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情绪是应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源的反应,目的是调动能量来攻击、驱赶、伤害或者消灭对方。一旦负面刺激源超越了神经系统的那根红线,愤怒就会取代厌恶而突然爆发出来。由于愤怒直接导向攻击行为,无论是通过口头的呵斥怒骂来宣泄,还是肢体的进攻动作,都可以回溯到远古时代的搏斗。这些攻击行为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消耗非常多的能量,所以真正的愤怒情绪很难长时间持续。
其他的情绪都和肢体动作没有如此紧密的配合,即使处于极端状态,也不会存在进攻趋向。
6.2.1 愤怒表情的形态特征
图6-1
如图6-1,最饱满的愤怒表情中,包括5个典型特征:
①双眉下压、紧皱;
②上眼睑提升,下眼睑紧绷,眼轮匝肌强烈收缩,通常可称为怒视;
③嘴用力张大,上唇绷紧拉伸,露出牙齿作为攻击武器;
④下巴降低。这一点很重要,真正的攻击行为,没有抬着头、抬着下巴的;
⑤鼻翼提升,不但露出上齿的威胁形态,而且鼻孔还会扩张,用于保持呼气通道的畅通。
图6-2
根据图6-2中的提示信息,我们可以分析愤怒表情的面部肌肉形态特征如下:
①眼轮匝肌强烈收缩,导致双眉下压;皱眉肌强烈收缩,眉头紧皱;
②上睑提肌强烈收缩,将上眼睑提至最高,想要努力露出全部虹膜上缘(如图中虚线所示)。但是,上眼睑的提升和双眉下压,形成互相挤压的愤怒形态,会在上眼睑皮肤上形成斜线的皮肤褶皱;
③下眼睑绷紧。上眼睑的形态和绷紧的下眼睑匹配,称为怒视;
④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共同收缩,提升鼻翼的同时也使脸颊隆起,形成鼻翼两侧深沟纹;
⑤下颚向下张开,下唇在降下唇肌的作用下下拉,露出部分下齿,在颈阔肌的收缩作用下向两侧拉伸并变薄,紧紧贴在下颚骨上。
6.2.2 怒视的眉眼形态
图6-3
1.双眉下压
双眉下压是愤怒表情的一个显著特征,出现在绝大多数愤怒表情中。达尔文的研究认为,眉下压表示遇到麻烦。他推测,在原始时代,这个动作可以在注视困难的时候减少眩光,随后演变为遇到任何困难的习惯动作。的确,双眉下压经常会出现在厌恶、困惑(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经常看到,但如果讲清楚一个问题,这种情况就会消失)、为难、深思,甚至用力的表情中,这些都算麻烦事。但遇到麻烦是偏客体的说法,所以我们将达尔文的结论从偏主体感受的角度更新为:双眉下压表示严重关注。
仅仅有双眉下压,还不能确定为愤怒形态,还需要眼睛用力看。眼睛用力看既包括眼轮匝肌的紧张收缩,导致上眼睑和下眼睑都有自己的突出形态变化,也包括视线的强关注、不移开。双眉下压再加上眼睛瞪视,这就会形成怒视,怒视是愤怒表情的关键形态特征。
2.怒视:上睑提升、虹膜上缘暴露、下睑绷紧
虽然上眼睑会在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下被向下闭合,同时受到眉毛下压的阻力,但上眼睑的提升动作仍然会由上睑提肌协同完成。因此,两股相反的力量在上眼睑皮肤上相互挤压,改变了上眼睑形态,形成一道褶皱重叠。如图6-4所示。
图6-4
人在通常状况下,虹膜的上半部分会有接近1/4被上眼睑盖住。但是在愤怒的表情中,由于上眼睑的大幅提升,会露出较大面积的虹膜上缘,虽然上睑线受到这层褶皱重叠的影响而变形,但我们可以推导出,如果没有眉毛的下压而形成的皮肤褶皱,上睑线会越过虹膜,不会遮盖住虹膜上缘。在上眼睑被强力提升的同时,下眼睑由于眼轮匝肌的收缩,轻微提升,变直而绷紧,使怒视看起来更有力。
当3个因素——双眉下压、上下眼睑紧绷、视线强关注——同时出现的时候,愤怒之火就会从眼睛中喷薄而出。
当然,我们此处所讨论的是愤怒表情标准构成条件,现实的表情不一定每一项都那么标准。如图6-5所示,通过眉毛的形态、上眼睑努力上提形成的皮肤褶皱、紧绷的下眼睑和怒吼的嘴,我们可以清晰地判断这个女人处于愤怒状态,但眼睛却睁得不大,虹膜也露出得不多。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这是动态的一瞬间,刚好抓拍成为一帧,不是愤怒的终结状态;又或者行为人虽然愤怒,但心中略有恐惧,进攻的欲望不是很强。重要的不是观察眼睛的大小或虹膜暴露的大小,而是注意眉毛、眼睑的形态组合。
图6-5
摘自“The Artists Complete Guide to Facial Expression” by Gary Faigin.
