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简心理学史 » 极简心理学史全文在线阅读

《极简心理学史》人的行为

关灯直达底部

1913年,在韦特海默开始研究格式塔之路后的同一年,约翰·华生在大西洋的另一边作为一名行为主义者出现了。在一场颇具影响力、名为《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演讲中,他完全公开了自己的行为主义倾向。以前,由于他的思想遭到批评而使他退缩了。而在1913年的演讲中,他没有退缩,行为主义的观点在这里留下了印记。在开场白中,他开始了自己的论述: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其理论目标是对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内省并不是心理学方法的基本部分,其研究结果也不具有科学价值,因为其数据依赖于个体根据意识进行解释的准备程度。行为主义者在努力获得动物的反应,并发现在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反应之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人类的行为虽然细致而复杂,但仅仅构成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研究调查方案的一部分。

行为主义者拒绝研究大脑内部发生的无法观察到的事件。事实上,许多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否认“心智”这一概念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心智根本就不存在。华生倾向于副现象论的观点(精神事件是生理过程的副产品,它对身体没有影响)。后来,他主张身体一元论,但是在陈述时又并不确定:

人们从未见过、触摸过、闻过、尝过(意识)或因此而感动过。这是一种简单的假设,就像未曾被证实的旧观念“灵魂”一样。

行为主义者只是单纯地通过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指标——行为来研究人类的经验和心理特征。

约翰·华生

华生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有一位虔诚的宗教信徒母亲和酗酒的父亲。他不同寻常的中间名是为了纪念一位浸礼会牧师。他母亲有狂热的宗教情节,因此,他强烈谴责吸烟、喝酒和跳舞的行为,并对宗教产生了持久的仇恨。当华生13岁时,他的父亲离开了家,和两个切罗基女人生活在一起。

华生刚开始时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他被描述为懒惰的和不听话的,他在学校里被逮捕了两次(一次是因为和黑人打架,另一次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开枪)。尽管如此,他利用母亲的关系得以进入福尔曼大学学习,并顺利毕业。

在学校当了一年的看门人后,他去了芝加哥的大学学习哲学,师从约翰·杜威。他通过研究白鼠的生活过程而获得了博士学位。1909年,他接替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成为《心理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的编辑,前者因为在妓院被捕后被解雇。华生利用该职位发表了自己的行为主义观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20年,华生失去了自己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职,因为他与自己的研究生兼助手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有染。华生和妻子离婚,和雷纳结婚了。但他们的幸福也很短暂,因为雷纳36岁就早逝了。

在被迫离开学术界之后,华生开创了自己在广告界的职业生涯。他从最底层做起,刚开始的职位是由铁钦纳提供的,但后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将自己具备的关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大量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被运用于广告。两年内,他成为智威汤逊公司(现在的JWT)的副总裁。他继续出版书籍,虽然这些书主要是在大众媒体上出版;或者为外行的读者写书,主要撰写关于儿童保育方面的书籍。他由于“小阿尔伯特”的实验而声名远扬,他认为自己的育儿方法应该被做成一个类似的商业计划,而不该受到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影响。

行为主义并没有马上流行。它代表了心理学思想和方法的重大转变,因此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生变化。但变化一旦发生,它就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占据心理学的主流。40年来,它在大部分最具影响力的学校里未受挑战。20世纪,心理学界许多最著名的和最具开创性的实验都是行为主义者们做的。

华生的观点源于对巴甫洛夫实验的兴趣,该实验用狗作为实验动物进行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华生以本能、反应和条件作为出发点,并着手解释该模型中所有的人类行为。因此,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孩子,孩子们的本能表现最容易被观察到,儿童生命早期不会受到丰富的经验和学习的影响。他和其他行为主义者[如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1874年—1949年)、爱德华·托尔曼和B.F.斯金纳]也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流口水

