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全文在线阅读

《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导言: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

关灯直达底部
阿莫曾对美琪说:“恐惧可以摧毁任何东西,你的智慧,你的勇气包括你的想象力。”

——柯奈莉亚·冯克,《墨水心》

今天,萨莉迟到了。

等她到达体育馆的时候,新员工已经被团队领导分成了数个小组,准备开始下一阶段的活动了。她羞涩地站在健身房的门口,环顾四周,不知所措。

忽然,她看到了那位和她一个办公室的男士就站在体育馆最里面。她好几天前就想和这个男人攀谈了,但是一直犹豫不决。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想要获得那个男人好感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现在,那个男人身边就有个空位。

萨莉却止步不前,内心的恐惧禁锢住了她的脚步。

在她的右边也有一个空位,旁边坐着一位与她相熟的女士。她可以选择坐在那位女士旁边,这样很快就能融入这个小团体。但是萨莉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鼓足了勇气,径直朝着那位男士走去,并问道:“这个位置有人吗?”

“没有,尽管坐吧。你好,我叫哈里。”

萨莉自如地坐了下来,成功迈出了克服恐惧的第一步。

这个故事是一位咨询者的亲身经历。这位咨询者曾经严重缺乏安全感,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受到了困扰,比如与异性交往,职位竞选,尝试新事物,或是去一个新的地方。

对这些,萨莉内心总是充满着恐惧,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不可以谈恋爱;自己没有能力去竞选更高的职位;害怕失败,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也没有足够的勇气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经历一段新的冒险。

萨莉自觉不够完美,无限放大自身缺点,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也会以同样的眼光看待她。她的恐惧抑制了她的主动性,浇灭了她满腔的热血,剥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给她一切的梦想都蒙上了一层灰色。恐惧把萨莉变成了一个“废人”,她完全失去了探索自己世界的能力。

恐惧就像是刺耳的汽笛声,一旦启动,我们会因为求生的本能立刻四处逃窜。要是某人大喊,“快逃命!”或者“着火啦!!!”在一分钟之内,熙熙攘攘的大街会立刻变得空无一人。恐惧也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呆若木鸡。

因此危险突然降临时,四处逃窜抑或是止步不前,都是我们会做出的反应。无论是在远古时代抑或是当今世界,我们对恐惧的反应都让我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因此恐惧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应对恐惧的方式把我们带入困境。

仅仅是假想出来的危险也能触发我们对恐惧的本能反应,汲干我们追寻成功的勇气,把我们推入一个禁锢梦想,令人失望的世界。假想出来的危险能够牢牢把控住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令人失去行动能力,其对我们的影响并不亚于真实危险带给我们的恐惧感。

虽然适当的恐惧能够拯救我们的生命,但是莫名出现的、不合理的恐惧却会抑制我们的创造力,阻碍我们生活前进的步伐,这也是萨莉所遭遇的不幸。因为过度恐惧,她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出任何决定。不过最后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穿过健身房,第一次掌控住了自己的恐惧。

很多时候,毫无征兆、莫名出现的恐惧会突然给我们以重击。非理性并具有持续性的恐惧把我们倒逼回人类原始的生活环境,那座浓密的暗黑森林。在那里,人类如同惊弓之鸟,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令我们四处逃窜。其实那些危险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假想出来的危险让我们失去行动能力,不敢追求自己的事业与感情。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生活中的乐趣和惊奇也会逐渐被消磨殆尽。

作为一名精神医生,我经常会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一位中年妇女,迟迟不敢提出加薪要求,原因是害怕老板因此辞退她;一位离异男子,一直不愿意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原因是害怕自己被拒绝;一位极具才华和创造力的青少年不敢申请自己心仪的大学,原因是他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一个小女孩每晚都不敢入睡,原因是害怕藏在衣柜里的怪兽。

经历了百万年的进化之后,人类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恐惧反应触发机制。虽然现代生活已经变得十分安全,但是我们的大脑仍旧保持着警惕,好像我们依然生活在野外,需要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领土。一旦我们感到恐惧,大脑边缘系统便会立刻做出反应。这些本能反应曾让我们逃离虎口,避开毒蛇,逃离同族谋杀,幸免于难。

