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两面还是多面

关灯直达底部

在我们查看几个存在多种潜在结论的论证之前,让我们先确保你已经体会到对大多数重要的争论而言,出现大量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下面是两个当代的问题:

(1)美国应不应当涉足其他国家的维和行动?

(2)莎士比亚是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

乍一看,这些问题以及很多类似的问题好像是在寻求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但是,一个限定条件的“是”或“不是”往往是最佳的答案。用“也许”或者“这取决于……”进行回答的优点就在于它迫使你承认你所知道的一切还不足以给出确定无疑的回答。但在你避免了一个确定答案的同时,你也形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决定或者观点,需要进一步投入时间精力付诸行动。寻找可以提高对你的观点的支撑力度的额外信息是明智的行为,但是到一定程度你必须要停下来做出决定,即使你愿意为之辩护的最有力的回答是“是的,但是……”。

现在回过头去看前面刚提出的两个问题。问一下你自己,什么样的结论最有可能回答每个问题。自然,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是的,还有很多种可能!让我们来看看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的一小部分可能的答案。

美国应不应当涉足其他国家的维和行动?

·应该,当这个国家和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比如沙特。

·应该,如果美国被看成唯一的超级大国,就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

·应该,如果美国的角色定位于维护和平而不牵扯到一场战争。

·应该,当我们海外的经济利益濒临危险的时候。

·不应该,美国国内亟待处理的问题已经数不胜数,根本不应该在其他国家浪费时间。

注意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证明这个结论。在缺乏任何数据或定义的前提下,以上七个结论(包括简单地回答“应该”和“不应该”这两个结论)中的任意一个都可能是最合理的。而后面五个结论只是第一个问题的诸多可能结论中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