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自信与表达的自我训练

关灯直达底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的刻苦训练,是锻造演讲能力的必需要素,而最需要扎实基本功的是自信的心态,以及清晰简洁的叙述能力。

增强演讲时的自信

〈误区〉

观众让你没自信?那就当观众不存在

关于演讲,很多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我没自信该怎么办?

事实上,演讲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也在于此。对于他们来说,生产演讲内容并不是难事,但如果没有建立好信心,再好的内容也难以发挥出来,甚至在演讲过程中只要一失误或是一遇冷,就会满盘皆输。

有些演讲老师会传授给学生一招所谓的“西瓜大法“,意思就是当我们上台后,要把台下观众的脑袋都当成一颗一颗的西瓜。这样一来,我们说话的时候台下就“没人”了,我们讲什么都不会没底气,自然也就自信了。

这种方法有用吗?当然没有。试想,当我们上台看到一堆西瓜,而且一颗一颗的都还会动,恐怕只会更紧张吧?更何况,我们演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够跟听众交流互动,好吸引他们,进而影响他们吗?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隔绝了听众,只顾着喃喃自语,像机器人一样说话,这样的演讲就注定会失败。

〈小诀窍〉

负面练习,正面思考

要诀1:学会练习失误

练习是为了成功,可是太执着于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对失误进行专门练习。要知道,我们一般人在练习演讲的时候都着重于“顺畅地讲下来”,不顺畅怎么办呢?一出错就从头来过,再出错就再次从头来过,直到全程讲完都没出错为止。

这种练习方法虽然很勤勉,却是不对的,因为练来练去都只是在练习没出错的时候该怎么讲,而完全都没练习到一旦出错的时候该怎么讲,等到正式上台的时候,万一出了一点小错,整个人就蒙了。平常一旦出错的时候都是重来,那现在不能重来,该怎么办呢?反过来讲,也正是由于完全没有练习过“出错之后该怎么办”,以致心里有巨大压力,不能允许有出错的情形发生。所以,正确的练习方式其实是要在“练习正确”的同时,兼顾“练习失误”。也就是说,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万一忘词了、说错了、傻住了,没有关系,不要重来,不要暂停,当场想办法圆过去,就算断断续续,也要把它继续讲完。像这样多练几次,练到不怕出错,练到就算临场出了状况,也有信心把演讲继续下去。

毕竟,对我们一般人而言,演讲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表演,也不是为了上节目,所以那么努力去练习完美的版本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真正要练习的,是如何与失误这件事情共处。

要诀2:设定收听率

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一旦看到台下有人在打呵欠、刷手机、交头接耳,就会越讲越焦虑,觉得自己讲砸了,大家都不想听了。其实对于任何一场演讲,都不要要求自己能够吸引到每一个听众,所以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收听率。

比如在学校里,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熟悉的同学,那么给自己设定的收听率可以是80%。换言之,只要那些打瞌睡、刷手机聊天的同学没有超过两成,那就代表我们的演讲是成功的。而在学校之外公开演讲的时候,面对那些组成比较复杂的听众,那我们的收听率可以设定在70%,甚至是60%。

设定收听率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知道,站在台上演讲,很多时候,明明刷手机的人只有那么几个,绝大多数的听众都仍然很认真地听我们说话,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台下再多友善的笑容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全副的心思都紧紧地扣在那几个低头刷手机的人身上。我们会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吸引他们重新抬头继续听我们讲话,就代表我们今天的演讲是无趣的、失败的。于是我们一边讲,一边看着他们,越看越没信心,越看越害怕,其实,这时候我们只要把眼光转向另外80%甚至60%的听众身上,对于今天的演讲,马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黄执中老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一次演讲时,全场的听众基本上睡翻了,但无所谓,因为他发现那天坐在前面第二排,有一个老先生从头到尾面带笑容地对他说的内容频频点头,所以他也从头到尾也就一直盯着这位老先生。对黄老师来说,那天的演讲,他的收听率就是1%,他依然很有自信,而且很尽责地让那一位老先生觉得听他讲话很有收获。

要诀3:正向解读

但凡有自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色,那就是擅长正向解读。

什么是正向解读?比如我们在演讲的时候有个听众睡着了。对于某些演讲者而言,他会对自己说:“我一定讲得很无聊。”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那些有自信的演讲者身上,他们只会认为“这个家伙昨晚一定没睡好”。再比如,如果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结果全场没人笑,我们不用觉得是自己的笑话不好笑,很可能是这一届的听众不行,他们的幽默感显然都不太好。虽然这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但是要排除演讲时的诸多干扰因素,这种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注意〉

