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出价

关灯直达底部

所有谈判,讨论的都是条件,而什么时候、由谁、用什么样的理由、以什么方式、提出怎么样的条件,几乎构成了所有谈判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而且有效的提条件的方式。

先发制人的定锚效应

〈误区〉

开价应当后发制人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他人展开一段合作,但由于合作双方彼此之间不太熟悉,或者双方虽然熟悉,却正在涉足一个全新的合作领域,使得双方打算开始的交易在价格上没有定例或标准可循,需要双方从头商定。

在大家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后发制人”的开价策略,在谈判开价时尽量“打太极”,希望对方先开出价格,自己好随机应变讨价还价。举个例子:

朋友小贾在家乡小镇开了一家花店,因为他插花的手艺全镇一流,店铺里的花篮和花束都卖得很好。前不久,有个老顾客登门,想请他为自己的婚礼外场花艺布置提供全套设计服务。他和顾客很快商定了服务的大致内容,可是在谈到酬劳的时候却卡壳了——因为在那个小地方,从来没人做过这种生意,谁也不知道收多少钱合适,于是双方的谈判顿时陷入僵局:

小贾:“这次外场布置您打算花多少钱呢?”

客人:“我不知道啊,你觉得收多少钱合适?”

小贾:“要不您给一个预算吧,我再来增减一下布置的项目。”

客人:“没有什么预算,关键是效果要好,要物有所值!”

……

这样推来推去谈了十几个回合,两人也没谈出个价格。

看得出,后发制人其实并不是所有谈判的通行原则,当遇到案例中这种谈及新业务、新项目,因为市场价格标准模糊而可能陷入议价拉锯战的情况时,一直抱持后开价的谈判策略,反倒使谈判走入僵局。

〈小诀窍〉

率先出价抢得先机

报价的过程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果断率先出价反而能在谈判中占尽优势。具体来说,此时先出价至少可以彰显三大优势:

优势1:先报价,会给对方以“赚到”的心理感受

就拿小贾来说,假如他心理预期的成交价格是2万元,如果他先报价3万元,顾客可能不会接受,但在随后的议价过程中,顾客只要砍掉一点点价,就会产生“比最开始还赚了”的感受,谈判的进程更容易推进。结果很可能会在比较高的价位,比如2.5万元或2.8万元成交。反之,倘若对方先开口报价,比如1万元,那么小贾每一次试图加价都会让顾客感觉受到损失,总会千方百计地阻止成交价格继续上涨。

优势2:报价配以合适的方式,能够激活谈判桌上的“定锚效应”

所谓“定锚效应”,就是人们在衡量和判断时,总是倾向于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更多的重视,这些最初的信息就像船锚定住船的位置一样,会全程制约评估的进行。

某顾客在商场一家服装店看到一件心仪的外套,要价5000元,那么他就会下意识地接受这附近店面的此类衣服价格都“应该”是这个价位。继续逛的时候发现旁边的店面,类似外套标价6000元或4000元,这都不会让顾客感到奇怪。但如果第一家店的价格是500元,那旁边店面动辄数千元的价格就会让他难以接受。

案例告诉我们,因为顾客的心理价位总是被首先看到的标价锚定,这也是在大商场里,同价位的品牌总是倾向于放在同一个区域的原因之一。

优势3:在果断先报价的一方开口后,另一方想要砍价,就必须讲出理由、给出承诺

再回到本节开始的例子:

小贾的顾客还价时可能会说:“这个价格确实有点高,你看,只要这次效果好,以后我就多介绍一些朋友到你这儿来买花、做布置,这次就给我便宜点,也算给我婚礼帮了一个大忙,2.5万元怎么样?”

此时小贾再大方成交,不仅能收获几乎相当于花店两个月销量的大生意,还赚取了顾客再介绍新业务的承诺。

〈使用注意〉

先报价确实有助于将正常谈判锁定在你想要的价格区间内进行,但如果报价与对方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同样也容易吓跑客户。所以在报价前要充分评估对方的心理预期,也可以参照具有可比性的其他行业报价,在合理范围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报价方案。

年轻人要敢于给自己开高价

〈误区〉

初出茅庐,不如先开低价

每个即将面临就业的年轻人,在踏入职场之前都充满了无限憧憬。有些年轻人怀揣着梦想,琢磨着自己去创业,如开个工作室、小餐厅、培训公司等,给自己打工,图个自在。但经常让他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该给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开多高的价格呢?开低了,自己不甘心;开高了,又怕把客户吓跑。经济学理论听了很多,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定价。

我们先看一则案例:

小刘妈妈是专业学油画出身。小刘小时候,妈妈带着小刘到公园练画。一张风景画,得花一两个星期。有一天,一位大叔路过他们身边,看着小刘妈妈一副即将完成的作品,就问:“您这幅画多少钱肯卖?”当时小刘就想:这幅画怎么着也得卖1000元吧。20多年前的100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小刘妈妈毕业之后就进了电视台工作,并不以卖画为生。要是成交了,这就是妈妈卖的第一幅画,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不知如何定价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会陷入和小刘一样的误区:既然不确定什么价格合适,不然就定个低一点的吧。

