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关灯直达底部

所有的说服都有一个基本的道理——不要一直强调我需要什么,而是要想办法找出对方需要什么。甚至有时候,为了要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在真的找不出对方需求的时候,还要想办法为对方创造一个需求。

而最常见的需求往往都是来自最基本的安全、舒适与自我实现。

如何说通年纪大、地位高的人

〈误区〉

试图输出价值观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年纪越大、地位越高,往往就越保守。我们的父母、老师、领导,基本上都会觉得年轻人的想法太激进、不靠谱;而这些人又掌握着话语权。于是问题就来了:计划书能不能通过、想法能不能得到赏识、冬天能不能不穿秋裤……往往都是这些人说了算。

我们跟他们争吧,他们是长辈;不争吧,活活憋死自己。那么,我们就要想一些办法,能够让他们认同我们的观点。

很多人都会觉得,长辈之所以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或者方案,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别,因此他们会试图向长辈解释自己这么想是对的。例如,冷一点其实没什么,但是穿秋裤显得胖不好看,对我来说好看比较重要。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公司的上下级之间。但其实领导也是从基层做起的,父母也经历过年轻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会不懂呢?他们完全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只是他们现在不认同而已,因此,输出价值观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小诀窍〉

用对方的视角看问题

找到长辈能听进去的理由

不管是长辈还是领导,之所以听不进去我们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们暂且先用公司领导和员工来举例。

比如,员工做具体工作,专注于技术问题的解决;领导负责全局统筹,专注于宏观态势的把握。看问题的层次不同,做决策的时候优先级就会不一样,即一个看重于把事做成,一个看重于别出乱子。这才是领导之所以比较保守的根本原因。

一般情况下,领导能够明白员工为什么这么想,员工却很难知道领导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试着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只知道掰扯自己的道理,就算领导驳不倒我们,我们的沟通也一定是无效的。这就需要把我们的道理用领导层次的视角转换一个说法,让他能听得进去。

比如,《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唐僧为什么死活听不进孙悟空的意见呢?表面上看,他是不相信孙悟空的专业水平,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想问题的方向不同。

孙悟空的角色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负责降妖除怪、保护师父,见妖怪就打很正常;可是唐僧是什么人?他是十世修行的金蝉子,轮回过那么多次了,安全问题真的不是他的第一考虑。唐僧当然知道孙悟空是专家,然而问题是,万一孙悟空错了呢?唐僧的十世修行就会付诸东流。被妖怪吃了不要紧,大不了再轮回一次;可是万一错杀无辜,取经这事就算彻底泡汤了。所以,唐僧的真实关切绝不是孙悟空站在自己那个层面就能理解的。

如果我们是孙悟空,又要打死白骨精,又要顾及师父的面子,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应该站在唐僧的高度来分析里面的利害关系。比如,孙悟空可以这样说:“师父,我知道您是怕我万一看得不准就会滥杀无辜。可是您也要想想,万一我们被外表迷惑错放走了妖精,受苦的可是周围的老百姓啊。多少生灵涂炭可都要算在我们头上,到时候在佛祖面前如何交代啊!”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员工,从领导真正关心的问题着手去提出自己的诉求。就算这时候唐僧还是犹豫,至少也不会念紧箍咒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说服。

当然,领导不一定像唐僧那么唠叨,他的考虑也不一定像唐僧那么高大上,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上下级想问题的角度不同。领导想问题跟我们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我们得跳出自己的专业局限,才能找到他听得进去的理由。

找到对方感同身受的痛点

找到对方感同身受的痛点是什么意思?先说个冷知识。

据调查统计,面对重大疾病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与普遍人相比,医生这个群体往往会选择比较激进、风险比较大,但是如果实施成功,效果会比较好的方案。为什么呢?因为医生见过的病人多了,完全知道生病有多痛苦,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个要么快点死、要么好好活的方案,也不愿意接受拖一天是一天、持续处于痛苦之中的保守治疗。而作为普通人,因为这种大病之前也没得过,没有切肤之痛,所以往往不太敢选择激进的方案,自然比较倾向于保守的治疗。