不过,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的生活依旧充斥着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一不小心便会命丧黄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独裁政府或者某些极端武装力量掌控着市民的安危,无端而起的攻击对当地人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他们的恐惧情绪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当代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安全和谐的家园和社区,然而我们从祖先身上继承来的对恐惧的本能反应依旧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导致我们的某些行为和人们在危险中寻求基本生存所做出的举动如出一辙。

我们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害怕拥有的不够多,害怕失去所拥有的;害怕病菌,害怕疾病,害怕贫困;害怕陌生人,害怕独处,害怕付出,害怕被遗弃,害怕过马路,害怕从马路对面向你走过来的人,害怕飞行,害怕驾车,害怕死亡。我们似乎惧怕一切,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电视中看见令人惊慌失色的新闻报道,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也会重现某些恐怖事件的画面和声音,把其作为一种“娱乐”。这些令人恐惧的画面和声音就像巨浪一样扑向人们让你我都无处可逃。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媒体播放的有关暴力和复仇的信息,比如陌生人之间会使用炸弹、无人机、匕首、手枪相互攻击,哪怕只是受到了最轻微挑衅也会促使他们对对方拳脚相加,暴力与复仇仿佛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

就算我们只选择通过阅读作为娱乐和接收信息的渠道,看书、读报、看杂志或是浏览网页,也都无法逃避令人心生恐惧的信息,从社评到名人自身遭遇的曝光,从政治博客到医药广告。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在户外我们过着安全和谐的生活,一回到家,世界立马变得充斥着危险。我们的神经时刻紧绷着,仿佛在下一个转角,我们就会遭遇生命危险。

恐惧来源于人类对于生存的渴求,让我们愈发谨慎地生活,把我们从任性的小婴儿转变为对未来有一定掌控能力的成年人。恐惧让我们在做出任性、冲动的行为之前,思索再三,但是过度的犹豫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就好像司机看到警告标志就会减速,看到表示危险的红色停车标志就会刹车不再继续前行。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对于恐惧的本能反应被保留了下来,正是这种本能让人类这一物种得以继续存活下去。然而,现如今,也正是这种本能反应导致我们的生活充满憾事。

不过我们也有能力摆脱恐惧对我们的掌控。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对恐惧——这一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具备的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代社会中触发人类恐惧产生的潜在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会详细罗列出一些战略性措施,改变我们对于恐惧做出的一贯消极反应。本人会向你做出详细的解释,展示出恐惧的来源以及如何摆脱恐惧对我们行动力的压制,就像萨莉那样,能够勇敢地穿过健身房,主动坐在哈里的身旁。

作为一名已经从业20多年的精神科医生,我有独特的方法能够帮助来访者,尤其是当他们深陷恐惧泥淖时,我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让他们的精神保持良好的状态。

我每日都致力于帮助那些与各种恐惧做斗争的人。我们的恐惧源头只不过是剑齿虎、毒蛇以及人类社会早期那些爱好打砸抢杀的部落的幻影。在当代社会,这些再也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

人类诞生初期,我们的祖先就明白必须要相互合作才能增加我们打败敌人的概率。现如今,我们依旧需要团体的庇护,若是被抛弃,则意味着孤身一人,被群体孤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保护。因此,这些危险假象只是我们害怕被群体抛弃而幻想出来的危险。

现代,恐惧对我们精神世界的掌控力量取决于我们对于一个重要问题的回答——我有价值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所有行为。那些认为自己对团队没什么价值的人,总害怕自己会被拒绝,会被踢出团队。

在应对这种恐惧的时候,我们会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我们往往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掩藏自己的才能,或是拒绝做会让别人发现我们缺点的事情,更有甚者会因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就提前发泄怒气把别人赶走。

尽管之前我的患者内心都充满着恐惧,但是他们的康复也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不管它们有多么根深蒂固,多么荒谬绝伦。

人类关于恐惧的本能反应是可以被识别出来,被适当抑制,甚至被完全掌控,这样的话我们只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我们所渴望的安全快乐和成功。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大家分享一个极其简单却又十分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掌控恐惧情绪。这个方法会发掘出我们与生俱来的强大而又独特的能力。

在《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这本书中,我会向你们展示如何重新定义恐惧,并遏制恐惧。随着你对本书的深入阅读,你会了解恐惧的实质,并学会使用书中提供的5种方法来处理恐惧情绪。只要改变你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判,你们就有能力克服恐惧,自信不疑。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们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一个你们之前都未曾想象过的生活。