1903年,俄国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年—1936年)以狗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经典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对反射活动的初步研究发现,肉的气味和味道会使狗分泌唾液和胃液,于是他开始训练狗暴露于某些刺激时(如铃声、节拍器或者吹口哨等)会期望出现食物。一旦狗将声音和食物联系起来时,即使食物并未出现,它们在听到声音时就会分泌唾液。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现在通常称为条件反应)。他对孩子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而现在做这样的实验会被认为非常不道德。

比较心理学

行为主义者首次使用动物进行广泛的心理学研究。如果仅仅依靠内省的方法(像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那样),动物们显然不是合适的被试;而对行为主义者而言,它们做被试则非常理想。被试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取悦或打击研究人员,这样,研究人员就不可能不公正地影响行为,寻找显性行为背后发生的心理事件也就不是一种诱惑了。许多行为主义者(包括华生)都曾研究过白鼠(因为它们很聪明、个头小,很容易饲养,也能很快成熟,因此是研究人员最喜欢的实验动物)。爱德华·桑代克曾研究过猫;爱德华·托尔曼曾研究过老鼠;斯金纳曾研究过老鼠和鸽子。

应该指出的是,老鼠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不会在实验的前一天晚上去狂欢;它们不会互相厮杀;它们不会参加任何阶级冲突和种族冲突;它们不会忙于写政治、经济学和心理学论文;它们是了不起的、纯粹的和愉快的。

爱德华·托尔曼(1945年)

有目的的行为

在华生的方法中,完全没有“有目的的行为”这一部分。1920年,一位英国出生的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年)成为了哈佛心理学会主席,他主要关注有目的的行为。对华生来说,关注反射行为、忽视或否认思想,这些都很容易。但是,由于行为是由个体发起的,而不是对可识别刺激的反应,因此人们很难在不考虑心智过程的情况下去解释一种行为。麦独孤区分了以下有目的的行为:

·行为目标导向;

·不是由环境刺激导致的行为;

·变化——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达到目标的方法;

·持续——行为过程将会持续,除非环境刺激停止或者目标已经达成;

·提高——通过试误和练习达成目标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好。

除了外部的刺激会诱发反射行为,麦独孤认为本能动机是有目的行为的背后驱动力。本能最简单的形式可能是饥饿激发了生物寻找食物。一种本能会产生感知上的变化(如饥饿时注意食物)、行为上的变化(获取食物或寻找食物)和情绪上的变化(与获取食物有关的事件会激发积极情绪,如去餐馆的建议)。然而,大多数时候,本能并不单独起作用,而是结合多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与一个想法相关的两种或多种本能形成了情感。人的本能清单包括逃避、排斥、交配、好奇、寻求食物、笑声、父母保护和战斗等。

华生拒绝将本能作为人类心理的一部分,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可以通过联结来解释,这种解释是经典条件反射的核心(巴甫洛夫所提出的),与麦独孤以本能为核心的模型意见向左。华生认为学习就是基于强化,一些在达成目标方面获得成功的行为会被重复。1929年,麦独孤和华生在华盛顿举行了一场著名的辩论,双方都有力地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最后,麦独孤指出华生的模型无法解释听小提琴演奏带来的乐趣,而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我来到这个大厅,看到一个男人在平台上用来自马尾的鬃毛刮一只‘猫’;而且,他全神贯注地默默坐着,台下1000多名观众爆发出狂热的掌声。行为主义者将如何解释这些奇怪的事件?常识和心理学一致接受的解释是:观众在津津有味地听音乐。但行为主义者对任何愉快和痛苦或钦佩和感激的情绪都不了解。他们把所有这些‘抽象的实体’都降到了尘埃里,我们必须寻求其他的解释。让我们离开他们去寻找解释吧。这种搜索将花费几个世纪之久,我们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

威廉·麦独孤(1929年)

更多的行为主义

华生是一个彻底的实证主义者,他相信客观的数据是唯一有效可靠的科学目标。他还希望心理学能对行为做出预测,并提出控制行为的方法(他的广告生涯显示出自己对该行动的兴趣)。这两个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为他对观察到的行为没有做出任何解释,那他是如何使用它们进行预测的呢?对于华生来说,唯一的可能性是用经典条件作用来解释。