可见,很多人之所以保守,之所以觉得还能忍,是因为不知道有多痛。作为领导,年纪比我们大,地位比我们高,我们的很多痛点他是没感觉的。就像我们在烈日下骑着电瓶车等红灯,他们在烈日下坐在豪华汽车里等红灯,同一个红灯,不同的世界。工作也是一样,我们觉得不改不行的地方,比如作风太官僚、手续太烦琐,而领导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所以,我们必须要触及他的痛点,他才能采纳我们的意见。

比如,在工作中,很多基层工作者最头疼的就是办事手续太烦琐,而让领导简化流程又很难推动,因为领导办事的时候手续并不烦琐——没有痛点嘛。怎么办呢?让他痛!

我们要把话说成这样: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我们也得走流程、按规矩来;这也得签字,也得批示;这也要开会,也要打报告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白忙,要拉着领导一起忙,直到领导不堪其扰,说出那句我们等了很久的话——“这点小事也要来麻烦我?”

妥了!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出憋在心中很久的那句话了:“唉,我们不也是没办法吗?程序就是这样规定的,我不天天找您我担不起这责任啊,要不咱们考虑考虑简化一下流程?”这个时候,跟我们有一样痛点的领导,自然也就比较容易点头啦。

又比如,我们要推进一个项目,但是领导觉得风险太大。那我们要清楚,领导和我们的痛点是不一样的。错过一个好项目,对他来说也心疼;可是万一搞砸了,我们倒是可以辞职走人,领导舍不得啊,所以他的痛点在这里。所以,在劝领导的时候,我们不要太多强调收益,更多地要强调风险规避;不要太多强调创意(什么行业先行者啊、领先多少年啊,这些会让领导越听越害怕),更多地要强调市场的可行性(即别人也有干成过的)。这才是找准了领导的痛点来进行说服,效果会好得多。

给对方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保守派想问题,一向是从最坏的情况出发,而要应对最坏的情况,预案就需要比较完备。说个生活中的例子,妈妈要儿子穿秋裤,怎么办?说“我不冷”有用吗?没用!

可是,如果儿子方案比较完备,那就不一样了。比如他可以这么说:

“等会儿出门打车,我会等司机到了再下楼,不会在外面待太久。”

“我去的那个地方暖气很足、人很多,穿多了不舒服。回来时也是离地铁几步路而已,冻不着。万一要在外面走路,我就叫个专车直接门口到门口,您就放心吧。”

儿子的出门方案如此完整,妈妈就是再担心,也说不出什么来。

总之,家长、长辈和领导比较容易保守,这是人家的天职所在。要说服保守派,我们就要找到他们能听得进去的理由,让他们能切身感受到痛点,并且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

〈使用注意〉

很多人会觉得和长辈说不通道理,其实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道理而已。所以说服长辈的核心,其实不在于具体的语句,而在于你要去了解他们的“三观”。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你要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各种问题的。这样才能有机会说服他们,不然难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从下手。

常用句型

● 您总教我……很重要,可在这件事情上……

归纳对方看重的要点,随后提出在这一点上的不同意见,用长辈的视角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 您是不太清楚,其实我也是没有办法……

借机说出自己的难处,让长辈感受到自己的切身之痛。

如何催促拖延症老板

〈误区〉

扮可怜,求老板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有人认为,拖延症就是懒;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拖延症没这么简单,它的本质是为了消除恐惧和焦虑而引发的逃避行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和他的同事曾经整理过拖延者的信条,他们发现,拖延者往往追求完美、害怕失败,也因此对即将到来的任务产生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只好一拖再拖、逃避问题。

在职场中,每一项工作或任务都离不开团队配合。在几乎人人都有拖延症的大环境中,我们自己的拖延症尚且有截止日期来救,但是如果我们的老板有拖延症,谁敢给他定截止日期呢?就算他自己定了截止日期,往往也是说改就改,比如:

“我这几天太忙,来不及看,你要的文件再往后放放。”

