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四、华山保安参与行凶了吗?负判断及其准确表达

关灯直达底部

典型案例

2012年10月2日,值十一旅游黄金周,陕西著名景区华山发生了万名游客滞留事件。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董立文夫妇及亲友5人上山前买了5张40元的往返摆渡车票。买票前,售票员告诉他们,下来时摆渡车可以将他们送下山。但他们下山时没发现一辆摆渡车,无奈之下只好和其他游客徒步下山。当天晚上10点半左右,他们在下山后到售票口要求退票时,遭多名男子围殴,董立文夫妇身上共中11刀。董立文亲眼看见,有四五个穿保安服、戴保安帽的人夹杂在行凶者中。

后来,在警方调查时,董立文及妻子坚称,华山景区的保安参与了殴打。

对此,华山景区管委会主任回应:他们的员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行凶者与华山保安无关。

受害方和华山景区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就是“华山保安是否参与了行凶”。

逻辑辨析

对于这起华山游客被捅事件,受害人认为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也就是说,受害人认为“有的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而华山景区方面声称:因为他们的员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所以行凶者与华山保安无关。从而对受害人所认为的“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进行否认。也就是说,华山景区方面认为“并非有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双方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和冲突。至于华山保安事实上是否参与行凶,我们暂且不论,交由华山公安部门去判断。在这个案例中,“并非有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是一个负判断。华山景区方面利用负判断对“有的华山保安参与了行凶”这一指责做出回应。

知识链接

下面这些判断都是负判断:

并非所有的自然数都能被2整除。

并非如果一张蓝色石蕊试纸放进任何溶液中,它都会变红。

并非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

并非姚明现在还在NBA打球并且姚明已经当了父亲。

并非所有的酒驾行为都不是犯罪行为。

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被否定的那个判断称为负判断的支判断。通常,负判断由支判断加上否定联结词“并非”构成。有时,负判断也有其他表达方式,比如“说所有的金子都闪光是假的”。负判断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并非p”,其中“p”表示任意判断。联结词“并非”可用符号“┒”表示。这样,负判断的结构式可写作:┒p。

当p为真时,“┒p”为假,当p为假时,“┒p”为真。负判断的真假情况可直观地反映在真值表中(见表2—7):

比如,因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为假,所以“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为真;因为“只有有作案时间和地点,才有作案的可能性”为真,所以“并非只有有作案时间和地点,才有作案的可能性”为假。值得注意,任意一个判断与其负判断之间在真值关系上具有矛盾关系。

因为对于一个任意种类的判断,在其前面加上“并非”就构成一个负判断,所以,在假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负判断、性质判断等前面加上“并非”,同样也构成负判断。比如,“并非如果一个数是整数,那么它就能被2整除”,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存在着是整数但不能被2整除的数”;“并非莫言是北京人并且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联言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或者莫言不是北京人,或者莫言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北京或上海的房价调控措施出现松动”,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北京的房价调控措施没出现松动,并且上海的房价调控措施也没出现松动”;“并非2+2=4,这是假的”,这是一个负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2+2=4”;“并非所有动物都是卵生的”,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有的动物不是卵生的”;“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没有出现禽流感”,这是一个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它等价于“有的国家出现了禽流感”。

扩展延伸

恰当理解和正确运用负判断,对于澄清事实、解决问题、推动科学进步至关重要。看下面的例子:

求证“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注:参见贺壮:《走向思维新大陆——立体思维训练》,126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对于这道题,如果从正面直接去证明,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原判断的负判断,即“并非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不成立,从而间接证明原判断成立。我们这里使用的是反证法。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假设原判断的负判断,并证明这个负判断不成立。

易知,如果并非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则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小于60度。由此可得: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小于180度,而这与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度的定理是相违背的。所以,假设错误,所证判断成立。

误解和误用负判断,就会导致错误。例如: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公安部指出:各地警方对醉酒驾车一律刑事立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醉驾案件只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一律起诉。但是,在新规执行一段时间后,有某法院人士指出:“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之后,“是否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成为社会的一个热议话题。

有些人主张“并非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一判断是“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的负判断。那么,根据法律条文的规定,“并非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一观点成立吗?根据对《刑法修正案(八)》条文规定的理解,我们可知,“凡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都构成刑事犯罪”是一个真判断,所以“并非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是一个假判断。“并非所有的醉酒驾车行为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一观点不成立。对负判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一个法官,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规定更是至关重要。

勤思多练

1.指出下列判断的负判断。

(1)所有的试卷都还没有解密。

(2)只有温度达到摄氏100度,水才会沸腾。

(3)有些程序员是近视眼。

(4)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有光驱。

(5)张三不喜欢唱歌。

(6)造成这场矿难的原因既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

(7)有些演员没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8)只要学习好,就是智商高。

(9)并非天道酬勤。

2.指出下列负判断的等值判断。

(1)并非陈华既是军人也是医生。

(2)并非所有的智慧树都开花。

(3)并非只要某人进入过犯罪现场,那么某人就是罪犯。

(4)并非有的恐龙还在地球上生存。

(5)并非只有拥有北京户口,才能在北京读小学。

(6)并非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