3.鼻子和脸颊形态
图6-6
愤怒的表情会动用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虽然这两条肌肉的直接作用是提升上唇(接下来会详细解释),但也会间接影响鼻子形态:鼻翼向上提升,鼻孔张开,鼻翼两侧形成深沟纹。同时,脸颊也受到间接影响而轻微隆起。
在美剧《Lie to me》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头中,那个高大秃头的犯罪嫌疑人在听到Lightman说出真正隐藏了炸弹的地点后,面露的表情就是典型的愤怒(眉毛+鼻子=X形状),大侠Lightman当即知道炸弹所藏之处正是刚刚试探性询问的那个地方。但是,编剧却认为这是“scorn”(准确翻译为“轻蔑”)的微表情。这是《Lie to me》中比较明显的错误之一,单看上唇提起和鼻两侧产生沟纹,确是轻蔑,但不能忽略上半脸的眉眼形态。这个情节的“技术含量”在于:愤怒来自于威胁,嫌疑人是因为自己的犯罪计划受到威胁而心生愤怒,从而表现在脸上成为愤怒表情,而“轻蔑”的原始意义是否定,不会出现在正确答案产生威胁之时。
如果大家对这部美国电视剧中所描绘的技术感兴趣,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weifanyingtm,或者我的新浪微博@微反应—姜振宇,定期查看《解剖LIE TO ME》系列文章,那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解读。
4.嘴部形态
除了典型的愤怒眉眼形态外,饱满的愤怒表情还存在几种变化,主要是由嘴部的不同形态引起。最可怕的愤怒表情是张开嘴嘶喊的愤怒,如图6-7所示,这是情绪失控的表现;稍加理智,就会变成咬紧牙关。
(1)嘴部的形态变化一:愤怒地吼叫和撕咬
图6-7
愤怒地吼叫发声,也是攻击对手时的常用手段,客观上要求嘴部打开。撕咬动作是为了咬住对手的肢体,故而和咀嚼不同。咀嚼是后齿动作,而撕咬主要使用前面的犬齿和切齿,因此客观上也要求张开嘴并露出牙齿,这就会用到下颚骨(把嘴打开)、提上唇肌、上唇鼻翼提肌(露出上齿)以及降下唇肌(露出下齿)。
除了大吼之外,愤怒的时候,还有其他的口形来配合愤怒的表情,用来表达不同的愤怒程度,同时也是因为愤怒的攻击行为客观上需要不同口形的功能性配合。如图6-8所示。
图6-8
左图: 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共同收缩,强力提升上唇。人类的这个愤怒表情形态和动物在发出攻击警告时的形态,几乎完全一样。上唇的提升动作和厌恶时的上唇形态非常相似,但力度更大,因为本能的意识要求一定要显露出上齿中的犬齿尖牙(位于嘴角处),才能充分表达攻击的欲望。
中图: 以语言为攻击武器,在争辩或者呵斥的时候,会通过下唇的运动,露出下齿。可以想见到这张嘴所在的整体面孔有多么愤怒,“咬牙切齿”一词跃然纸上。
右图: 下唇在降下唇肌、颈阔肌和下颚骨的共同作用下伸展。下颚骨下降,打开口腔。颈阔肌收缩,将嘴角向两侧拉伸。降下唇肌将下唇拉成U形,露出下齿和齿龈。口轮匝肌收缩,使嘴唇变直,变紧,这在大声发声的时候很重要。
(2)嘴部的形态变化二:张开嘴,咬紧牙关
人体在没有情绪的情况下,会因为两种情况而做出咬牙切齿的动作:疼痛和用力。而这两种咬牙切齿的诱因,又都是搏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搏斗的双方都会用力求胜,受伤后会疼痛——为了胜利、为了忍痛,咬牙坚持是必需的。更何况,对于动物而言,牙齿是进攻利器之一,撕咬是主要的搏斗动作。
上下颚通过咬牙切齿保持紧紧闭合不是自然、舒服的姿态,我们在放松的状态下,牙齿之间没有互相咬合的压力。如果要同时露出部分牙齿,难度会更大,因为要动用更多的肌肉进行复杂运动。你可以自己试试,先紧紧咬住牙齿,然后拉伸嘴唇尽力将牙齿露出,就像强忍头疼或用力拔河那样。与怒吼的愤怒不同,咬牙切齿和怒视眉眼形态配合通常出现在用力的愤怒时。
如图6-9,这两张图的下半脸非常相似。两个口形都是由提上唇肌、上唇鼻翼提肌、颧小肌收缩形成的上唇提升,同时下唇拉伸。但整张脸的表情却不同。如果只看下半张脸的话,就没有办法清楚地辨认出愤怒还是疼痛。但是,从眼部形态可以判断,左侧表情为强烈的愤怒;右侧闭眼图中眼睑闭合,只是疼痛,没有愤怒。
图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