面对老板如此拖延,很多人都会说:“那就求呗!”对老板不能强硬、不能黑脸,所以就应该努力放低身段,可怜兮兮地求老板把该看的看了、该审的审了;中间再加一段紧急情况说明,试图来撇清“不是我催您,是情况所迫,所以您别怪我”。

我们可以想想,这样做,虽然没对老板黑脸,但是却让老板变成了坏人。我们求得越可怜,让老板这个坏人当得越彻底;描述的情况越紧急,越是在变相暗示老板整的烂摊子有多大。这时候,不仅工作没推进,还可能因为不会说话而与老板产生嫌隙。

〈小诀窍〉

减少焦虑,提供动力

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以我们《好好说话》为例,每周的音频录制出来,听审小组会给意见,无论修改还是送剪,最后拍板上线都要经过渐彪的审核,如果他拖拖拉拉不听、不看、不拍板,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当期的音频无法上线,“开了天窗”。

假如此时渐彪真的拖延了,我们就可以这么说:“渐彪,最近你要忙的事情好多,还hold(掌控)得住吗?我看你又是跑高校宣传,又是和投资人协商,还要录制自己的音频,你要是有时间审我们的音频就见鬼了。”

请注意,在这里,我们没有说现在离音频上线的截止时间,也没有让他该拍板的时候就快点拍板,而是先罗列他目前在做的很多工作,表示他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非常理解他到现在还没听审音频的原因。

这样的对话,会让领导感觉下属不是来责难他的,因为责难就意味着对立和攻击,人面对攻击的本能反应就是开启防御模式,不但会产生抵抗情绪,还会自我强化之前行为的合理性,表现出来的就是死要面子不认错。老板一旦不认错,而且甩出大段理由来合理化之前的拖延,我们再往下接难度就会变得更大。所以,开个好头很关键。

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刚才我们已经体谅了领导的拖延原因,上面这则案例接着就该这么说:

“看你忙得没时间,所以我想了一下,如果你觉得实在来不及听审这周的音频,咱们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把后备音频调上来,新的音频可以以后再审。”

这就是提供后备方案。有人可能觉得,我们是想催老板加快速度,怎么反倒帮他找起后路了?这就是后备方案的意义——不在于领导会不会真的选择它,而是帮助领导缓解当前开天窗的压力,让他觉得其实这件事没有那么难办。一旦领导的压力得到释放,反而能在心情上缓解焦虑感,更愿意面对和处理当前的状况,甚至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要想说服一个有焦虑情绪的老板,最重要的就是给他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缓解他的恐惧与烦躁,释放他的不安情绪。这个后备方案未必完美,但它的作用只是想让领导知道,它起码是个兜底方案,是不会出现最坏结果的。

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还是接着上面的案例,告诉了渐彪这个后备方案之后,就可以接着跟他分析:

“不过,如果这期赶赶工,上新的音频,那就正好符合咱们职场周的主题。那些后备的音频跟职场的关系不大。你看你只需要挤两个小时出来,就能让咱们这一周的产品更贴近主题,刚好也回应了上周听众的意见。”

这么说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不拖延的好处在短时间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领导来讲诱惑力更大。因为恪守业务流程、树立高层权威,这些都是高大、长远、宏观的好处,不如眼前本周的好评率和收听率更为直接和贴近。第二,它强调了不拖延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只需要多花两个小时,这完全在领导的能力范围内。两者结合,给领导一种“踮起脚尖就能立刻摘到苹果”的感觉,领导就有了做事情的动力。

〈使用注意〉

很多人觉得,老板拖延我们员工不方便催,但在合作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当尽力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员工不仅仅是为老板工作,更是为公司、为自己工作,所以有需要催促老板的情景就大胆且有技巧地催促就好。更何况,“催领导”是催人的最高境界,你连领导都敢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同时,操作步骤的顺序很重要。

很多人觉得,既然点明利益这种方式简单易操作,又何必多做前两步白绕圈子呢?我们要清楚,沟通说服要根据对方的处境来拟定策略,一上来就分析利弊得失,一般人很难听得进去,更何况是一位注意力和判断力已经被焦虑感所占据的领导。但有了前两步做铺垫,领导就清理了足够的认知内存,这时候再给领导一个推动力就水到渠成了。

常用句型

● 您最近这么忙,工作又多,应付得过来吗?

