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三、媒体报道是怎么泄露国家机密的?假言推理

关灯直达底部

典型案例

20世纪60年代,我国关于大庆油田的具体信息对外是保密的。当时日本三菱重工的信息专家们一直想知道中国究竟有没有大油田,却苦于无处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但以下几份公开的媒体报道却泄露了这一国家机密。

196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披露我国已有大庆油田。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该文通过许多典型人物的生动事迹,介绍了大庆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展开夺油大会战的情况,并高度评价大庆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该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大庆人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庆油田也从此开始享誉全国。日本由此知道了大庆。之后他们便着手收集与大庆有关的所有报道。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报道王进喜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典型经验,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1966年7月,某一期《中国画报》的封面刊登了王进喜的照片。“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手握钻机刹车,眺望远方,在他背景远方错落地矗立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1966年10月,《人民中国》报道王进喜的事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为粉碎外国反动势力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石油禁运,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抢时间争速度,不等车拉马拖,而是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钻井设备弄到了工地上。在王进喜的事迹报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

以上这些信息到了日本三菱重工信息专家们的手里全都变成了极为重要的经济信息,他们由此揭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

逻辑辨析

三菱公司的信息专家们是如何从这些看似普通的信息中揭开大庆油田的秘密的呢?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推理。

首先,推断出大庆油田已经出油了。因为“只有大庆油田出油了,王进喜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或者说“如果大庆油田没有出油,王进喜就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

其次,推断出大庆油田的大致方位。依据照片中王进喜的穿戴,推断出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因为王进喜的穿戴是东北人冬天最典型的穿戴。依据大庆人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几吨重的设备弄到工地上,推断离铁路线不远,因为“只有离铁路线不远,工人们才能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几吨重的设备弄到工地上”。“马家窑”这一地名更是帮他们缩小了范围,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图上他们很快找到了马家窑——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

再次,推断出了储油量、中国当时的开采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依据照片中王进喜所站的钻台上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是多少,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隐藏的油田之间的距离和密度,又可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在这一系列推理的基础上,他们得出结论:中国必将在国际市场上招标采油设备。于是先行组织人员设计针对中国东北环境的采油设备,后来三菱公司果然中标,大赚了一笔。大庆油田的商业秘密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日本人获得了。在三菱公司的人所做的这一系列推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假言推理,既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也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知识链接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有一个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的推理形式: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的一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前件的肯定,结论是对后件的肯定;否定后件式的一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后件的否定,结论是对前件的否定。其逻辑形式可以分别表示为:

(1)p→q;p ∴q

(2)p→q;┒q ∴┒p

典型案例中使用到了否定后件式:

如果大庆油田没有出油,王进喜就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

王进喜已经当选为人大代表了。

所以,大庆油田出油了。

只要前提真实,这种推理的结论必定是真实的。

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易犯两种错误:肯定后件式错误、否定前件式错误。前者的一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后件的肯定,结论是对前件的肯定;后者的一个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前件的否定,结论是对后件的否定。其逻辑形式为:

(3)p→q;q ∴p

(4)p→q;┒p ∴┒q

下面的两个推理就分别犯了这两种错误:

如果∠A和∠B是对顶角,那么∠A=∠B;

已知∠A=∠B。

所以,∠A和∠B是对顶角。

如果∠A和∠B是对顶角,那么∠A=∠B;

已知∠A和∠B不是对顶角。

所以,∠A≠∠B。

由于假言判断不仅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还有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相应地,假言推理还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两种有效的形式:

(5)p←q;┒p ∴┒q

(6)p←q;q ∴p

前者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一个前提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前件的否定,结论是对后件的否定。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可以互相转换的,“p←q”相当于“q→p”,所以,该形式实际上相当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有效的,因此,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也是有效的。如下面两个推理实际上是等同的:

只有有作案时间的人才可能是凶手;

案发时我出差在外地,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所以,我不可能是凶手。

如果我是凶手,我必定有作案时间;

案发时我出差在外地,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所以,我不可能是凶手。

后一个公式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一个前提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对后件的肯定,结论是对前件的肯定。这种形式对应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典型案例中用到过这种形式:

只有大庆油田出油了,王进喜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

王进喜当选为人大代表了。

所以,大庆油田出油了。

只有离铁路线不远,工人们才能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几吨重的设备弄到工地上;

