然后会说:“我不喜欢玩儿这个。”后来,一次心血来潮,他被一个同样很一般的人打了一个零比八。一怒之下,他找了一个台球厅的教练,给他几百块钱专门练了一个月,就是单调的摆姿势、出杆。基本姿势成型,就可算作入门了。之后再跟一些人打台球,至少有些模样,而且他开始赢局,甚至偶尔还会一杆收。于是,当别人问他有啥爱好时,他会说:“还挺喜欢台球。”

因此,除了对兴趣定位的三个问题,可否再想想自己的兴趣。再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我为我的兴趣投入了多少时间和多高的专注度?”

如果真的对这个事情、这个活动感兴趣,会很难遏制自己去了解它的冲动。开始投入时间,就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好玩儿之处。也可能,很多兴趣会止于此。因为最初几十个小时的好玩儿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一系列的挫折和枯燥。

不喜欢,没兴趣,往往并非源于兴趣本身,而是因为开始产生的挫败,或其中出现枯燥的地方,导致之后不愿意做,但为了给自我行为的合理化而找借口。

回到职业上来,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个梦想,都会带来挫败,都会有枯燥的地方。因为挫败和枯燥而不愿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选择放弃,转而想做另外的事情,美其名曰:“我对那些事才感兴趣。”然后继续上述循环,最后发现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于是摆出一副沧桑的面孔:“神马都是浮云!”

所以,无论是否真的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兴趣,我们至少要超越最初的挫败,拿到初步的成果。否则,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同时,对于兴趣,我分为四大级别:

1.入门级(NOVICE)

所谓“入门”,指至少掌握了某一事物的基础知识。如果是学科类兴趣,如历史、语言、经济,那怎么也得了解入门知识;如果是技能类的兴趣,如乐器、球类、编程、机械、写作,那怎么也得会最基础的技能操作,能够完成最初级的作品。比如,乒乓球会拉弧圈,可称为入门;独立开发一个小的应用程序,可称为入门;开淘宝店有上百单生意,可称为入门。

2.业余级(AMATEUR)

业余,顾名思义,就是把工作之余的时间投入到兴趣中。如果能达到业余级别,怎么也要花几百小时了。除了掌握事物的基础知识,在该领域还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观点、成熟的作品。比如,对某段历史深入研究,写了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能根据乐谱弹奏一般难度的乐曲;完成近万行的程序代码,实现某个应用功能;自己做了一把餐椅;完成两个小时的演讲……

3.票友级(SEMI-PRO)

票友和业余的最大差别就是:票友能够粉墨登场,甚至达到专业级别。最典型的票友莫过于《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这部戏有个桥段,他跟段小楼争论霸王出场到底是该五步,还是七步。足见这位爷的专业度。换句话说,票友级已经将兴趣修炼到了专业水平,只是这些人依旧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京剧中,有不少名家就是票友下海而有所成的。因此,如果兴趣能达到票友级水平,则差不多可以将兴趣转化为自己的职业了。

4.职业级(PROFESSIONAL)

职业级最易理解,就是真正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兴趣来赚钱了。这样的人,一般都要花个三五年时间培养,从入门到业余再到票友,除了能力有成,还要熟识相关的人际圈。

5.世界杯级(WORLD CUP)

虽然我分了四个级别,但仍旧禁不住要谈谈兴趣的最高级——世界杯级。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提到过一万小时定律,即如想成为某个领域少数的卓越者,必须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如果按每周二十小时计算,则需要十年。其实古人早就有此预料,贾岛有诗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因此,如果真的想成为个中高手,华山论剑,一万小时可以搞定。

2.4 能力:我该拿什么换金币

这是多数玄幻小说以及角色扮演游戏常见的路数。

当主人公学成一点儿武功刚刚下山,还不被其他人所认同时,他们首先要做的是赚钱养活自己。此时,一个神秘的地方“职业工会”就出现了,该工会会发出任务要求,各种自称为战士的人都可以接这些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换来金币。如果任务级别高、难度大,则奖品也很诱人,从金币上升为金砖、钻石、月光宝盒。后边的故事则显而易见:主人公一般会挑战那些最难的任务,然后就像撞了狗屎运一样完成任务,拿到金币,声名鹊起。

这其实和我们的工作很像。因为我们跟职业就是一场交易。

这话很是赤裸裸,但是任何企业都不会需要不能给它带来价值的员工。所以,在企业家眼里,我们除了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产品或“资源”。要不为什么公司里管理人的部门叫“人力资源”,就是因为员工本身就是资源,就是产品。

作为一个产品,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关系

直接说就是“拼爹”。你给企业的价值不是你自己的价值,而是背景好,这个背景能给对方带来价值。当然,对那些没有什么背景,只有一个背影的人而言,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应该把自己的剑磨得快一点儿。别太倚仗关系,因为这个背景其实和我们自己无关,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什么价值的话,在所有人的眼里,那同一个傀儡又有何两样。

