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表现之一,就是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我会结巴、忘词、面红耳赤,紧张到不知所措。每次上讲台都像受刑。因为焦虑,我想学心理学,于是读了师范院校。但在师范院校,我又经常会为将来某一天可能站上讲台而焦虑万分。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很容易焦虑,你很可能也会在其他方面怀疑自己。你觉得自己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你开始畏首畏尾,你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狭隘,这是内向的人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就在这种焦虑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我的大学生涯。研二时,某所成人自考的大学要找一个研究生做兼职的心理学教师,教变态心理学。我那时候很缺钱,犹豫了很久,一狠心,把活儿应承了下来。
几乎从我应承下来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了。我一连做了好几天噩梦,梦见自己在讲台上,众目睽睽之下,手足无措。我也尝试过一些积极点的想象,比如想象某个女生在课堂上冲我抛媚眼,但是没用。
改变有时候很难,是因为如果你只有失败经验,没有成功经验,你甚至没有办法想象成功是怎样的,但你对想象失败却很在行。虽然我努力不去想,但是失败的场景仍会不时钻到我的脑子里,那时一定很丢人。
“审判”的那天终于来了。我早早来到教室,整理好教案,擦好黑板。当我站到讲台前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很自信。可能是因为认真备课,我对自己要讲的内容了如指掌,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讲台下稀稀拉拉只坐了五个学生,他们还自顾自地玩手机——这和我想象中千万双眼睛盯着我的场景,差别实在太大了。
我短暂的教学生涯就从这五个学生开始了。我开始学习在众人面前讲话,开始逐渐积累一些成功经验,并慢慢喜欢上了教学。后来我成了一名教师,我不再害怕学生的目光了,相反,能够把他们的目光从手机上吸引过来,会让我觉得有成就感。知识分子内心都渴望有一个讲台,能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况且我和学生分享的还是没有专业壁垒的心理成长和幸福之道。虽然在每次上课前我仍然会紧张,但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多了”,分享的快乐让我逐渐忘却了紧张。
当然,这算不上太成功的故事,我只是做到了很多普通人不用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我之所以把它讲得像个成功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蕴含了敏感内向者改变的一些基本道理。我的经验,改变是无法凭空发生的。真正有效的改变,需要两个支点。第一个支点,你需要积累相关的成功经验,它会改变你的预期,让你自信,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意义非凡。第二个支点,是在那些让你害怕的领域,你要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我的优势在于,我总是试图把书上或学术文章中看来的知识,和真实的生活建立起联系,思考它们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并把思考的结果分享给大家。是总结和分享的欲望,帮我克服了讲话的恐惧。
但我并没有真的变得外向。当我在马路上偶遇领导或其他重要人物时,仍然会紧张得手足无措,并且无一例外地忽然忘了他们的姓名。我没能在这个领域找到我自己的优势,所以也只好随它去了。
现在想来,我的故事,像是特里尔教授“固定特质”和“自由特质”理论的注脚。我的紧张来自我的敏感内向,我对知识的理解和分享的欲望也来自我的敏感内向,这就是性格最神奇的地方:突破性格限制的种子,本就蕴含在这种性格当中。
思考一下
1.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外向?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内向?为什么?
2.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他偏外向还是偏内向?
3.你最期待别人夸奖你什么?你最害怕别人批评你什么?为什么?
4.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你的哪些优势和你的敏感内向有关?
5.如果可以,你希望自己的性格有哪些改变?如何从技能提升的角度来理解这种改变?
6.如果只向你所期待的改变迈一小步,这一小步是什么?
实践一下
1.制造一个“恢复壁龛”
你上次觉得放松是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事?是读一本书、散步、做冥想还是别的什么?
为自己制造一个用于精力恢复的壁龛。恢复壁龛应该包含三个信息:一是空间,即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你会觉得放松;二是活动,即在这个空间内做某件事,让你觉得放松,这件事并不需要什么目的,哪怕发呆,也是一件事;三是命名,即你需要把在特定空间从事的特定活动命名为“恢复壁龛”,只有命名了,你才能拥有它。
恢复壁龛并没有严格的时间信息。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进入壁龛,也不需要拘泥于时间的长短。当你感觉疲乏时,尝试进入恢复壁龛,让它帮你恢复精力。
2.绘制内外向的人际地图
内、外向既是特定的人格特质,也是特定人际互动的产物。通过绘制内、外向的人际地图,你能够了解,什么样的人际互动模式会让你内向,什么样的互动模式会让你外向。
(1)写下十个跟你接触最多的人的名字。找一张纸,在纸的中心写下你的名字,在你的名字周围写下他们的名字。以你的名字为圆心,用这些名字和你名字的距离,代表你们的亲疏关系。
(2)回忆你和他们互动的经历。分别用内向(1~10分)和外向(1~10分)来为你们之间的互动打分。1代表不内向,10代表特别内向。如果你觉得和某人在一起时非常内向,你可以在他的名字旁边标注“内向10”;如果你觉得跟某人在一起时有些外向,可以标注“外向6”。
(3)思考:为什么跟这个人在一起时,你会觉得自己内向或外向?你的哪些语言、感受或者行为,让你觉得自己内向或外向了?
(4)思考:为什么跟这个人在一起时,你会表现得内向或外向?他的哪些特质、你们的哪些互动模式,让你变得内向或外向?
3.空椅子
心理咨询的格式塔疗法,经常会用到空椅子的技术。这个技术也可用于社交的模拟。
(1)找出练习2中那个你和他交流时最内向,而你又最想和他交流的人的名字。
(2)找两把椅子,呈90度角摆放。坐到其中一把椅子上,想象另一个人坐在另一把椅子上。
(3)试着跟他交谈。说说跟他在一起时的感受,说说你对他的欣赏或不满,说说为什么跟他在一起,你会变得内向敏感。说任何你想跟他说的话。
(4)换到另一把椅子,扮演你刚刚谈话的那个人,试着从他的角度来回应你刚才的话。
(5)再回到第一把椅子,重新变回你自己,让谈话继续。
(6)循环上一个过程,直到你觉得你已经表达完了所有你想表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