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全文在线阅读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比努力更重要的三件事

关灯直达底部

A是我的一位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他最近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我们畅谈了一整晚,最后发现,其实他的这种困惑在当下的职场人群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A的困惑是:他是一名工作狂,在工作中有着超乎常人的勤奋,且资质不差。但他毕业近10年来的职业发展却非常不顺利,到现在也只是一家中型民企的普通员工。表面上被称为单位的“骨干员工”,实则是难题都由他来啃,好处却是别人得。

10年时间,足以发生太多的事情。同期毕业的同学里,选择创业的,大部分已小有成就,去给别人打工的,也都基本上做到了管理层,唯有当初的“天之骄子”A,落后一大截。虽说也算衣食无忧,但相形之下的窘迫可想而知。

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有可能被努力误导了?

长期以来我们的认知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过分强调”呢,依据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对待成功的态度。如果有个人继承祖业并将它发扬光大,我们固然佩服,但大部分人往往更倾向于钦佩那些白手起家的人。

另一个是我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如果有个人工作非常努力,但因为运气不好最后失败了,大家都会很惋惜。而如果有人工作不够努力(或者至少看起来没那么努力),同样因为运气不好失败了,大家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甚至可能会指责说,“谁让你不努力”。

总结起来,现在比较流行的逻辑有这几个:

1.我们更应该学习那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2.如果失败,更多人倾向于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当事人“不够努力”。

也就是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努力”这项因素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都是非常重的,远超其他因素。

很少有人去思考这套逻辑是否存在问题,而我认为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假如我们以“成功”作为目标,有很多优秀的人都非常努力,最终却仍然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大家都会说“尽人事,知天命”,促成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缺少哪一个都不行。但过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往往会让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所谓的“努力”感动,从而忽略其他因素,最终的结果就是自身能力未见长进,并且持续地重复失败。

就我看来,至少有三件事比“努力”更重要。

严格来讲,“比努力更重要”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从“极端强调努力的重要性”跑到了另一个极端——太过忽视它。

我一直有个观点:做任何事情,“努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愈发注重公平,当每个人的发展机会相对均等,“努力”就成为获得成功的最基本因素。如果你指望着天上掉馅饼,天天躺在床上都能功成名就,那你一定不适合做我的读者。

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强调,在“努力”之外,还有太多重要因素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而在这些重要因素中,“方法论”“选择和判断”以及“积累性”是最主要的三个。

方法论,指的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花时间研究各种不同现象背后隐藏的共同规律,并据此提炼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体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过高中阶段的真实经历。那时候我便发现身边有很多同学学习非常刻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很多,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同学平时看起来很轻松,考试却总能拿高分。

抛去智商、教育背景的因素,这两类同学在学习方式上就存在很大的区别。“笨学生”只会刷题库,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覆盖考试面。考试的时候,遇到之前做过的题就会答,遇到稍微有些变化的就歇菜了。而学霸们会专门花时间去研究不同考题的出题规律、不同公理定律的排列组合,从而摸索出一套高效的解题方法,这本质上就是方法论的一种。

方法论的核心不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成”,而是探索“为什么通过某种方式可以把一件事情完成”。学会这样的思维习惯,能够培养我们研究世间万物运作规律的能力,带来的好处是:当同样的事情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知道该如何迅速应对,以及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能思考出解决办法。

工作和创业都不是考试,不要说标准答案,连标准问题都没有。我们每一天都要面临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同样的问题在极短时间内又会发生新的变化。这种情况,不是你单纯通过努力就能解决的。

选择和判断,代表的是我们的预判能力,也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预测事态走向的一种能力。

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或者只是求职,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决策时期”,要做出选择。人生的所有选择汇总起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成功概率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有些人确实非常努力,但每逢关键节点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这样相当于总是选择阻力最大的方向去努力,固然有可能成功,但最后的成败真的主要看运气了。

我们都不是可以预测未来的先知。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判断和预测都只能靠运气,事实上针对短时间内的判断预测完全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成功率的。

选择和判断能力,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掌握信息的广度,以及思考信息的深度。后者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得到提高,而前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信息搜集得到改善。

生活中,很多人的努力都只聚焦在一个点上,只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忽略了关联信息的搜集和深度思考。这时候如果成功了,一方面是因为努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凑巧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可怕的是,他们往往将成功全部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忽略了“凑巧”这个因素。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这样的人或者企业就会迅速遭遇失败。

积累性,是说在一件事情上不断积累,到达足够的时间长度。

例如,前面说到的我的朋友A,他非常聪明,非常努力,也非常有判断力,但职业生涯却非常坎坷,一波三折。2007年刚毕业那会儿,大型国企是就业的大热门,稳定且收入高,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如愿进入国企工作,而且做得非常不错。

但工作一年以后,他发现以国企的运作机制,就算自己再优秀也很难得到好的发展机会,便毅然跳槽到金融行业;2008年、2009年正是金融行业最热的时候,他同样干得非常出色;但很快又到了2010年,整个金融行业跌到谷底,他不得不再次转型。

毕业近10年里,他跳槽4次,现在看来每次都是对的。但是因为缺少了积累性,每次都是从零开始,所以直到现在他在最新入职的公司里还只是一名普通员工,而很多同期毕业,资质能力远不如他的人却纷纷做到了主管、部门经理的级别,彼此之间已是天壤之别。

我强调注重积累性的原因如下:

1.在任何行业,收益往往都是被最顶尖的人支配的。但想要成为行业的顶尖人士,往往需要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努力足够长的时间。

2.任何行业,都是有周期性、波动性的。因为一个行业短暂的下滑就选择离开,也就意味着你将失去享受这个行业在下滑之后快速回升的黄金时期。特别是有些人总喜欢跳槽到巅峰行业,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一次都在享受短暂的巅峰之后面临迅速下滑,蹉跎了岁月,失去了时间这个最宝贵的再也回不来的资源。

3.机会的到来是无法预期的,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机会肯定青睐长期在一个方向上耕耘的人。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积累到一定阶段,才更有能力去把握住闪现的机遇。而频繁更换行业和工作,其把握机遇的概率是不断降低的。

努力之外,多花些时间想想这三件事,或许是让你取得成功的更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