我将会教导你们如何使用我在从事心理咨询20年间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法,我每天都会使用这些方法来治疗我的患者。我发现现在很多行为康复治疗方法的效果都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并不是在于技术本身,而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那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标签,被称之为“病人”。

在大部分的心理学理论中,负面情绪和行为应该被定义为病状的表现,这样负面情绪和行为就可以像内科疾病一样被医者研究和诊断了,这对于帮助病人康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些理论教导我们把患者看作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他们只有接受治疗,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对于那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需要药物干预治疗的患者,我个人认为贴标签的方式对他们的治愈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把过激行为和痛苦情感全部归于病态的方式过于极端,与其治愈患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所采用的疗愈方式放弃了“疾病”这一概念,并且我相信那些人现在已经做到最好了,而且他们还有足够的潜力做出改变来应对身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

我把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最佳状态”(I-Maximum)或“最佳方法”(I-M Approach)。

在这本书中,我会告诉你如何使用“最佳方法”来处理我们对恐惧的本能反应,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方法,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优化生活。

这个方法也可以帮助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助你达到目标。我相信每个人都已经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并发挥出了当前最大的潜能。如果你也能接受这样的想法,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将会发生。

最佳状态疗法

记得我们开始就提及的萨莉吗?那么多年来,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强大,不够漂亮,不够优秀。当然萨莉并不是个例,我们中有很多人都会像萨莉这样妄自菲薄,不敢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

我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就萨莉而言,这种否认自身价值的行为阻碍了她与异性交往,限制了她职位的提升,让其生活变得乏味无趣。把自己看作是有缺陷的人就等于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失败者。

但是我相信,萨莉,还有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生活,并影响着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内在世界,这就是最佳状态疗法的核心所在。

如果我们不再轻视自己,并相信自己已经处于最佳状态,做到最好,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就像萨莉,她站在体育馆的门口就已经开始害怕了。但是萨莉知道了最佳状态疗法后,学以致用,不再因为恐惧而轻视自己。

相反,她开始认为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哪怕心存恐惧。她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她已经尽其所能做到最好。虽然她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喜欢或是纵容其当前的状态,但是她知道自己当前的最佳状态是受自己管控的,所以她需要对给予她力量的当前状态负责。

因此,与其否定当前的自己,不如承认现在已经做到最好,尊重自己当前的状态。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好改变的准备,尊重我们以后的最佳状态。想一想,当别人对你表示尊重时,你何时产生过失败感?

答案肯定是“从来没有”。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就像苹果因为重力作用只会往下掉。当我们受到尊重时,我们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诸如恐惧或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当我们认为自己毫无用处时,就会对自己大发脾气。愤怒是恐惧的对立情绪,是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中的战斗分支。我们花几分钟时间好好想一想一个问题:若是我们身边有一个极其愤怒的人,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们会感到非常焦虑。

从进化论角度分析,产生焦虑情绪合乎情理。人类发怒的原因是为了改变他人的行为,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让别人心生恐惧,逃之夭夭。所以,当我们对自己大发雷霆时,你觉得我们下面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没错,我们会对自己产生恐惧感,这也就会导致我们不尊重也不信任自己。所以我们在这种状态会不知所措,犹豫不决,这也并不奇怪。

“最佳方法”可以改变我们当前对于恐惧的反应。萨莉把恐惧的自我看作是其当前的最佳状态,而且没有因为恐惧感的产生而对自己发脾气,相反她对自己的状态表示出了尊重,那么萨莉也就自然而然挣脱了恐惧和愤怒的掌控。她用对自我的尊重,克制了愤怒情绪,勇敢地穿过了健身房,坐在了那个她爱慕已久的男人身边。

自我尊重就是最佳状态的基石。萨莉使用了这一方式重新诠释了其内心产生的恐惧,相信自己当前即使心有恐慌,也还是处于最佳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萨莉要喜欢或容忍当前的恐惧状态。不过,她仍然需要尊重当前的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情绪主导其当前的行为。

即使人们对恐惧的本能反应正在迫使萨莉去寻找一个庇护所或是做出一个更安全的决定,但是萨莉认识到当前有些恐慌的她就是现在自己所表现出的最佳状态,她必须也能够对自己当前的最佳状态负责。这种责任感给予了萨莉力量,使她做出了理智的决定,掌控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当前的状态,穿过了健身房。