在演讲中有自信,与准备一场成功的演讲是有差别的。上了场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但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要多考虑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要注意,本篇内容主要是教你如何在场上正面解读听众,使用收听率这个概念来增强自信。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场外的功夫也必不可少。场上要正面思考,场下依然要客观分析。

常用句型

● 准备一个与忘词或口误有关的小笑话。

即使是再熟练的演讲者,实际演讲过程中都有可能犯错。因此,练习失误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与可能发生的失误有关的小笑话用以过渡,既让自己心里有底,到时也不至于尴尬。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幽默。

● 无论如何,我想刚才那个向我点头的姑娘肯定是明白了。

不妨多提一提那些认真倾听、与你互动的观众。一来,多关注他们能让你保持自信;二来,也能让其他观众产生一种“错过了什么”的落差感,从而也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误区〉

将说话当成写文章

说话,最重要的是清楚、准确地传达信息,不让人产生误解是好好说话的基本功。在演讲时,我们更要注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那么,怎样做到说话清楚呢?一般人都会告诉我们要言简意赅、用词准确、逻辑顺畅……这些概念往往过于笼统,没法直接落实操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哪些可以直接操作的小技巧。

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我文章写得不错,可是为什么说话的时候别人就很难理解呢?

这里有个误区——说话清楚,跟写文章清楚不是一回事。因为文章写出来我们可以一遍遍正看反看使劲琢磨,可是话说出口就是说出口,没有第二遍。很多写下来看得挺清楚的内容,要是靠说,人家还真不一定能明白。

比如,许多人有个习惯,平常路上没事,喜欢下载一些经典文章的朗读版听听,来代替读书。这些文章,篇篇都是用词精确、言简意赅、逻辑严密,阅读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很好理解;可是听起来就很容易走神,一个跟不上,意思就会有误解,非得倒回去重听不可。

这就说明,听和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说话的时候要让听众觉得清楚,课堂上教的那套写文章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专门的说话技巧。

〈小诀窍〉

信息的多维度表述

具体来说,在口语传播的时候,有三个方法能够保证我们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关键信息要多角度重复

演讲跟写文章最大的区别是,说过了就是过了,(至少现场)不能倒回去重新听。而在关键信息的表达上,“一遍过”绝对是有隐患的。

比如我们跟人约了时间,“八点差一刻集合”,人家很可能只听见了“八点”和“一刻”,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再重复一遍,“也就是七点四十五”,这个重复,就是换个角度把自己要说的话再说一遍。

再比如,我们在演讲时要表达一个论点,讲完之后肯定要论证,一番摆事实、讲道理下来,我们会发现,听众已经忘记自己最开始的论点是什么了。这还算是好的,很可能我们讲到一半人家就已经不记得演讲主题了。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自己的主线,最后别忘了还要进行总结。

在口语传播的时候,千万不要高估听众的理解力。很多人都玩过一个游戏,就是把一句话从A传到B、B传到C……基本上过五六个人,这句话就会传得面目全非、笑料百出,而这个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传话的时候不准重复,只准说一遍。所以重复,特别是多角度地重复(怕大家觉得烦,同一句话讲几遍是不行的,你必须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同一个意思),是避免误解和歧义最好的办法。

难懂的内容要主动留空白

你可能会觉得,演讲的时候留空白,不就是冗余、不就是废话吗?比如很多领导讲话,都喜欢插入很多的“额……”“这个……”“那个……”之所以废话连篇,出现这种让人很烦的场面,是因为讲话者的脑子比听众慢,不知道该说什么又硬要说,就只能用些赘词、水词硬塞进去,给人拖沓的感觉,这样当然不好。

不过你要注意,以上这种是被动性地留空白;而我们要教的,是主动性地留空白。

所谓主动留空白,意味着我们脑子比听众快,但是要有意识地等一等,等听众明白了再继续讲。这又是口语传播的一个特点了,因为我们必须要给听众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

人类学家发现,在只有口语传播的时代,大家都习惯用很多赘词,比如非洲人讲童话、古希腊人讲神话,都有一大堆没什么意义的语气词和形容词,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就是有意冲淡信息密度,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喘口气的时间。现在我们听评书、听相声,甚至是听课,如果把人家说的话一句句写下来,就会发现有一大堆的赘词,可是如果把这些赘词都去掉再念一遍,整个神韵就没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去掉了听众的反应时间。

