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 »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二、你掏人家钱包被逮住过吗?复杂问语

关灯直达底部

典型案例

甲:“你打过群架吗?”

乙:“没有。”

甲:“你侮辱过妇女吗?”

乙:“没有。”

甲:“你掏人家钱包被逮住过吗?”

乙:“没有——不对,我什么时候掏人家钱包啦!”

逻辑辨析

这是相声中的一段对话。“你掏人家钱包被逮住过吗?”这一问话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与前两个问句明显不同,前两个问句可以简单地用“没有”来回答,其中第一个“没有”的完整意思是“我没有打过群架”,第二个“没有”的完整意思是“我没有侮辱过妇女”。对于从没有打过群架也没有侮辱过妇女的人来说,只需要回答“没有”即可。但若对第三个问题也回答“没有”,其完整意思可不是“我没有掏过人家钱包”,而是“我掏人家钱包没有被逮住过”。通常对第三个问题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在这段相声中为了诱导乙做出这样的回答,甲还用前两个问题进行了铺垫,使乙形成用“没有”来回答的惯性。虽然乙很快就觉察到了这其中暗藏的玄机,但甲的目的早已经达到了。

第三个问题特殊在何处呢?特殊在它是复杂问语。

知识链接

复杂问语是这样一种问语:当一个问语A事实上还含有另外一个问语B,并且无论对A进行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意味着对B给出了肯定回答,也就是说,问句A中置入了对问句B的肯定回答,这时我们就称A为复杂问语。“你掏人家钱包被逮住过吗?”正是这样的复杂问语,它包含“你掏过人家钱包吗?”这一问语,还置入了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因而,即便是否定回答也表明回答者掏过人家钱包。这样的复杂问语很多,稍不留意,就极有可能对复杂问语直接予以回答。我们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1)你停止打你父亲了吗?

(2)你是把偷来的电脑给了你女朋友吗?

(3)你是否改掉了考试作弊的毛病?

对(1),无论回答“停止了”还是“没有停止”,都意味着回答者对“你打过你父亲吗?”给予了肯定回答,即意味着回答者打过他父亲。

对(2),若回答“是”,其完整的意思是你把偷来的电脑给了你女朋友;若回答“不是”,完整的意思则是你没有把偷来的电脑给你女朋友。这两种回答都等于你承认自己偷了电脑。

对(3)的回答与对(2)的回答类似,若只是简单回答“是”与“不是”,都等于承认考试作过弊。

以上所给出的复杂问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的,因为其所涉及的话题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对复杂问语,一旦我们警觉起来,就可以理智地分析出其中所隐藏的玄机,从而对这三个复杂问语分别以“我从来没打过我父亲”、“我从来没偷过东西”(注:本来是该回答“我从来没偷过电脑”的,但“我从来没偷过电脑”有歧义,既可以解读为“没偷过电脑也没偷过别的东西”,也可以解读为“偷过别的东西但没偷过电脑”。所以最精确的回答就是“我从来没偷过东西”。)、“我从来不作弊”来回答。也就是说,对复杂问语A所含的问语B予以否定回答,这样就可以避免陷入他人利用复杂问语所设计的圈套了。

有时候,对复杂问语予以简单回答后,所强加给回答者的结论对回答者来说可能无关痛痒,但事后琢磨明白后还是会多多少少有被骗或被愚弄的感觉的。比如:

读一早传到邮箱中的《南方都市报》社论《赵作海的感谢实为不能承受之重》,我有多重感慨。其中之一就是社论中提及的一个细节:“法院带来的记者问赵作海:‘你要感谢谁?’他说:‘感谢法院,感谢党。’记者再问还要感谢谁,他一时僵住了。等人散去后,赵作海自言自语:‘为什么要感谢?我不感谢。’”显然,赵作海被那个记者“诓”出了一个感谢——因为这样的感谢未及深思,后来被他自己否定了。(注:马少华.“法院带来的记者”与“复杂问题谬误”.见http://msh01.blog.sohu.com/151434731.html,2010-05-14。)