●能力

如果你剑术高超,去职业工会自然可以接难度高的任务,换得更多财富以及全王国都瞩目的名声,甚至还有公主的委身相许。同理可得,如某方面能力卓著,那同样会有企业抛橄榄枝,如果这方面能力特别有用,那就属于到哪里都有饭碗的人,俗称铁饭碗。其实,多数人没有好爹爹好舅舅,不能卖身体,能力就成为他们换回金币的“武器”。

关于能力的研究,在心理学书籍里数不胜数。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三维结构理论、流体晶体理论……咱们不谈那些不好玩儿的学术。咱们从几个最直接的问题入手。

1.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

这个小标题十分贴切,再重复一遍:“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这句话有几个关键词:比、地方、认为。

比:用一句市面上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用一句更口水的话来说就是“一招鲜,吃遍天”。走江湖混社会,知道自己的那一招很重要。随便百度、谷歌一下,就可以看到,能力分很多种:动手能力、身体协调力、记忆力、应变力、洞察力、想象力、亲和力、沟通力……我们往往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比人强一些。

但是,我更要强调的不是“比”,而是后面两个词。

地方:选好你的比武场。如果觉得自己记忆力强,跟一堆能背圆周率几千位的兄弟比谁记得多似乎是最典型的比法,这么玩儿自然是正中之正。但是谁都知道,在高手如林的地方,我们得是超强高手才能脱颖而出。此时,你有没有想过换个比武场,跟想象力强的人比记忆力,跟记忆力强的人比应变力,跟应变力强的人比沟通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如某个著名演员那样自夸:“聪明的人没我漂亮,漂亮的人没我聪明。”

认为:我做过很多咨询,发现很多人并非缺少某种能力,而是不认为自己拥有此种能力。

过着屌丝般生活的小林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一个行为细节,他穿得很干净,当手机铃声响起时,他从书包里拿出手机,仔细看了一眼,接电话,结束后又看了眼手机,放回包里的某个夹层,把书包的扣仔细扣上。此时我突然问他一句话:“你是不是特喜欢收拾,你的电脑桌面上是不是很干净?”经过后边的沟通,他也知道自己是典型的“细节控”,这算啥能力?但是细节控往往都是测试强人、时间管理高手和内务总管。

小威总是不太清楚自己的能力在何处,但是这样一个场景让我有所发现:他很爱玩儿电脑上自带的扫雷游戏,扫除九十九颗雷平均用时六十多秒。他在讲述自己的扫雷过程时眉飞色舞,说特别是边打电话边玩儿扫雷,往往能玩儿出四十多秒甚至更快的成绩。我说这就是能力,他还很怀疑地说:“这不就是玩儿吗,算啥能力?”扫雷其实体现了计算力、决策力和短期聚焦的能力。

很多理工男、理工女认为能跟人打交道很没“技术含量”,觉得这算什么能力;一些军人转业后也颇为自卑,觉得在军队里待了这么长时间,到社会上成了没用的人,殊不知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他们的快速应变能力就体现出来,这能力可能救命;更有千千万万被考试忽悠了的人认为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算是有能力。

我们不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特长是能力,是因为我们感到做这件事如此轻松,轻松到我们认为所有人也跟我们一样拥有这种能力。

2.能不能让这个绝技在职场中运用?

有人说:“我玩儿‘水果忍者’很强,总能一分钟得八百多分,我总不能拿这个能力当职业吧?”有人说:“我家收拾得特整齐,我一个研究生总不能做小时工吧?”还有人说:“我可能也就是逛街特会砍价,这技能也不能拿来吃饭吧?”有时,即便我们知道这是能力,也不晓得如何用在职场上。

我知道很多人对网游反感,但是PC WORLD(月刊,全球性IT专业杂志)高级撰稿人的一篇《如何用游戏点亮你的工作简历》却写出了一些让我们大跌眼镜的话: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育娱乐计划主管兼合作教授埃里克·克洛普弗(Eric Klopfer)却表示,目前有多项研究都着眼于人们在游戏中所能获取的实际能力,她通过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证实:人们在玩儿《魔兽世界》的过程中学习并实践了各种实用技能——数据收集和分析、协作精神、计划制订、资源管理与分配,甚至团队激励和管理。”如果把“魔兽世界”四个字忽略掉,以上任何一项能力写在你的简历上都会让招工单位的人事经理眼前一亮。

同时,这篇文章还列举了一系列可通过玩儿游戏获得的能力,如:

《魔兽世界》的公会还能锻炼团队领袖的魅力;

《辐射3》可彰显优异的沟通能力;