这样做的弊端是很明显的:

第一,会降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客户心目中的价值。

第二,就算因为价格较低,销售的速度会快一些,但定低价给自己带来的心理暗示却是消极的;产品的档次和出售的平台完全不同,也容易给自己带来低人一等的感觉,成为阻碍年轻人奋斗的心魔。

第三,低价或许会让自己所定的价格很可能配不上自己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小诀窍〉

让高价为你开路

让我们继续讲完上面那个故事。

小刘正这么想着,小刘妈妈却已经轻描淡写地说:“3000元。”小刘当时差点没翻湖里去。这位大叔一听,骑上自行车就走了。小刘就问妈妈:“您又不是毕加索,一幅画干吗卖这么贵?”小刘妈妈说:“作画要有功力,卖画要有魄力。如果真遇到投缘的买家,宁可送画给对方,也不能贱卖了。”

后来,这幅画还真卖了3000元。

所以,年轻人,特别是打算或者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开始时应该勇于给自己开高价。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

好处1: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很多人都以为,客户买东西最看重的是价格。其实真不一定,很多客户最看重的往往是产品的档次和品牌。但怎么判断档次和品牌呢?客户只能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测,而价格就是最好的风向标。一般人都觉得,价格摆在这儿,档次就在这儿,一定就有它的不凡之处。这正是高价策略的心理学基础。

与此同时,人总是有虚荣心和社交需求,有些东西是需要向别人展示的。比如,挂在客厅里的字画、摆在办公桌上的工艺品、给老婆买的结婚纪念日礼物等,问起价格时,50元和5000元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说重在心意,但是很多心意需要用价格来体现。所以,千万别怕高价把客户吓跑了,因为高价可能正是他所需要的。

好处2:帮助年轻人建立职业自信

自信,对于开始闯荡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有职业自信,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发展,而自信心有时是需要外在的东西来支撑的。

敢给自己开高价,就表示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自己的劳动就是值这么多钱的。特别是当我们开了高价、东西又真能卖出去,而且获得更高的回报时,就会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反馈环。于自己,更稳固了职业自信;于事业,有了更充足的发展资金和品牌效应。可谓一举两得。

好处3:立于不亏之地

很多年轻人会担心:开高价,是不是反而会很容易被别人砍价啊?可是我们要明白,既然是做生意,就一定会碰到讨价还价的人,甚至是讲价高手。而且,很多爱砍价的人,不管我们开多低的价,他还是会觉得不够低,问题不是我们的价格开得高,而是对方这种占便宜的心态。我们开价再低,碰上这种人,他都是要砍的。

所以,我们不妨一开始就定高价,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形成自我保护,表明价值,不愿让步,这样传递出去的信号就是:“我的产品不愁卖,你不买自然有人买,别回头后悔想买都没了,吃亏的还是你。”利用这样的心态,对方让步的可能性也很大。就算退一万步,真的被对方砍了价,那高价格给自己留下的被砍价空间也会多一些,少赚一点至少不会赔本。这是我们所说的“立于不亏之地”。

〈使用注意〉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这则技巧有它的适用范围:

第一,最好是年轻人自己创业做老板,而不是给成熟的企业打工。成熟的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营销体系,开高价的策略不一定跟它相容。

第二,我们所销售的产品或者服务,最好在市场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竞争者,而且没有客观的指标来定价,比如文创艺术作品、设计类、高端服务类等,这样客户没有办法做横向对比,会给我们留下弹性定价的空间。

第三,虽说是开高价,但也不能太离谱,如一条毛巾卖20万元。不排除我们真的能做到,所以还是要和自己的实力相匹配。

而且,这个定价的度自己得把握好,也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万一一开始定价过高,别觉得不好意思,根据市场反应进行调整就是了。所以,宁可定高了,也别定低了。

常用句型

● 您好,我这边的价格是……

在开高价的时候,要表现得果断、坚定,因此简洁地说“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对客户的尊重——谁会希望自己下定决心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是个自己都对开出来的价格没有信心的人呢?

● 抱歉,可能跟您的期望有差别,但它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或“请您相信这个价格是我……的决定。”)

很多漫天要价的年轻人之所以让人反感,其实多半不是源于价格,而是因为不恰当的态度。高价不等于高傲,也不等于轻佻。所以,有人对价格表示质疑的时候,你需要的是不卑不亢的解释,让他相信你是经过了考虑,认真开出的这个价格。这样就算最后价格谈不拢,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生不快。

● 这样啊,那能请您跟我说说您的想法吗?

最后,身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开出的高价确实可能会有不妥之处。因此,当遇到客户有理有据的质疑,不妨认真询问他们的真实想法:一则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沟通获取更多信息,有利于之后的判断;二则也可以从中学习,方便之后进行策略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