● 您要是没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用方案B怎么样?

● 不过如果您能抽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喔。

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误区〉

用感受评价专业,用命令逼迫服从

在这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人人都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但因为专业性的差距,往往使这种交流困难重重,尤其是当你要说服一个比你更专业的人接受你的意见时,则更是如此。

以和设计师沟通为例:甲方与设计师合作时,一方面,甲方觉得自己出了钱,就应该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另一方面,甲方却感觉设计师用专业筑起了高墙,就算没有彻底拒绝甲方的要求,也总让甲方觉得沟通困难。

那么,一般人在说服专业人士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呢?仍然以与设计师沟通为例:

很多人在劝设计师改东西时,总喜欢一上来就表达自己主观意愿上的不满:“你这个方案不好看,具体哪儿不好看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就开始乱出主意,要人家东改西改——“要不你试试把logo(标识)放大一点?还有标题要放大,二维码也要大,同时要留白哦……”(完全没意识到“放大所有内容”和“留白”有多矛盾)最后就开始下命令,威胁设计师说:“你到底改不改?不改不给钱啊!”

在这里,甲方犯了三个错误:一是评价作品时只说主观感受,让人不服;二是提出修改建议时纠缠细节,且矛盾重重;三是用下命令的方式逼人服从。后果可想而知。但是甲方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方案的确不符合要求,不改甲方也没法交差。

〈小诀窍〉

尊重专业,达成共识

还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设计师是一个仰仗创意的职业,让他们带着痛苦的情绪或受迫的感觉去工作,就会影响工作品质。所以,我们要学会“无痛”劝导设计师修改方案的方法。

克制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冲动

什么叫主观感受呢?它有标志性的“三个字”特征——“我觉得”。

“我觉得不好看。”

“我觉得不大气。”

“我觉得不够有内涵。”

……

通常设计师心中的反弹会是:“你觉得不好看,但别人可能觉得好看啊!你觉得不大气,你又不是专业设计人士,你的审美靠谱吗?”

讨论一旦落到主观判断领域,我们和设计师就很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争执。而且,在我们没有撕破脸表示不改不给钱的情况下,设计师完全可以用自己在设计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我们说得无话可说。更何况,主观感受通常十分模糊,缺乏能够准确传递想法的信息媒介。试想,如果领导或合作伙伴只知道跟我们说:“我觉得你这个方案不太行啊。”我们能瞬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话中的要旨吗?所以,初步接触一个设计方案,就算再不满意也要沉住气,把主观上的不满意细化成客观和具体的问题。这样,设计师才能得到修改的线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讨论。

比如,设计师交来网站改版方案,可是我们觉得“土土的”,这个“土土的”就是一个模糊的主观感受,听了不仅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还会让人有一种无端被指责的感觉。我们应该跟自己印象中那些“不土”的设计进行比较,并告诉设计师,是字体太过古板和常规,还是配色太沉闷,抑或是排版太密集。就算在脑海中搜索不到什么可以对比的案例或进行描述的词语,我们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类似的设计,以供设计师捕捉我们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设计方案,这点儿功课还是值得做的,而且还能向设计师传递出我们的友好和诚意。但是请注意,我们所说的具体看法只是要求尽量多提供一点儿细节,而不等同于要提供专业意见。

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

需求和要求的区别在于,需求是整个设计项目应该达到的总体目标,比如,塑造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提升某个链接的点击率,或者是吸引用户在页面停留等。要求则是指对设计方案中某个细节的具体安排,比如,背景颜色要是白色,标题要使用宋体,或者logo要大等。

我们要知道,设计师总是倾向于回避问题和拒绝修改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提问题的时候不具体,就容易因为失焦而被回避。但说到修改建议的时候,我们如果陷入细节的纠缠,不仅会捆绑设计师的手脚,导致最后的修改方案偏离应有的轨道,还会给我们彼此的沟通带来很多摩擦。说个真实案例。