工人们将几吨重的设备弄到了工地上。

所以,离铁路线不远。

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常犯的错误也有两种:肯定前件式错误和否定后件式错误:

(7)p←q;p ∴q

(8)p←q;┒q ∴┒p

前者在前提中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在结论中肯定后件,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为真时后件不必然为真,所以,这种推理是不能成立的。后面一个公式在前提中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在结论中否定前件,其无效性也是很容易证明的。

由于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所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对它都是适用的。若把(1)和(2)中的“p→q”换成“p↔q”,把(5)和(6)中的“p←q”也换成“p↔q”,所得到的就是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四种有效形式。

假言推理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晏子使楚时就曾用假言推理为自己解围: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入”,这是晏子构造出来的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若从狗门入就意味着楚国是狗国,这里用的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假言推理运用得更为广泛,历史上有很多运用假言推理侦破成功的案件,如明朝时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知府张杲卿处理的一桩谋杀案:

张杲卿丞相知润州日,有妇人夫出外数日不归,忽有人报菜园井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号哭曰:“吾夫也。”遂以闻官。公令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所司鞫问,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

“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只有她是作案者或知情者,才知道死者是她丈夫;如果她不是作案者或知情者,就不可能在尸体被捞上来之前就断定是自己的丈夫。故而,她就是案件的突破口。

推理的前提还可以全都是假言判断,如: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的这一段话就是假言连锁推理或纯假言推理,它省略了“欲盛则君丧”这一显而易见的结论。

纯假言推理常用的有两类,一类是充分条件纯假言推理,其特征是:所有前提全部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且前一前提的后件是后一前提的前件,结论也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是第一前提的前件,其后件是最后一个前提的后件。这种推理的结论经常被省略,因为结论不言而喻。这种推理的最简单的形式如下:

p→q;q→r ∴p→r

另一类是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前提和结论全部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

这种团结(注:指全党的团结。)是当前民族和民主革命的最重要的基础;因为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注: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2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到团结的重要性时所讲的一段话,所用的就是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

勤思多练

1.在给出下列推理的逻辑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其是否有效。

(1)只要死者是煤气中毒致死的,尸斑就会呈鲜红色;这个死者的尸斑呈鲜红色。可见,这个死者是煤气中毒致死的。

(2)只有某甲与被害人有仇,他才会是该仇杀案的凶手;某甲与被害人有仇。所以,某甲是该仇杀案的凶手。

(3)如果某甲患急性阑尾炎,他就会腹部剧痛;某甲腹部不痛。所以,某甲未患急性阑尾炎。

(4)如果农副产品的价格得不到提高,农民的收入就不会增加。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这些年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使得农副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这些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5)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的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心。所以,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

2.单项选择题。

(1)有六个人——G、H、I、J、K、L,每个人或者只下围棋或者只下象棋。如果有多个人下同一种棋,则下该种棋的人按下棋水平从高到低排名。给出下列条件:J下象棋;H下围棋;在下围棋的人中间,H排名最高;如果I下围棋,则K和L下围棋,K的排名低于I但高于L;如果I下象棋,则L下象棋,L的排名低于J但高于I;如果K下象棋,则G下象棋,J的排名低于G但高于K。

下面的哪一个选项能够是真的?

A.I下象棋,L下围棋。

B.G下象棋,K下围棋。

C.K和J下象棋,K的排名高于J。

D.I和L下象棋,I的排名高于L。

(2)八个科研人员C、D、L、M、N、S、W、Z正在争取获得某项科研基金。按规定只有一个人能获得该项基金。谁获得该项基金,由单位评委投票决定。评委分成不同的投票小组。如果D获得的票数比W多,那么M将获取该项基金;如果Z获得的票数比L多,或者M获得的票数比N多,那么S将获取该项基金;如果L获得的票数比Z多,同时W获得的票数比D多,那么C将获取该项基金。如果W获得的票数比D多,但C并没有获取该项基金。

据此,下面结论必然正确的是哪一项?

A.M获得了该项基金。

B.S获得了该项基金。

C.M获得的票数比N多。

D.L获得的票数不比Z多。

(3)如果丽丽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大壮和李铁也将一起参加同学聚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如果丽丽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也不参加。

B.如果小强、大壮和李铁一起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参加。

C.如果丽丽和小强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大壮和李铁不会参加。

D.如果李铁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