在监狱里被关了11年,最后因无罪而被释放,赵作海该感谢什么人或组织吗?从他自言自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没打算感谢任何人或组织。那么他为什么又回答“感谢法院,感谢党”呢?因为“你要感谢谁?”暗含了被问者已经有了要感谢某些人或组织的想法,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去考虑我们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想法,而会不自觉地以为自己真的是要感谢什么人或组织,进而按照对方的思路在脑中去搜寻所要感谢的对象。

显然,复杂问语涉及的其实仍然是预设问题,对复杂问语A所含的问语B予以否定回答,实际上否定的是复杂问语的预设,因为对B的肯定就是A的预设。由于复杂问语的特殊性,很显然,我们不能因为被问者对“你掏人家钱包被逮住过吗?”这一问题回答“没有”,就由此断定被问者本人已经承认掏过人家钱包了,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证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扩展延伸

问句都是有预设的,问句的预设也都是有真假之别的,如“你毕业于哪所大学?”预设对方上过大学。“您的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吧?”预设对方有孩子并且孩子已经不小了。倘若对方没有上过大学,倘若对方没有孩子,这样的问语就显得很唐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问句的预设为假并非无关痛痒时,我们应当尽量不以之为预设进行提问,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巧妙地在各个方面使用预设为假的问句,尤其是复杂问语。有这样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有一个卖煎饼的小店,最开始店家在卖煎饼的时候会问买者:“您要鸡蛋吗?”不少人都回答说:“不要。”后来店老板请营销专家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营销专家建议店员以后再卖煎饼的时候问:“您是要一个鸡蛋,还是要两个鸡蛋?”鸡蛋的销量从此大增。

这里,营销专家所设计的问话就是一个复杂问语,它被置入的是买者已经决定加鸡蛋了,只是还没想好是加一个还是两个。事实上很多买者并没有做出这一决定,这一决定是卖者悄然置入买者脑中的。不过,这并不算一种欺诈行为,即便我们会有上当的感觉。

复杂问语也可以用于案件的侦破过程中:

某日凌晨四五点钟,一民警在巡逻的过程中,在胡同里看见一男子抱着一台电视机,他觉得这人很可疑,便上前盘问。可对方没露出任何破绽。民警还是觉得这人可疑,于是将其带到办公室。

怎么判别这电视是不是这人的呢?民警仔细查看了这台电视机后,问道:“这电视机是你的吗?”

“是的。”

“用了多久了?”

“有两三年了。”

“对这台电视你熟悉吗?”

“熟悉。自己的电视用了几年了能不熟悉吗?”

“那你知道它开关处有道很深的划痕吗?”

“当然知道。”那人回答道。

这一案例中的民警就使用了复杂问语,因为那台电视机的开关处根本没有划痕。正是由于巧妙地使用复杂问语,才使嫌疑人露出了马脚。

在面试中,复杂问语也有用武之地:

老板:“年轻人,如果你想在这里工作,我们希望你牢记一点:在这个公司里要保持干净。你进门时在蹭鞋垫上蹭鞋了吗?”

应聘者:“是的,先生。”

老板:“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我们特别看重的,那就是诚实,门口根本没有蹭鞋垫。”

老板设计这种问语的目的,就是诱使谈话对象进入自己事先设计的“陷阱”,倘若对方诚实的话,应该否定其中所含的预设。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对于问句中的预设人们通常会当作已知条件或事实来接受,若精心设计,很难被识破。

勤思多练

1.下列问句各预设了什么?如果预设为假,怎样才是最合适的回答?

(1)你戒烟了吗?

(2)你以后还敢不敢再偷?

(3)你是不是还在贩毒?

(4)她还骂她婆婆是老不死的吗?

(5)贵公司在招聘时还有性别歧视吗?

2.分析下列案例,请说明问句中的预设是怎样运用的。

据载,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刑警,实验者先放映了一段幻灯片,是关于一场车祸的,一辆货车和一辆大客车相撞,看完后要求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货车上掉下来了几箱货物?二是客车上有几人把头伸出窗外?大多数人都用大于零的自然数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后实验者再次放映幻灯片,大家才恍然大悟:货车上没有货物掉下来,客车上也没有人把头伸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