有一位设计师,把“五四”青年节的专题配色搞成了黑色。板块的编辑就不乐意了,说:“青年节的主题色怎么能是丧礼黑呢,必须给我改成绿色。”设计师同事立刻反驳说:“绿色不好,青年节怎么能变绿帽节?”于是,两人就黑色和绿色哪个更不吉利争论了起来。

实际上,编辑完全可以只讲内容需求,编辑可以这样说:

“今年‘五四’青年节的主题跟环保与社会责任结合得比较紧密。你做的这个黑色是挺有个性的,现在的年轻人也挺喜欢黑色,但和咱们这个设计的主题有些不太吻合。你能不能建议一些可以实现这个需求的方案呢?”

然后,等设计师罗列出什么橙色、蓝色、绿色的时候,我们再从里面挑出绿色说:“我觉得你用的这个绿色就挺好,不如咱试试?”

同样都是改成绿色,与其直接要求设计师改,不如让设计师提供可行性方案让我们来挑。采取后一种沟通方式,设计师改起来一定痛快得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可能提出一个设计师也很认同的修改方案。这里的关键不是谁来提方案,而是彼此之间要认同。

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

作为甲方或合作方的上游,面对设计师或其他合作方,最终的话语权其实是在我们手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把一部分话语权交给设计师,设计师不仅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而且更倾向于做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如果我们希望设计师不是推一下、动一下的做事风格,那就把权力交给他,这样,才可能激活设计师的创意和潜力。

〈使用注意〉

所有和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都建立在前期明确传达需求的基础上,掌握说服技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在前期沟通上多付出一些努力,将方案需求描述得更清楚,甚至通过提前熟悉对方领域或找类似风格作品等方式向对方传达需求,避免后期反复修改的麻烦。

常用句型

● 你做的这个方案也挺不错的,只是和这次的要求有一点出入,你能不能根据这次的主题建议一些新的方案呢?

● 你觉得这个配色方案怎么样?要不咱们试试?

如何鼓励不求上进之人

〈误区〉

不懂人心,再多激励也无力

我们周围都有这样的朋友,他们看起来蔫蔫的,日子也过得浑浑噩噩,看着就让人觉得不踏实。身为朋友,遇到这种情况不能不劝。可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算想劝,又该怎么开口呢?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劝导一个没什么上进心的人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针对普通青年——打鸡血,说类似“加油”“努力”“不要害怕失败”的话。

针对文艺青年——喝鸡汤,说类似“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话。

针对不务正业者——骂人,说类似“瞧你这样,没出息”“你看隔壁老王混得多好,再看看你自己”的话。

然而事实上,这些招数拿来对付自己可能还行,用来鼓励别人,别人用一句“我只想做个平凡人”就能把我们噎得接不上话。“做个平凡人”这种话有很多变体,比如“我想做自己”“那些不是我想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等,遇到这些说法,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没救啦。但归根结底,误区在于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些看起来“不求上进”的人心里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小诀窍〉

针对不求上进者心理的三步抢救法

降低对方对结果的恐惧

能说出“我不想那么努力,就想做个平凡人”的人,其实是出于防御心理。因为“不努力”往往是一个人最后的安全区——遇到挫折,他们会想:这不是我的问题,只是因为我还没认真对待、还没开始努力罢了。

人们都喜欢说“别怕失败”,但往往不懂,真正令人害怕的不是失败这个结果,而是“我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这个结论。因为这是对一个人更全面、更彻底的否定。所以,鼓励那些不求上进的人的第一步应该是消除他们对后果的恐惧,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走出安全区。

比如,对于一个成绩不好也不努力的孩子,我们不要跟他说“考上大学很重要”“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这样的话,那只会加深他的恐惧,他会想:“万一努力了也没考上呢?那样我不仅人生完蛋,我这个人也一无是处了。”

我们应该这样说:“有考试,就有人得第一,也会有人垫底。即便结果不如意,也未必是你的问题,可能是运气,可能是环境,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考不好不意味着对你个人的否定。很多人说什么一考定终身,你别信!”

