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

关灯直达底部

理由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论题的种类。很多理由其实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这里所说的证据,是指人们用来为其断言为真的某些事提供证明的具体信息。持论者往往会诉诸很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它们包括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以及类比等。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不同类型的证据比在另一些情况下更为合适,你将会发现,自己摸索出一套规则来确定哪种类型的证据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较为合适将特别管用。

你经常要问:“哪一类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个断言?”然后确定这样的证据是不是可以找到。你应该知道,世间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证据代码”(codes of evidence)适用于所有严肃的分析推理。本书第7章和第8章将对各种类型的证据展开较为详细具体的讨论。

当作者或演说者尽力证明一个描述性结论,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就是证据。

下面这个例子提供的就是描述性论证,请试着找出作者的理由。

美国非法移民的人数正在急剧下降。研究显示2008~2009年非法移民的人数下降了将近100万。

第一句陈述就是结论,你应该已经认出来了。这是一个有关非法移民下降人数的描述性陈述。作者在接下来的部分摆出了证据,也就是他得出结论的理由。请记住: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在规定性论证中,理由常常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看法或原则。下面这个例子就展示了在规定性论证中应该采用哪些类型的陈述来支撑其结论:

①今天的社会有各种各样施加给媒体的控制,比如说电视节目分级制。②这些分级制有没有考虑过让大家自己来理性选择看什么和不看什么节目?③这些分级制是不是怂恿了某些人去观看某个节目,即使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去看?④有多少父母事实上根据分级制来限制他们的子女观看某个节目?⑤电视分级制往往并没有有效阻止孩子们观看社会上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不宜观看的节目。⑥电视分级制只是不可强制执行的指导意见。⑦如果有人信奉为未成年人建立的这套媒体节目审查制度,那就应该使用诸如频道锁码功能这样的条款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在电视屏幕上标出一个分级限制符号。

这里的争议在于电视分级制度是否可取。作者说如果社会真是关心孩子们在看什么节目,那就应该贯彻执行诸如使用频道锁码功能这样的条款,如第⑦句中所言。让我们来找一找可以回答“为什么作者会相信这一结论”的句子。首先,请注意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什么证据。第②句和第③句一起构成一个理由,这是个描述性的看法:电视分级制度并没有重要到引起什么改变,它们甚至会刺激某些人去观看一些更加不健康的节目,而如果没有分级制度,他们也许根本就不会去看。警告意味并不强,可能让人以为这个节目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么“坏”。

第④句和第⑤句提供了第二个理由:电视分级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而言都是这样。第⑥句提供了第三个理由:电视分级制度根本就不能强制执行。后两个理由都是一般性看法。如果作者有意要扩展他的论证,这些看法本身也许还需要其他类型的证据来加以支撑。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有很多推理文章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有时候一整套理由只用来支撑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用于支撑另一个结论的主要理由。理由可能会由其他理由支撑。在比较复杂的论证中,当你试图客观评论自己阅读的东西时,常常很难将论证的结构在脑海里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请尝试建立你自己的组织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使其自成一套逻辑系统。

我们已经提到过许多技巧,使你可以用来建立一幅清晰可辨的推理结构示意图。如果你有更好的技巧,请务必要加以利用。重要的是,当你打算评价它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变得一目了然。

找到一篇文章中的理由并有效组织它们的一些线索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画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3)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