《彩虹6号:拉斯维加斯2》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CS》则正锻炼了团队和信任;

《口袋妖怪》则要求细节分析的能力;

《文明》及《模拟城市》则让你“Able to See the Big Picture”,即“掌握如何制定蓝图并考虑从大局到细节的构成实施”。

相信很多90后看到这段话会欣喜若狂:“总算找到玩儿游戏的理由了。”而他们的父母则有点愤怒:“都上瘾了还说对找工作有好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游戏是真实世界的映照。也因此,游戏中锻炼出来的能力自然在真实世界中有所体现。

无论你有什么能力,这些几乎都能在职场中得到体现:

收拾东西的能力,做行政、运营、程序测试等细节工作绝对是好手;

能砍价,快别委屈自己了,你是个谈判高手;

“斗地主”总是赢,这属于能应对模糊情景,结合好的沟通能力就是个很有能力的项目经理;

掌握营养学知识,那给同事和上司提供一份营养菜单吧,别人会离不开你;

……

所以,当知道自己的某种能力很强的时候,想想如何用在职场上。

如果是知识型能力,则为职场人士分享知识;

如果是技能型能力,则归纳成一些通用技能,用于职场。

4.如何应对能力弱项?

有个经典的原理“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积的是这个木桶的短板。由此,很多人认为,一定要弥补自己的能力弱项,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有所发展。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把木桶倾斜过来,那么决定木桶容积的却是这个木桶的“短板”。

因此,到底是长板决定论还是短板决定论,取决于你如何放置木桶。而到底是补弱项还是提升强项,取决于我们如何放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仅仅锻炼自我,则会把自己当成一块板,那自然是越长越好;而如果我们会组成一个团队,则在团队中,需要以缺口为导向,找到弥补缺口的“短板”。

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对自己的缺点耿耿于怀,原因在于对失去的恐惧。根据心理学研究,因为恐惧而采取的行动会比因为希望而采取的行动迅速得多。世界上的多数战争皆因恐惧而生,德国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制造恐惧犹太人的气氛而生,日本侵华战争又因恐惧生存空间而生,即便是拍死一只虫,也是因为恐惧。因此,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弱项时,恐惧弱项的心理会让我们迅速做出反应来弥补它。

你上了圈套。

因为我们弥补的,恰恰是最难提升的。老天爷是个小气鬼,他不可能给我们所有的能力,既然你拥有这个能力,自然就会在另外的地方减弱。这同样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十六岁的人的大脑和三岁的人的大脑,就会发现,三岁的人的大脑有一千五百万亿个联结,但是到了十六岁,却减少了一半。别担心,尽管不少联结断掉了,但是有那么一些联结却越来越粗壮,这就是你的能力,并且它们会随着你的使用朝更粗壮的方向发展。可是,此时,你选择了担心那些断掉的联结,而试图把它们再联起来,谁都知道,这样付出的能量远高于使用那些粗壮的联结。更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弥补了这些,可是那些在这方面能力强的人,他们提升的效率远高于你。则你永远也跑不过他们。龟兔赛跑的寓言在现实中是那么的荒谬。

所以,发现自己的强项,频繁使用自己的强项,你就是这个领域的WORLD CUP级。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点,无论木桶是由短板决定还是由长板决定,你都得保证底别有洞,桶别有缝。比如在职业中最基本的礼仪、最初级的表达和最简单的电脑操作等都搞不定的话,你的桶就漏了。

2.5 这份工作我们最CARE(在意)什么

梦想、兴趣、能力。

如果我再问得深一点儿:

你为什么会梦想自己出一张唱片?成为一名旅行者?作家?

你为什么会对话剧,对组装家具,对跟人沟通,对写作,对登山……有兴趣?

你运用能力在职业中四处打拼图的是什么?

你工作、职业的价值是什么?

你在这份职业中在乎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很多人都不愿意深入思考。

而真正能吹散内心迷雾的,就是这些问题,我们在职场中到底想实现什么价值?

古人有诗:“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不同。

一个最典型的个例是:打麻将。

四个女人都喜欢打麻将,但也许每个人背后追求的意义和价值完全不同。

春桃很喜欢赢,摸一个一条龙就赚了三十二番,因为赢了就能来点儿钱,她在乎的是实惠;

夏荷对输赢无所谓,但是她喜欢跟人聊天,小红跟小军离婚了,小丽又去追小军了,但是小军竟然喜欢同事小震,可是小震的同学的姐姐是小薇,而小薇竟然是康熙的某个宫女穿越过来的……打麻将是最好的交际方式,她追求的是人际关系;

秋菊是个理工女,因此无论输赢,都能总结出经验教训,她在乎的是逻辑;

冬梅,刚傍了一个有钱人,买了一克拉的大钻戒,每次她出牌的时候,都特意甩一下左手,将左手无名指秀给大家看,她在乎的是面子;

还有《潜伏》里的翠平,打牌跟人聊天,但是聊到一些内容就记在脑子里,回家后给余则成汇报,她在乎的是正义事业;

……

当一份职业能给予我们重视的意义和价值时,它就是我们的“如意郎君”。

因此,你从事这份职业,到底想要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还用说,工作不就是为了那点儿钱吗?