有人会担心,这样说会让孩子彻底放松、不去学习了吧?其实不会,相反,他很有可能会放下原本对努力学习的抵触和抗拒。

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

众所周知,目标有实现不了的风险,但可能性就没有这个问题。爬不上珠峰,这是目标没实现,但是路上你总能欣赏到各种不同的风景吧,这就是可能性的扩展。后者比前者更诱人,压力也会小得多。

此外,目标会让人觉得乏味,可能性才更有想象空间。实际上,你掰着指头数一下人生目标的种类,不外乎这么几种:考上好大学,进个好公司,升职加薪,理财买房,最多再加上嫁给“高帅富”或者迎娶“白富美”。想想看,这样的目标确实挺单调。

而一般人都不太愿意直接模仿别人的成功路径,因为那样即便获得成就,也会觉得那不是自己的。所以,鼓励人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做比较,他们会觉得:“我不想做别人的追随者,我宁愿跟他保持差距,这样至少可以说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心理,对当事人说:“你不要去做隔壁那个家财万贯的老王,你人生的可能性至于这么狭窄吗?你的潜力那么大,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做点别的有意思的事儿嘛。”不用担心这会让他不务正业。当一个人真的打起精神要干点啥的时候,他的选择不会太多,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营造愿景而不下指令

有人可能会问,刚用“可能性代替了目的性”,怎么又要找目标了?这一步是说,之前的目标之所以要被换掉,是因为它要么来自我们的灌输,要么来自外界的参照系;现在我们说的目标,是他自己的选择,严格来说是“愿景”。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收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让他们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人都是这样的,我们越要他去做什么,他就越不乐意去做什么;但如果我们谈的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去玩什么、吃什么、享受什么,他不仅乐意听,还可能为了实现这些愿景而去尝试、去努力。

比如我们《好好说话》的主创邱晨,小时候特别害怕说错话,所以很讨厌跟人说话和举手发言,在课堂上老师都点名字了,就是不肯站起来。老师鼓励说:“要努力啊,不然不会讲话以后怎么跟人交流、怎么生活?”可是邱晨根本不在乎。

而邱晨的爸爸就不这么劝,直接给她看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因为那个时候娱乐也不多,有电视看总是高兴的。爸爸陪邱晨一边看,一边夸里边的辩手,而且他不是夸他们厉害,而是夸他们的生活有意思。比如,他们可以去新加坡;他们可以穿西装而不是校服;他们旁征博引啥都知道,是不是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动画片,等等。

邱晨当时喜欢看动画片,但从没出过国,而且校服是黄绿两色那种比较丑的搭配,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辩手的生活。直到很多年后,邱晨才发现被骗了,因为新加坡不好玩,西装不好穿,打辩论赛也没时间看动画片。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邱晨爸爸曾对她说:“你是不是热衷于举手发言,我是无所谓啦,那是你们老师的事儿。我觉得,你也不需要当蒋昌建那样的好辩手……只是,他们做的事好像还挺好玩的,可以去很多地方、见很多有趣的人,你要不要也试试呢?不过是说说话而已嘛。”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邱晨不仅成为一位身经百战的辩手,而且还拿到了第二届《奇葩说》的冠军。

〈使用注意〉

很多企业家在激励员工时也会营造愿景,但听起来会特别像开空头支票。因为他们动不动就用公司上市、财务自由来忽悠薪资不高的员工,让员工无偿为公司疯狂加班。而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愿景应该是感召,而非承诺;激励的本质应该是对个体可能性的探索,而不是鼓吹甚至胁迫人完成任务的工具。所以,在使用营造愿景这种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常用句型

● 就算……也不会怎么样嘛!

讲好处之前,先削弱后果的严重性。采用这种句式,可以削弱不求上进者的畏惧心理,免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愿意一试。

● 我倒觉得你是能做到很多事的,未必要像他……那样。

用“未必要这样”“谁说非如此不可”之类的讲法,反其道而行之地否定标的,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增加对方对你劝说的接受度。

● 哎,这样……也挺有意思的嘛!

不做任何明确的劝导,避开“你应该如何”“我觉得如何”这样带有明确诱导性的表述,而仅仅是看似客观地描摹一个愿景,引起对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