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报价帮你获得优势。
讨价还价是谈判的核心。既然是讨价还价,那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即怎样报价才能占据心理优势?
首先,我们要明白谈判方的心理。既然是商谈合作,双方都是以“取得利益”为最终目标的。也就是说,对方如果是买家,想要达到的是“最低价格”;如果是卖家,想要达到的是“最高价格”。在这个原则之上,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谈判的成本,谈判形象的建立,是不是有利于交易达成,等等。
我们在谈判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种种因素,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报价方法,拿捏掌控对方的心理,争取获得最大利益。
比较实用的报价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低价策略。
对于卖方而言,低价策略是指主动将商品价格定在一个比较低廉固定的位置,以此来获得客户的认可。低价带来的效果是薄利多销,卖家主动给出较低价格,会给买家留下坦白实在、物美价廉的印象。
另外,这样的出价策略也非常简洁节约。其言外之意是“这是最低价,不买就走”。这样的话,买家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如果最后买卖达成,谈判的效率就非常高;即使没有达成,谈判成本也比较低。
对于买方而言,低价策略是指根据自己对于商品的认识,报出一个非常低的价位。如果对方确实不愿意接受,可以再根据对方的态度一步步加价。这样的做法可以尽可能避免上当。当然了,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报价太低,有时候会使对方觉得你没有诚意,终止与你的合作。因此,采用这个策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一些调查,不能给出荒诞的价格。
第二,高价策略。
对于卖方而言,高价策略是指报出一个非常高的价位,这个价位一般比自己愿意达到的价位更高。如果对方愿意接受,卖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可以再慢慢减价。总之,如果卖方报出的价格非常高,商品可能会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如果卖方报出的价格比较低,卖出的价格绝不会更高。不过这样的报价也可能会吓走买方,认为卖家是漫天要价,不利于谈判形象的建立。
对于买方而言,出高价也是一种聪明的策略,其目的是在调查研究之后,给出一个看似较高的价格,促使买卖较快地达成,以防卖家在获取某些信息之后,将价格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例如在拍卖会中,某买家看中了一件拍卖品,志在必得。当拍卖开始,众人还在一个较低的价位慢慢加价的时候,这位买家突然报出三倍的价格。当大家都在惊讶的时候,他已经将商品买到了。不过,对于买家而言,这种出价策略只是用于出奇制胜,并不常用。
第三,假价策略。
有时候,买家可以故意先出假价,以较高的价格获得卖家的青睐,等双方协议快要达成的时候,突然降低价格,对方不愿意浪费之前投入的成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较低的价格。
某人想要卖掉自己的货车,他在报纸上刊登了出售的广告。几天之后,几名买家按照预定的时间分别与他洽谈。车主的心理价位是35000元,但是,几个买家都只愿意出32000到34000元不等,他都不乐意接受。
不过,最后一名买家出价35000元,并预付了100元定金。之后,车主撤下了广告,将货车从外地开回家中,等着买家上门。
谁知道,一周之后,买家过来告诉他说自己的合作伙伴不同意,不愿意出钱,自己只有33000元,实在是出不到35000,问他是否能够降价。车主非常生气,他已经拒绝了其他买主,现在发生这种事情,实在是麻烦事。但是,他实在不愿意再次刊登广告,再次与别人协商,这太占用时间了,只好恨恨地答应了买家的价格,并表示押金自己就不退还了,货车算是33100元。
第四,最后出价策略
最后出价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么接受我的价格,要么谈判破裂”。这种出价方式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回旋余地了,如果想要买卖进行下去,只能选择接受。当然了,这么说的时候,口气不要过于强硬,一定要说明自己的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以此取得对方的谅解。
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时候,有的买家即使非常喜欢某件商品,也会扭头走开,走了几步之后,卖家表示愿意接受买家的出价。有时候低价卖出,总比卖不出去好一点。又比如说有的买家会特意将自己的口袋翻个底朝天,表示自己确实没有更多的钱了,以此促成交易。
总之,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尽可能达到自己最想要的价格,我们就要学会灵活报价。根据具体情况,弄清楚自己报出来的价格能够对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知道报什么样的价位才能让对方信服。选择恰当的报价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