所以,一段话“听起来清楚”和“读起来清楚”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留下反应时间,读起来清楚,听起来未必清楚。不信下次演讲的时候你留意一下,赘词越少讲得越快,我们会发现听众表情就越困惑。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赘词来增强互动感。

比如,马薇薇讲话的时候有个口头禅,叫“对不对”。其实有什么对不对啊?她当然觉得自己是对的,这就是在给听众留时间,让他们想一想这话是什么意思。等听众想明白了,她再说下一句。而且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的表情比较困惑,那你就可以再多解释几句。总之,正确使用赘词,不是在给演讲灌水,而是要让听众有个反应的时间,能跟着听众的节奏来演讲,信息传达也会比较顺畅。

每个人习惯用的主动性的赘词都不一样,马薇薇喜欢用“对不对”,黄执中喜欢用“你懂我意思吗”,用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一些表达。

复杂的观念要进行操作性表述

“操作性表述”这个概念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很简单。比如,我们给别人指路的时候如果说,“过这个路口,先往东,再往南,再转西,”大多数人脑子都会蒙一阵子。可是我们如果说,“前面第一个路口右转,然后两个路口都右转就到了”,这样听起来就清楚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感,可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左手和右手。“遇到路口找东西南北”,这是个理论的思路;“遇到路口抬右手”,这是个具体操作的思路。后一个大家接受起来会觉得比较清楚。

有些领导讲话喜欢拽大词,什么“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全面深入”“苦干实干”,讲了半天,底下还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的讲话缺乏操作性。而会讲话的领导,则善于把这些大词变成可操作的实在话。比如说,一个工厂里要提高产能,应该怎么跟底下的人说呢?有句很简单也很传神的话:“人可以歇,机器不能歇。”这种表述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比什么“大干快上”“卧薪尝胆”要好得多——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怎么排班,反正机器要一直转就对了。围绕这个目标来做事情,大家才能分解任务、各司其职,知道自己具体要干什么。

〈使用注意〉

在使用对应的技巧之前,应当先分析你想传递的信息属于哪一种类型,再根据信息的类型对症下药。例如,当你传递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时,即便你用再多次的重复,或给对方再长时间的留白,也没法让对方理解你想传递的信息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你很可能需要图表来辅助演示。

常用句型

● 对不对?(或“你懂我的意思吗?”)(主动留白)

● 过第一个路口右转,过第二个路口左转……(操作性表述)

避免说话啰唆

〈误区〉

说话啰唆是嘴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被人吐槽说话太啰唆的时候,平时聊天也就算了,如果在当众讲话时总是犯重复、啰唆的毛病,听众可就不埋单了。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平时的自我练习,克服这个毛病呢?

其实,说话啰唆大多不是什么表达问题,而是思考的问题。背诵一篇课文,谁都不会背诵得啰唆,更不会颠三倒四。而那些所谓说话啰唆的人,让他深思熟虑去写一段话,基本上也不会像平时说出来那样没条理。可见,说话啰唆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条理,想得不清楚,而不是单纯的表达障碍。

〈小诀窍〉

帮你捋清思路

方法1:先问再答

“先问再答”对应的情形,叫作“不知所问,所以啰唆”。也就是,由于你没明白听众到底想知道什么,所以无法聚焦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

比如说,领导问你:“你对这份企划案有什么看法?”你会不会把自己当时能想到的所有意见通通说一遍呢?有些人就会,因为觉得说得多,总能碰上对的吧。就好像以前考试回答主观题,老师也是教我们能想到的都写上,更容易得分。

但是你想想,如果真这么干,领导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他才没耐心像阅卷老师那样只要有得分点就给分呢,毕竟时间宝贵,你绕来绕去说不到他想听的,他自然会觉得你啰唆了一大堆,到底讲了些什么?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你。因为“对什么东西怎么看”的这类问题,本身确实太过开放,可回答的方面非常多。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通过反问的方式,帮助提问方聚焦他真正的疑问,挖掘他想听的方向之后再做回答。这就是我们说的“先问再答”。

继续上面那个企划案的例子:

你可以问一句:“您是指内容上的意见,还是操作层面上的意见?”或者“我对预算和流程都有点儿想法,您想先听哪个?”很简单的一句问话,让对方帮我们聚焦,我们的答案肯定要比之前面面俱到什么都讲要精练得多。