恐惧来源于我们对于袭击和危险的担忧。我们害怕自己在恐惧中不堪一击,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抵挡危险。实际上,我们只是害怕自己因为不够强大、不够优秀,而无法得到团队的保护和接纳。使用最佳状态疗法能够立马改变你当前面临的境况。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你已经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并且发挥出了当前你所拥有的最大潜能。还有改变未来的潜能。

在这个时刻(当前),你正在做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最佳)。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你当前所做的已经达到你的极致。但是承认和尊重自己和他人当前所处的最佳状态,我们以后也不太可能做得比当前差。我们也许并不喜欢当前的自己,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自己当前的状态,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对自己做出提升。

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respect(尊重)这个单词。我们可以把这个单词分成两个部分re和spect,其中re代表再一次,spect代表审视,也就是我们需要再审视一下我们当前的行为状态,不要带着批判的眼光,而是带着一种惊奇的心理去重新审视。Re-spect有尊重之意,更重要的是再一次审视。当我们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寻找重点,就可以发现之前被忽视自我价值和他人价值。

懂得尊重才能学会珍惜,懂得珍惜才能学会相信,懂得相信才能学会接受。最佳状态疗法通过让我们认可自己当前的最佳状态和自我改变的潜能,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信念——不完美的人也是一个弥足珍贵的个体。

“最佳方法”的四个领域

吉米,我的咨询者之一,因为过度恐惧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他第一次来寻求治疗就是因为害怕去学校。他告诉我学校让他战栗惶恐。那里的孩子对他一点也不友善,在他没法站起来的时候,不停地嘲笑他是个胆小鬼。他们的行为吉米更加害怕。他知道那些孩子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虽然吉米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失败。

总之,对吉米来说,去了学校就要再一次经历痛苦的遭遇。每天早晨,吉米都会颤抖地坐在餐桌前。他妈妈则会认真地劝导他,轻柔地说:“宝贝,再去一次学校吧,说不定今天会更好呢,有什么好害怕的呢?”但是这根本无法消除吉米的恐惧感。他已经好多天没去上学了,很有可能要重读十年级了。

克里·斯特鲁格

1996年的夏季奥运会上,年轻的美国体操运动员克里·斯特鲁格是女子全能冠军。她成了美国队夺冠的强劲选手。当时,斯特鲁格的队友在跳马比赛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而她自己也在其第一跳中出现了失误,扭伤了脚踝。
情况变得有些危急。尽管已经受伤,但是她还是要坚持比赛,而且在第二跳中,她必须完美地完成所有动作,这样美国队才能获得金牌。她脚缠绷带,跛着脚走到了起跳位置。那一刻,她心无旁骛,将伤痛抛到九霄云外,纵身一跃,一气呵成,完成了所有动作,毫无失误。
没人能想到斯特鲁格在负伤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如此完美。虽然她受伤了,但是她并不畏惧,凭借坚定的信念最终获得了成功,并为美国夺得了金牌。

其实他并不害怕失败,只是在学校遭受的无止境的折磨充斥了他整个高中生活。十年级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时光,明年他肯定还要重读一次十年级,这就意味着噩梦还要重复一次。想到这他就四肢瘫软,根本没有办法去学校。尽管吉米的情况听上去很严重,但是让我们先从最佳状态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他现在的状态。

吉米已经尽全力做到最好了,尽管早上坐在餐桌前,他内心惶恐不安。虽然他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但是他已经发挥出了当前的最大潜能。要知道他现在最佳状态不会无缘无故出现。

每个人的最佳状态都是四个领域相互作用的产物。两个领域是处于我们身体内部,一个是生物领域(Biological domain),包含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另外一个领域被我称之为“自我认识领域”(Ic domain),就是我是如何评价我自己的,还有我觉得别人是如何评价我的。

另外两个领域关于我们所处的外界环境,即我们的家庭领域(Home domain)和社会领域(Social domain)。在下面几个小节中,我会深入剖析这几个领域。现在我会给这几个领域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并简要叙述一下它们对恐惧和最佳状态的影响。