钱或待遇,确实是一种价值和意义。

难道没有其他的吗?

如果一份工作需要天天加班,而恰好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你愿意为了钱而减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吗?此时,你也许希望能找到一份较好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职业,比如朝九晚五的行政。

近年很多人都向往在大国企总部工作,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你是否还会喜欢?在很多国企总部的小职员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生活PPT化,PPT生活化。”为了一件小事情,你需要做几十页PPT,如果你的PPT文字太多,上司会说:“我一看到那么多文字就头晕,你能不能做得简洁点儿?”但如果你真的做得简洁,上司又会说:“你叫我怎么跟领导汇报,你得把该写的写清楚。”然后你就一遍遍地改。更要命的是,你还得善于玩儿猜谜游戏,谁都知道多沟通和确认能让事情办得又好又快,但在这样的环境里,上司很少能跟你说出他真实的意图,甚至他自己也得靠猜他的上司的意图来生存。如果你总是揣摩不好“上意”,那你就会很容易被打入另册。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找到你工作的意义吗?

甚至,你会在乎工作环境是否干净,同事上司关系是否融洽,这份工作是否总是有新的事情可以做……

这些就是学术界称之为“价值观”的东西,这些才是我们从一个职业中想要获取的东西。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工作八年的李寻欢已经成为部门的一名总监,管理着三个项目团队,分别在三个方向上进行研发。这总会有点儿成就感。但是,在那年的夏天,他发现他项目团队里的人纷纷被调动至另一个跟他同样位置的总监欧阳锋辖下工作。那些人对李寻欢项目的投入时间日渐减少。李寻欢逐渐变得愤怒。你们认为他会怎么做?

他开始在背后说欧阳锋的坏话,说他的项目其实没什么意义,而且还浪费了这么多资源云云。当李寻欢跟一个懂点儿心理学的好友楚留香谈及此事时,楚留香说了一句话:“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这是嫉妒。

当李寻欢意识到这是嫉妒的当时,他的内心一下子就清明了许多。

为什么我们不会嫉妒李开复、比尔·盖茨?因为只有当两个人级别差不多时,人们就把对方看成平级对手,只有将对方视作能跟自己斗争的同一量级,才会产生嫉妒。我们只嫉妒跟我们相似的人。

那么,嫉妒背后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是恐惧,恐惧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今后会比自己吃得开、升得快。楚留香跟李寻欢说:“当嫉妒、恐惧时,需要清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李寻欢发现,在他的项目中,他真正想要的,是通过项目来发现新的课题和知识结构,并转换成知识产权,这背后的价值观是“创新”。同时,他想要多积累项目管理的经验,这背后的价值观是“能力发展”。

手下人力资源变少不会影响他个人的创新,同时还能锻炼他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多项目管理。于是他筛选了多个项目,然后按重要程度高低排了次序,把不重要的项目砍掉,集中人力先拿下最重要的项目。

因此,当我们在职业中产生如嫉妒、恐惧、挫败、失落的情绪时,回归到那些指引你做出选择的价值观上,问自己:“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此时,你们一定会问:“那难道他就不争夺自己的资源了吗?”

这便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

价值观是一个人在职业中成长的核心,我们不但要经常觉察它们、唤醒它们,甚至还要时时打磨它们、捍卫它们。

如果李寻欢真的想要“权力控制”这样的价值观,如果他真的对“地盘”很在乎,那么,他就必须要同上司确认自己的身份,并要求自己的资源,并让多数人知道他是一个很在乎“地盘”的人。

但同时,如果你真正想要的价值不是“权力控制”,而是其他,你同样要捍卫其他价值观,如果你把“创新”当作自己最核心的价值观,那就要从每一项工作中找到创新点。如对于很单调的报表,就去找其中数据与数据的关系,从而分析其中的规律;又如受马桶盖的光滑白腻的启发而创造出同样光滑白腻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总之,得时时刻刻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回事。

还记得,我说过梦想是个贼吗?当把财富和权力看作至高无上的价值时,当某大学教授大声疾呼“四十岁赚不到四千万别来见我”时,当你的亲人为你手里有点儿小权力而扬扬自得时,独立于你自己的价值观会逐渐褪色。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只有二元价值:要么成为成功的主角儿,要么沦为失败的龙套,大家生在同一个世界,最终怀揣同一个梦想。那将是一个多么单调无聊的世界。

参差多态,乃人类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