顺便提一下,考试答主观题,我们要说多、说全,因为题目是死的,我们没法问它问题、跟它交流。现在跟活人说话,就可以通过反问帮助聚焦,把主观题变成选择题,限缩答案,避免啰唆。而在公众演讲的时候,由于很难现场问观众,这就意味着你要把功夫做在事前,先了解一下观众的大致预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避免云遮雾绕、说话啰唆。

方法2:看人下菜碟

啰唆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听者的理解力。因为总担心别人听不懂,所以就有一种冲动,要把自己想到的东西一股脑地全说出来。要么一个层次翻来覆去,正说反说都解释一遍;要么一个问题无限延展,面面俱到。

啰唆界的形象代言人——《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他最出名的那个桥段就是跟孙悟空抢月光宝盒的时候说:

“你想要呀?你想要说清楚就行了嘛,你想要我会给你的,你想要我当然不会不给你啦,不可能你说要我不给你,你说不要我偏给你嘛……”

这么一大段话里,他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想要就直说,说了就给你。”我们正常判断,都会觉得这句话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一说就懂。而当你已经听懂了,他还继续解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自然给听者的感觉就是啰唆。

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非常需要大家进入听众的角色,去预判他们的年龄、职业、关系,以及对所谈话题的理解程度、熟知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做减法。根据不同的听者,决定省略什么、保留什么,这就是“看人下菜碟”。

比如我们对女生说:“你这个包很漂亮啊,是不是很贵?”

一般人回答时都会说“贵”或者“不贵”、多少钱,最多再加个牌子。可是对于爱包的女生来说,常常一提包就刹不住车了:

“好看吧?原价买的,范冰冰同款,花了我两个月工资,我同事前两天还买了一个更贵的呢,你千万别告诉我妈,不然她一定会杀了我,之前她就数落我乱花钱,后来我都不告诉她了,根本不能让她知道其实要两万多啊……”

这一大段回答,大家觉得啰唆吗?我相信一定是有人觉得啰唆,有人觉得不啰唆。越是有相同经验的人,就越不觉得啰唆;但对大多数对包包没有什么研究的人来说,我只问这包是贵还是不贵,你却跟我说了一大堆明星的、你同事的、你妈妈的事情,这是干什么?一开始告诉我两万多就好了嘛。

所以,面对不同人,同样的话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方法3:先讲中心句

第三个常见情形是对方问得清楚、具体,我们想提供的信息也一点儿都不多余,但还是会让听众产生啰唆的感觉。这种时候,问题就出在说话欠缺条理。就好比一堆横七竖八的电线纠缠交错,但凡见到的都觉得乱七八糟;可是如果整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会顺眼多了。视觉效果如此,听觉效果也如此。

那么,怎么把眼前的信息整理成清楚的信息,让人一目了然呢?这就要求我们:长句要变短句说,一堆短句里面的中心句要先说。还是上面那个买包的例子。

假设刚才那一大段,全部是人家想知道的必要信息,你应该怎样排列它们呢?别人问她包贵不贵,如果她说:“这个买的时候是原价不打折,范冰冰同款,花了我两个月工资,我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骂我,两万多块的包。”你听了什么感觉?是不是很乱?明明是好几个短句,非连成一个长句说,使句子的结构不清晰,听了半天,最后才听到主干意思,自然觉得啰唆。

截成几个短句后,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包花了两万多,这是说价格;其次,用“原价不打折”“范冰冰同款”“两个月工资”“妈妈知道了会骂”来描述这个价格算不算贵。

中心句是哪句?自然是“这包要两万多”,其他那些解释“有多贵”的语句可以放后面。所以我们换种表达来看看——

“你问贵不贵?当然贵啦,两万多呢。没打折,买的明星同款,花了两个月工资,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啊!”

你看,同样的字数,这样是不是就显得精简多了?

〈使用注意〉

在平时有意识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定时发言来练习。比如,要求自己把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在20秒内说完,用固定的时间来训练自己筛选内容和组织语言。限定时间能有效逼着自己把话说精炼。我们练习的时候,第一次不满意就重说,直到满意为止,帮助自己养成长话短说的习惯,慢慢克服啰唆的毛病。

常用句型

● 我对预算和流程都有点儿想法,您想先听哪个?

用提问的方式确认对方想听到的内容,避免啰唆。

● 我认为是这样的,原因有三点……

先讲中心句,再说原因或其他描述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