生物领域

吉米,萨莉,还有克里·斯特鲁格都受到了其自身生物领域的影响。克里的脚踝因受到外界强大的冲击力而扭伤。脚踝处的肌肉细胞有的受到了撕扯,有的则受到了挤压,但是这些细胞都在以其最佳状态应对当前突变的环境。

为了防止肌肉再次受到伤害,脚踝周边的组织会出现水肿,减少外部力量对脚踝的再次冲击。但是脚踝的肿胀也对周边的神经造成了压迫,引起了疼痛,并向大脑传递了受伤的警告信息。由此可见,她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已经做到最好,积极应对当前的环境。

当萨莉和吉米心生恐惧时,他们身体瘫软,无所适从。萨莉使用了最佳状态疗法克服了恐惧。而吉米与恐惧的抗争在后面会被提及。其实吉米的反应就是人类在感知到危险之后所做出的本能求生反应。就好像他发现了一只剑齿虎游走在走廊和教室,他的大脑立刻激活了应激反应系统,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反应。

逃跑反应极大提升了人们求生的概率,所以也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承。因此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吉米的这一系列行为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吉米的大脑察觉到了危险,产生了恐惧。接着大脑便下达了一系列指令:不要去学校,待在家里,逃避这一切。但是,吉米所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是他需要重读十年级了。

因为我们能够感受到生物领域对我们的直接影响,所以对生物领域的定义也是最容易的。在下一个章节中,我们要来探讨如何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接纳自己的最佳状态。

自我认知领域

第二个章节探讨了有关人类自身的第二个领域——自我认知领域(Ic domain)。

“自我认知”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还有一个是在我们眼中,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后者更为重要。

人类总是会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们称之为“共情”。我们总是会问别人:“你感觉怎么样?”实际上我们只是想探寻他人对我们的感受。这里就不仅仅只涉及共情了。我们会通过他人的观点对自己做出评判。这种评判的结果会在自我认知领域体现出来。

萨莉担心自己并不是那个男人眼中的理想伴侣。她的焦虑对她的自我认知和感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吉米担心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会把他当作失败者,却忽视了母亲对他价值的肯定与赞扬,克里·斯特鲁格知道全美国人民都将团队夺冠的希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在科学界中,“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人类理解他人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正是因为有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够推断出他人内心的想法,并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我在“自我认知”这个章节中会深入剖析自我认知领域和心智理论。

家庭领域

生物和自我认知领域这两个内部领域会受到家庭和社会领域的影响。社会和家庭领域是存在于我们身体之外的领域,指的是我们与他人建立的情感关系。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可以拒绝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人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场所。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养成的习惯,产生的想法和获得的信念都会对我们的最佳状态甚至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不过若是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那么家庭领域便会成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恐惧源头。

在“家庭领域”这一章节中,会探讨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出现在的我们。家庭对我们的塑造和影响会从我们接受教育之初一直延续到我们成年生活。比如,大部分家长都会给予孩子全面的保护,防止其受到伤害,但是也悄无声息地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安全。

有的人会给家中的大门安上好几把锁,给窗户装上复杂的报警系统,这正好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陌生人闯入的担忧和恐惧。父母会告诉孩子尽量在自家周边玩耍,不要跑太远,哪怕那些地方正有一群孩子在那里嬉戏玩耍。

“直升机父母”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无意间向孩子传递了一些负面信息,导致孩子会忽视自身的能力,一味地依赖父母。孩子在成年后,在需要独自生活后还是会极度需要别人的保护,害怕这个“危险”的世界。

不过,我并不是让家长忽视对孩子的监管和保护。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培养孩子的对别人的信任感和其独立性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需要改变过度监管和保护的教养模式,给予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让其自主管理生活。家应该是一个能够给予我们足够安全感的地方,但是它同时也能赋予我们足够的勇气,让我们敢于探索外部世界。

这里并不是要把孩子的平庸归咎于父母的管教,也不是要把孩子的成功归功于父母的教育。家庭领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因为它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家庭并不能帮我们免除社会领域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社会领域

在家庭领域中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在社会领域做出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在家庭领域中做出的决定。在“社会领域”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会来探讨社会领域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恐惧的本能反应的。家庭领域之外的世界便是社会领域的全部范畴,我们上学,上班,酒吧聚会,餐厅约会,这些活动都是在社会领域中进行的。