另一个答案则是因为行为主义的观点一般来自逻辑实证主义。经过其后行为主义者[如美国人爱德华·托尔曼、克拉克·莱昂纳多·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年—1952年)以及B.F.斯金纳]的改良。最后,行为主义可以脱离来自华生的那些原子化的、离散的、微观的行为研究,行为主义指的是能包含整体的行为,如下面的行为(托尔曼的话):“一个男人驾车回家吃晚饭,或者一个孩子躲着陌生人。”

逻辑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教导我们必须依靠经验证据。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科学的核心,但到了20世纪初,它开始被质疑,人们再也不能仅仅通过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一切。在科学的发展中(如对原子结构或磁性结构的描述),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就无法取得进展,人们可以采用一些暂时不能直接显示的证据。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群哲学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以寻求解决办法,奥地利哲学家赫伯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1902年—1988年)将此命名为“逻辑实证主义”,他允许人们提出理论术语,只要这些术语可以用严谨的逻辑与经验证据相联系。

认知回来了

最终,托尔曼接受了行为和认知这些心理过程,将它们重新定义为环境事件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使其回到行为主义的阵营中。环境中的事件(自变量)会引起一些内部的心理事件(中介变量),从而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因变量)。由于人们对这些内部事件进行了完整的逻辑定义,使其与可观察的行为发生联系,因此可以允许产生内部事件。

托尔曼将目的和认知纳入自己的模型,从华生所倡导的行为主义模型发展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认知学派。不幸的是,他的理论引入了如此复杂且众多的中介变量,但在强大的计算机出现之前的时代,他不可能处理所有的信息。在普及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过程中,托尔曼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持续,该疗法至少部分发展自其关于有目的的行为和认知结构的模型中。

驱力理论

行为主义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来自克拉克·莱昂纳多·赫尔,他也将行为主义带入了认知方向。赫尔认为强化是学习的关键。在他的模型中,生物需要创造驱力,任何减少驱力的行为都会得到强化。所以,如果你太热了,并且有一种想要凉快的生理冲动,而你把套头衫脱掉就可以变凉快,那么你将学会在感觉热的时候脱掉套头衫。这种反复强化会形成习惯。它类似于托尔曼模型中刺激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但在这种情况下,中介变量是生理因素(生物驱动),而不是精神因素。

潜在学习

托尔曼认为驱力总是必然导致主动学习。他对老鼠的行为研究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总是在学习,但在需要出现之前,这种学习是潜在的。就实验所用的老鼠而言,不管它们是否需要,它们都能学会走迷宫。如果它们被放在迷宫的时候就已经吃饱了,它们会注意到食物在哪,但并不马上去吃。如果在它们饿的时候将其放到迷宫里,它们会直接去吃食物,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食物在哪里。

托尔曼提出,老鼠通过精神的试误和在大脑中画出建筑物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世界建立了认知地图。当一个假设被证实时,认知地图就变得更加稳固,最终成为一种信念。他强调学习刺激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个S-R(刺激—反应)的联结,他的理论被称为S1-S2理论。

回到行为

斯金纳是最著名的行为主义者以及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回到华生的立场,拒绝关注任何心理事件,甚至拒绝将其作为某种中介变量。他认为只要坚持对环境和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就不会丢失任何东西。而该观点的争议在于,如果存在任何不易获得的心理事件,我们就很难通过思考来获取它们。他认为在科学中没有“自我”以及任何可能发生的精神事件的位置。

主观经验的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不会比人们对火的感觉与燃烧的科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B.F. 斯金纳(1974年)

斯金纳也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对刺激反应的学习。他用特制的盒子让老鼠尝试各种刺激,并确定它们如何才能学习得最好。斯金纳认为,行为主义应该为社会产生实际效用,并基于自己对老鼠进行实验的成果提出了教育建议。此外,他促使行为改造成为一种治疗方式,治疗那些有不良行为(如成瘾行为、恐惧症、社交障碍等)的人。他认为,具有不良行为的人曾经在这些行为上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强化,为了改变他们的行为,必须强化替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