现在的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正在逐步影响人们对这个社会的安全感。我们注意到电子和印刷媒体创造出了一种恐怖文化,其内容主要和暴力,疾病还有灾难相关。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接纳并相信了这些信息,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质疑社会领域的安全性。你永远都不知道门外可能发生什么恐怖事件。也许你已经开始臆想邻居是不是正在谋划什么恐怖事件,而你的邻居说不定也在怀疑你的一些行为。

而我们对社会的恐惧,正是源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我们经常被告知一定要吃这些药,不要吃那些食物,小心那帮人,你要买把枪自卫。我们的社会领域对我们的家庭、生物和自我认知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左右了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

恐惧反应和最佳状态疗法

吉米的故事主要是向大众展示最佳状态疗法对我们的指引,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一旦我们清楚了其中缘由,我们便能有效地改变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和我们的行为状态。我们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选择。

吉米的生物领域和自我认知领域都受到了社会领域的影响。六年级生活的突然转变触发了吉米内心的惶恐与不安。一开始,大部分美国孩子都会在一个相对封闭而又安全的小学读书。之后升到中学,学校变大了,日子却变得有些难熬。他们必须适应英语课在哪个教室上,数学课在哪个教室上的规定,还要慢慢学习如何处理和同龄人,老师还有管理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总之,学校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领域,需要孩子们去慢慢探索。

六年级的时候,吉米在教室看到了一个女孩呕吐。当时他坐在最后一排,那个女孩则坐在他前面两排的位置上。她突然举起了手,但是老师正在板书,并没有看到。等老师转过身看到后,却对那个女孩说:“请稍等一下。”接着转身继续在黑板上写字。

然后那个女孩子垂下了高举的手臂,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呕吐物还是从她的指缝中溢了出来。老师再次转过身,惊讶地看着女孩跑出了教室,其他学生则开始起哄大笑。坐在最后一排的吉米,目睹了整件事情的发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那个女生因为在班尼斯特女士的科学课上呕吐,而备受同学嘲笑。吉米得知了那个女孩的处境之后,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他的生物和自我认知领域开始不受控制。各种假想钻进他的大脑中。要是他也在课上呕吐了,要是他也被同学如此嘲笑,他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吉米的四个领域正在相互作用。在这个故事中,所有人都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老师的自我认知领域受到了其社会领域的影响。其社会领域中的主要成员——学生、家长、部门领导还有校长,都对她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她能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因而在课堂教学期间,她忽视了那个学生举手的请示,转身继续在黑板上写字。

那个女生的生物领域则在尽力摆脱胃中的有害物质。也就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影响了吉米和其他同学的最佳状态。那些学生将此事四处传播,最后导致在学校这个社会领域中,那个倒霉的女孩也将自己的身份定义为“在班尼斯特老师课上呕吐的人”。

吉米在学校目睹了整件事件,于是学校这个社会领域便对吉米的生物领域产生了影响。他的大脑和身体都十分惧怕吉米会在公共场合呕吐。这种恐惧感影响了吉米的自我认知领域,他开始担心其他孩子会因此瞧不起他。

在社会领域产生的恐惧感迫使吉米拒绝外出,只能寻求庇护躲在家中。由于长时间待在家中,一旦要出门,吉米生物领域的反应也变得强烈起来。这也给吉米灌输了这样一个观点: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因此,他对外出更加抗拒,只愿意待在家中。

最佳状态疗法所涉及的四个领域一直在相互影响,其中一个领域稍有变动便会影响我们的最佳状态。最佳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所做出的反应也会产生变动。

最佳状态的改变会影响我们在其他领域做出的选择。这些领域的变化也会影响我们的最佳状态,即当前所拥有的最大潜能。这五个方面一直在不断变化但是也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动态平衡”。不管如何,在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最佳状态。

图1 最佳状态疗法

最佳状态这一治疗法实际上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已经做到最好,我们都值得被尊重。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尊重和喜欢的意义完全不同,不要混淆。一旦我们从最佳状态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话,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会发生。

克里·斯特鲁格直面自己的恐惧,赢得了奥运会金牌。萨莉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为自己的新恋情争取到了开始的机会。吉米却因为无法完全接纳自己,而被恐惧禁锢住了脚步。像其他人一样,吉米有能力认可并尊重自己当前的最佳状态,也有足够的潜能促进改善自己的最佳状态,让自己直面恐惧,重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